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护理培训模式对新入职护士技能的影响对比

2017-09-15孙秀华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8期
关键词:新入护士研究组

孙秀华

(内蒙古通辽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部,内蒙古 通辽 028000)

不同护理培训模式对新入职护士技能的影响对比

孙秀华

(内蒙古通辽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部,内蒙古 通辽 028000)

目的 探讨不同护理培训模式对新入职护士技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7年1月我院106名新入职护士,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接受新型护理培训模式)和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培训模式)。对比两组培训后理论成绩、实践成绩及自我评分。结果 (1)两组培训后理论成绩及实践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自我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新型护理培训模式,可使新入职护士临床技能得到明显的提升,并且能提高自我综合能力。

护理培训;新入职;护士

护理培训的目的是通过组织一系列有计划的学习,改进护理人员知识、技能。有研究指出通过护理培训有利于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保证护理质量,进而提高患者满意度。目前各大医院护理培训模式众多,各种研究结果和文献报道结论不一。护理培训模式成为医学界积极探讨的热点[1]。目前有关新入职护士的定义没有统一标准,有研究指出护理院校毕业同时临床护理工作时间<12月的护士即可定义为新入职护士。新入职护士临床经验缺乏,护患沟通能力弱,需要通过护理培训提高自身水平。因此,本文收集2013年1月~2017年1月我院106名新入职护士,分析不同护理培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1月~2017年1月我院106名新入职护士,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名。研究组平均年龄(21.5±2.1)岁,均为女性;对照组平均年龄(21.7±2.6)岁,均为女性。护士文化程度为大专、本科及以上,且护龄<6个月,同时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无身体残疾及急慢性疾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培训模式。新入职护士进入临床科室后,由护士长指派带教老师。带教老师根据目前科室患者情况进行随机讲授;护士科室培训结束后,进行统一考核。

研究组:接受新型护理培训模式,分为岗前培训和考试两部分。岗前培训:分为24个学时。(1)1~8个学时讲授护理礼仪、规章制度、医疗纠纷、护患沟通、自我职业保护等。(2)9~16个学时讲解临床操作技能,如输液、导尿、插胃管、灌肠、吸痰等。(3)17~24个学时讲解医嘱处理和护理文书书写,护患沟通技巧。轮转及考试:岗前培训结束后,让护士在重点科室进行轮转,主要是心内科、呼吸科、ICU、普外科、肾内科、血液科、急诊科。带教老师根据护士理论、操作技能中的薄弱环节,进行点拨,护理中让护士树立“尊重患者、为患者服务的奉献精神”,同时加强护士临床处置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养。轮转完成后进行考试。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培训后理论成绩、实践成绩及自我评分。自我评分:在护士培训结束后,进行自我打分,问卷分为护理制度执行力、求知欲、与患者沟通能力、护理实践4项,每项满分10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培训后理论成绩及实践成绩对比

两组培训后理论成绩及实践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培训后理论成绩及实践成绩比较(±s,分)

表1 两组培训后理论成绩及实践成绩比较(±s,分)

组别 理论成绩 实践成绩研究组 93.45±2.34 92.34±2.41对照组 82.34±3.54 85.41±3.25 t 6.47 5.58 P<0.05 <0.05

2.2 自我评分对比

两组自我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自我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自我评分比较(±s,分)

组别 护理制度执行力 求知欲 与患者沟通能力 护理实践研究组 9.31±0.27 9.07±0.34 9.51±0.21 9.43±0.21对照组 8.13±0.58 8.29±0.67 8.63±0.54 8.16±0.34 t 6.61 6.14 6.20 6.25 P<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目前医学领域知识更新迅速,对护士的综合护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新入职护士刚刚从医学院校毕业,虽然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在实践能力上有所欠缺。而且随着护理学中先进仪器的涌入,新入职护士很难仅仅通过书本上的知识提高自身护理技能,跟上时代的需要。护士进入医院工作后,需要接受护理培训,以保证能够掌握临床各个科室的护理特点,胜任各项护理操作,发挥最大潜力以提高工作质量。

传统护理培训中,流程主要是护士统一安排到各个科室,由每组带教老师进行带教,即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进行讲授,教学中告知学生学习重点和难点,反复讲解,课后布置任务。再由各病区护士长负责抽查考核。分析传统护理培训的本质即为“灌输式教学”,教学中缺乏师生互动,而且带教老师随机性强,存在带教质量的偏差,难以保证带教质量,造成护士创造性思维能力不强[2]。还有学者[3]指出传统护理培训已不适应优秀护生人才的培养,教学医院需要急切的改进护理培训方法。

新型护理培训模式中采取动态的、循环式的培训。通过系统化的岗前培训、科室培训,改善传统教学中理论与临床相脱节的弊端。同时还有学者指出通过新型护理培训模式可以让护士面对患者时,从其症状、体征联想到护理书籍上生理、病理等方面的内容[4]。能够将基础知识和临床思维能力紧密结合,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应对,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和对照组培训后理论成绩、实践成绩及自我评分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本文认为通过新型护理培训模式,可以让新入职护士临床技能得到明显提升,且提高自我综合能力。

[1] 金玉梅,李文娟.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策略的实施与效果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20(2):194-196.

[2] 周 英.护士在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6):1499-1500.

[3] 李 硕,丁淑贞.临床护士科研能力及其与护理工作满意度的相关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3,28(9):53-55.

[4] 孔淑敏.如何培养临床护士良好的心理素质[J].医学信息,2013,26(2):290.

本文编辑:张 钰

R47-4

B

ISSN.2096-2479.2017.28.183.02

猜你喜欢

新入护士研究组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新入职幼儿教师安全素养提升途径研究
新入职辅导员角色适应之管见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新入园幼儿适应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