APP下载

如何应对美国的“逆全球化”?

2017-09-26辜学武

党员文摘 2017年7期
关键词:逆全球化治国利润

辜学武

特朗普治下的美国会是一个“在商言商”的对手。创造机会,在不影响自己“绝对利润”的大前提下,提升美国商人总统的“相对利润”感受,是有机会让美国“回头是岸”的。

美国这个国家很有意思,自己花大力气经营了多年的东西,说丢就丢。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特朗普政府对以自由贸易为基础的全球化的抛弃。就拿世贸组织(WTO)来说吧,这是多少届美国政府竭尽全力与世界各国一起打造的全球化旗舰啊,可特朗普说丢就丢,一点都不觉得可惜,在不同场合放出信号:美国不想玩了,要离舰下船了。

特朗普政府应该很清楚,只要美国对世贸组织“法官”的地位和功能持否定态度的话,就没有多少国家把这个世界自由贸易的主要机制当回事了。接踵而至的必将是大家随意地相互效仿,WTO的尊严和效力便会消失殆尽。没有了WTO这个世界多边自由贸易组织,自由贸易寿终正寝的日子也就不会太远;没有了全球自由贸易,全球化也就是纸上谈兵了。

“逆全球化”的治国方略

他们是在做一种自认为伟大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颠覆性工作。

美国新政府的这种行为,可以看作是一种对全球化的逆反。问题是,为什么偏偏在21世纪初会出现这个“逆全球化”趋势呢?为什么又偏偏是美国这个自由贸易的旗手会突然打退堂鼓呢?

我们不妨首先从治国方略的角度来看看当下的美国为什么要放弃对自由贸易的追求。从特朗普上台后的这段时间里,我们看得非常清楚,特朗普和他的前任们走的不是一条路。他雄心勃勃地正在颠覆美国自由贸易立国的国策,准备用贸易保护主义来治国,试图通过政府对本国的外贸和边界的精心保护来“重振美利坚”。越仔细研究特朗普和他的团队的思维方式和治国理念,越清楚地感觉到他们是在做一种自认为伟大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颠覆性工作。

显然,特朗普和他的助手们并不觉得贸易保护主义是一种负面的、见不得人的东西,而是可能给美国带来新的希望和发展的治国良方。和奥巴马不一样,特朗普要用各种贸易保护措施和边界控制来促使资本、产业和工作岗位回流美国。试想,一个以贸易保护主义思想治国的总统如何会有动力来推动全球自由贸易,又如何有冲动来继续高举“自由贸易”的大旗呢?

地缘政治“盲点”

与奥巴马和希拉里相比,特朗普对自由贸易的地缘政治效应似乎没有知觉。他看上去是一个不愿意或不习惯把“自由贸易”当作地缘政治工具来使用的美国总统。

要搞懂美国为何不愿主导以自由贸易为基础的全球化这个问题,除了治国理念这个角度,还要仔细梳理一下特朗普政府对自由贸易在全球地缘政治博弈中的作用的看法。我们都知道,至少从克林顿总统开始,美国政府就赋予了“全球自由贸易”一个巨大的地缘政治功能,即推动全球经济结构向有利于美国为主导的全球地缘政治结构的方向发展。

体现这一战略思维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它的前身“世界关税同盟”(GATT)的严格把关。为了加入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自由贸易体系,申请“入关”的国家的经济体系几乎都要“脱胎换骨”。要想“入关”,它们必须承诺废除国内法律体系中所有与GATT/WTO条款相抵触的规章制度,从而向美国和西方国家制定的全球自由贸易游戏规则看齐。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个新的世贸组织成员的诞生都意味着西方自由经济体系影响力的扩大,尽管这种扩大往往都是一种双赢。

多少年来,美国也确实把“入关”当作一个地缘政治博弈的游戏来玩,光是同中国的“入关”谈判就谈了十几年。

但美国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中国在全面进入世界贸易体系之后,就像孙悟空钻进了铁扇公主的肚子里,经济获得了奇迹般的发展。这个经济奇迹的直接地缘政治结果是一个越来越强大和自信的中国,地缘政治影响力越来越大,被美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

为了扭转这个颓势,特朗普的前任奥巴马开始怠慢WTO,另起炉灶。奥巴马借TPP这个壳,玩起了试图重新将中国边缘化的游戏。TPP本质上就是利用制定更高的、更为精细的自由贸易规则影响或迫使中国朝着美国希望的方向发展。所以,TPP是一个地缘政治意图非常强烈的自由贸易游戏。“美国不允许中国之流的国家来书写全球经济规则”,这是奥巴马在国会说服议员们支持TPP的一个主要论点。他的国务卿希拉里也说,“一想到要在中国人制定的游戏规则下生活,我就不寒而栗”。

