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冯富珍,铁腕柔情“抗”过十年

2017-09-21殷淼

环球人物 2017年12期
关键词:博拉世卫疫情

殷淼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有人如是形容世界卫生组织当家人陈冯富珍。精致的妆容,温文尔雅的气质,显露出其知性亲和的一面;发言精准利落,行事干练认真,特别是担任香港卫生署署长时,她以“全城杀鸡”的魄力举动应对禽流感疫情,尽显铁腕形象。《环球人物》记者曾有机会两次近距离向陈冯富珍提问。其流利的英语、扎实的专业知识令人记忆深刻。

随着埃塞俄比亚前外交部长特沃德罗斯当选新一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千事,陈冯富珍执掌世卫组织的10年即将画上句号。在“陈冯富珍时代”,世卫组织改革求变。全球公共卫生成效卓著。而通过她,中国强有力的卫生应急能力和丰富的基层卫生经验,正惠及世界。

“必须集中关注最有需要的人”

从香港卫生署署长到世卫组织总千事。陈冯富珍切身体会到,卫生事业最关百姓民生,她也尝遍了卫生事业带来的煎熬与快慰。

2006年5月22日,时任世卫组织总千事李钟郁在第五十九届世界卫生大会开幕前因中风去世。当时负责传染病事务的世卫组织助理总干事陈冯富珍成为世卫组织总千事候选人之一。据她回忆,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自向各国政要致函举荐她。时任副总理吴仪还曾向她“面授机宜”,“不要总做‘铁娘子,也要展现温柔的一面。”最终,在4轮投票中,她开创了连续高票当选的历史。

在任职的10年里,陈冯富珍领导的世卫组织在全球卫生领域先后经历了H1N1禽流感、中东呼吸系统综合征、埃博拉出血热和巴西寨卡病毒等严峻考验。抗击埃博拉疫情时,她还经历过一段跌宕起伏的故事。2014年,西非暴发埃博拉疫情,疫情发展之迅猛令所有人包括世卫组织官员诧异。她坦言世卫组织辨认病毒过程太慢,但很快修正错误,控制了疫情,并制造出全球首支埃博拉疫苗。

当时,67岁的陈冯富珍亲自赶往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埃博拉疫情主要疫区之一,最后成功协调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三国联手抗疫,共同向国际社会发出援非抗疫的强烈呼吁。

回到日内瓦后,她紧急启动1亿美元资金实施埃博拉疫情强化响应方案,协调派遣200多名医护人员第一时间奔赴疫区。疫情加速肆虐蔓延时,人们纷纷撤离疫区。她却在弗里敦、蒙罗维亚等感染高风险城市留下奔走呼喊的身影。她借各种疫情专题会、记者会积极推动疫苗研发和临床试验,为全球防控埃博拉疫情蔓延做出重要努力。

除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外,在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卫生系统建设方面,陈冯富珍领导的世卫组织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她及时呼吁回归初级保健,推动各国加强对卫生人员的培训。她还亲自示范带动初级保健。過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她手上一直戴一条黑色运动手环,“我每天都给自己设定目标,如果走的步数不达标,周末就要补上。我希望慢慢能达到WHO建议的标准——每天1万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健身方式。”

陈冯富珍把改善妇女和非洲人口等弱势群体的卫生状况作为优先项。2009年,她访问坦桑尼亚的一个疟疾病区。那里挤满幼小的患儿和焦虑的母亲。“我握住一个病重患儿的手,他的母亲正经受煎熬。而另一个孩子,由于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正逐步康复,他母亲脸上满是喜悦。”在病区经历的悲和喜,令她感触颇深。“我最重视的是人。改善非洲人民和妇女的健康,这是评价世卫组织表现的两项重要指标。我们顾及所有地方的所有人,但必须集中关注最有需要的人。”

她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2010年预测数据显示,在陈冯富珍任内,全世界孕产妇死亡率在经历近40年停滞后开始大幅下降。降幅近60%。2015年,全球有约10亿人接受了免费治疗,免于罹患可致盲、致残的疾病。2015年以来。世卫组织建议,所有确诊的艾滋病毒携带者尽快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以防止发病和死亡。这让艾滋病相关死亡率自2005年的高峰以来降低了45%,自2010年以来降低了26%。

此外,烟草控制的成果也是让陈冯富珍最有成就感的方面之一。在她的积极推动下。烟草使用及其引发的慢性病,正被作为一项发展问题,在联合国新的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下进行商讨。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第一次。