与奥巴马和希拉里相比,特朗普对自由贸易的地缘政治效应似乎没有知觉。他看上去是一个不愿意或不习惯把“自由贸易”当作地缘政治工具来使用的美国总统。从这种角度看,特朗普“憨厚得可爱”,因为一般认为,美国退出TPP,华盛顿相当于自废武功,痛失地缘政治上孤立和挤压中国的一个有力抓手。事实上TPP也被看作是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经济支撑,以呼应美国在本地区的軍事存在,以图让亚太地区的国家不仅在安全问题上紧紧依靠美国,而且在经济发展上也向美国靠得更紧。

可特朗普不这样看。对于这位商人出身的总统来讲,评判一个自由贸易协定好不好,取决于它是否会给美国带来更大的就业机会、更多的投资和更大的财富。正是这个贸易思想中“地缘政治的盲点”,使得他对TPP的评价是纯事务性的而非战略性的。

“在商言商”,在商人总统特朗普看来,无论是WTO,还是TPP,都是对当前美国的经济来讲“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东西。零关税待遇或低关税待遇、开放的服务贸易、开放的边界、高度自由化的金融服务都无助于振兴美国制造业,推动产业、资本和就业回流美国。联想到这一点,难道美国放弃对以自由贸易为基础的全球化的主导不是顺理成章的事吗?

“相对利润”心结

虽然中美都是全球化的赢家,但他们觉得美国赢利只是“绝对利润”,而中国赢得的是“相对利润”,这个不平衡的心理才是美国不愿意继续同中国玩全球化的根本原因。

放开以上这些因素不谈,还有一个最能帮助我们理解美国为何不愿继续主导以自由贸易为基础的全球化的理论,这就是国际关系学里面的所谓“相对利润”理论。这个理论认为,真正能驱使国家进行合作的是“相对利润”,而不是“绝对利润”。

所谓“相对利润”,是一个国家在从事国际合作时获得的利润与他国合作时所获得的利润之比。这个“相对利润”越大,合作的动机就越强,反之就越小。即使合作能产生双赢局面,但如果这种“利润”只是一种“绝对利润”,即合作所获得的利润与自己合作前状况之比,而且这个“利润”又小于合作伙伴的“相对利润”,那这个国家一般就不愿继续进行合作了。

“相对利润”理论认为,国家都是自私的,都是具有很强算计心理的政治实体。虽然通过合作我得到了不少赢利,但看到人家通过和我合作比我赢得更多,觉得“亏”了,心里难受从而失去合作冲动。

特朗普的美国目前就是这种“亏”了的心态。华盛顿的精英们当然知道全球化给美国带来了极大的好处,可是他们觉得中国比美国赢得更多。虽然中美都是全球化的赢家,但他们觉得美国赢利只是“绝对利润”,而中国赢得的是“相对利润”,这个不平衡的心理才是美国不愿意继续同中国玩全球化的根本原因。

正是基于这种“绝对利润”心态,特朗普政府把中国的“相对利润”看作是“中国不公平地欺负了美国”。他信誓旦旦地承诺要整顿美国的贸易政策,彻底纠正他所称的全球贸易体系“功能失调”。他认为,就是因为这个功能失调,中国和其他新兴国家崛起了,美国的中产阶级衰落了。现在的情况是,特朗普认为中国从全球化中赢利太多,美国太少,要把在全球化中中国获得的“相对利润”部分拿回去,使美国“重新伟大”起来。

美国看来是一时半会儿很难回到全球自由贸易的轨道上了。作为“相对利润”的大赢家,中国和德国可能得共同扛起全球化的大旗了。但特朗普治下的美国会是一个“在商言商”的对手,若能创造机会,在不影响自己“绝对利润”大前提下,提升美国商人总统的“相对利润”感受,中国和德国还是有机会让美国回头是岸的。

毕竟自由贸易的思想在美国还是根深蒂固,不可能因为特朗普的上台而彻底消失。

(摘自《南风窗》2017年第9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逆全球化治国利润
排列问题中的顺序处理
巍治国艺术作品欣赏
The top 5 highest paid footballers in the world
利润1万多元/亩,养到就是赚到,今年你成功养虾了吗?
“逆全球化”的挑战:从特朗普看西方内部的“颜色革命”
“逆全球化”浪潮来袭
回眸2016:“逆全球化”与新“全球化”
“逆全球化”的警号
观念新 利润丰
利润下降央企工资总额不得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