“小时候喜欢在祖母租的中药店流连”

陈冯富珍有时很感慨,离港多年,鲜有机会与亲人见面。当年香港暴发禽流感疫情时,曾声称“日日食鸡”的她,很怀念香港的美食,特别是最爱的云吞面。此外,她还有一个地道的“香港”称呼——“陈太”。平日里,世卫组织驻华代表处的工作人员都这样称呼她。

故土情深。担任世卫组织总千事的10年间,来自中国香港的陈冯富珍念念不忘中国的发展。她领导下的世卫组织与中国在深化医改、防控新发传染病、控烟等领域合作密切。她也目睹了中国近年来在医疗体制改革方面取得的成就。她认为,中国在公共卫生领域的能力大幅提高,在诸多层面被视为“发展的典范”。自非典疫情发生后。中国已具备强大的防范新型传染性疫情的能力,同时在这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经验。

陈冯富珍一直支持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她坦言,自己一直都使用中药,认为这些药剂能缓解、治疗许多常见疾病,并减轻疼痛。她动情地说:“小时候,我喜欢在祖母租的那间中药店流连,那里有我熟悉的药味,有高高的百子柜;医生会与我交谈,为我把脉,看舌头,开处方;柜台后面的叔叔抓药材,还送我陈皮梅和加应子。”或许是出于童年的那份情感和本身的兴趣,在香港卫生署工作期间,她一直致力于建立有效的社区初级医疗体系和推动中医发展。

陈冯富珍说,作为世卫组织创始国之一的中国,在国际卫生领域一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她说:“最近的例子就是,中国对西非国家暴发的埃博拉疫情做出及时而杰出的反应。中国是第一个向这些国家派出医疗队的国家,派出人数约1200人。中国还提供医疗设备、食品和资金。以确保3个遭受埃博拉疫情袭击的非洲国家有能力控制疫情。”

她对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也赞许有加。2017年5月15日,陈冯富珍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一带一路”倡议极富远见。中国与世卫组织签署“一带一路”卫生领域合作的执行计划能让世界变得更加公平,减少贫困和贫富差距,让参与国家都从中受益。

“我们已经约定下辈子再结为夫妇”

陈冯富珍清楚地记得。参加医学院的入学面试时。学院主任曾对她说:“你可能更适合做一名家庭主妇而不是一名医生。”这充分显示出她身上散发的贤妻良母气质。读中学时,她最喜欢的科目是家政课。她做的牛油蛋糕香滑软嫩,达到专业水准。后来她还当过家政教师,天天琢磨的是煮饭洗衣的家务事。

对陈冯富珍而言,结缘医学是“美丽的意外”。1969年,青梅竹马的男友陈志雄决定离港赴加拿大求学。她担心两人的爱情会因异地而终结,苦恼地向母亲倾诉。母亲告诉她要“追随自己的心”。于是。她和男友一起考入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医学院,并在入学前举行婚礼。值得一提的是,陈冯并非复姓,她本来姓冯,在婚后将丈夫的姓氏加在自己姓氏前,改为现名,足见两人感情之深。

结婚多年,两人依然感情笃深,令人艳羡。陈冯富珍事业的发展,满载着陈志雄的爱和支持。

当上世卫组织总干事后,陈冯富珍曾对媒体说:“我希望先生到日内瓦陪我,因为过去三年半,我一个人在日内瓦住,不懂开车,不懂法语,还要自己做饭,很孤单。如果还要继续干,我希望我的先生跟我在一起。”

于是,时任香港眼科医院行政总裁的陈志雄中断如日中天的事业,提前10年退休,转而支持陈冯富珍的事业。“我们感情很好,从1973年结婚至今,凡事都会一起商量。”谈到自己的妻子时,陈志雄脸上溢满笑容。

如今,即将卸下世卫组织总千事职责的陈冯富珍将迎来自己人生新的一页。她在一次采访中这样总结自己的婚姻:“我们已经约定下辈子再结为夫妇。”她还说:“离任后将好好休息,希望有机会和家人共度更多美好时光。”在未来的时日里,对于陈冯富珍来说,和家人在香港的街头吃一碗最爱的云吞面,将不再是一种奢求了。endprint

猜你喜欢

博拉世卫疫情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世卫通过“3个10亿”健康目标
直面“埃博拉”之惧
埃博拉魔爪
本 期 导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