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评价

2017-09-15童景莲马绮文钟书凌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8期
关键词:掌握情况管理水平分值

童景莲,马绮文,钟书凌,梁 明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评价

童景莲,马绮文,钟书凌,梁 明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目的 分析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分次健康教育,观察组行短期集中强化健康教育联合电话、短信随访,整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最终教育效果。结果 经短期集中强化健康教育联合电话、短信随访,发现观察组教育效果更为理想,与对照组相比,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自我管理水平更为理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行短期集中强化健康教育联合电话、短信随访能够较好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自我管理水平,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生活质量,进而促进其恢复能力,应用价值较高。

健康教育;糖尿病;自我管理水平

糖尿病属于一种临床综合征,由多种原因所致,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复发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1]。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人数也不断增多。糖尿病患者具有较多的并发症,需长期服药,而且患者的生活习惯与糖尿病的发生之间也有着紧密联系,所以加强健康教育至关重要[2]。良好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对糖尿病的认知力,进而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3]。本研究以10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健康教育模式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55.0±19.5)岁;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34~74岁,平均年龄(54.0±19.5)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分次健康教育,1次/周。为患者讲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嘱咐患者按时服药,掌握监测血糖的方法,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进行运动,定时进行复查。

观察组行短期集中强化健康教育联合电话、短信随访,5次/周。健康教育的内容、教师与对照组相同。结束健康教育后对患者进行随访,1次/周,对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服药情况进行了解,依据患者情况给予针对性指导,时间为6个月。

1.3 观察指标

于健康教育前、教育后6个月对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进行检测。

采用Deborah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对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进行评估,内容主要包括血糖测试、饮食、运动、药物治疗、足部护理。每项内容2~7个题目,共20道题,每题0~7分。总分为35分,分值>28分表明自我管理水平良好,分值21~28分表明自我管理水平一般,分值<20分表明自我管理水平差。

采用密西根糖尿病知识测试问卷量表对患者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测定。测定内容为23道选择题,选对1分、选错0分,共23分。分值>20分表明知识掌握良好,分值为12~20分表明知识掌握一般,分值<15分表明知识掌握较差。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FPG、2hPG对比

经短期集中强化健康教育联合电话、短信随访,观察组FPG、2hPG水平更为理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FPG、2hPG对比(±s,mmol/L)

表1 两组患者FPG、2hPG对比(±s,mmol/L)

组别 n 时间 FPG(mmol/L) 2hPG(mmol/L)对照组 50 教育前 10.21±2.31 14.28±2.31教育后 9.25±1.94 13.25±2.54观察组 50 教育前 10.18±2.34 14.32±2.23教育后 8.52±1.87 12.30±2.25

2.2 两组患者教育前后自我管理水平、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对比

经短期集中强化健康教育联合电话、短信随访,观察组教育前后自我管理水平、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更为理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教育前后自我管理水平、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教育前后自我管理水平、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对比(±s,分)

观察组教育前 教育后 教育前 教育后自我管理总分 19.41±9.87 22.58±4.82 19.57±6.84 26.42±2.81运动依从性 4.38±2.25 5.17±1.71 4.57±2.25 6.10±1.35饮食控制 4.43±1.17 4.85±1.18 4.47±1.23 5.35±0.94监测依从性 0.80±1.46 1.30±1.68 0.82±1.45 2.75±2.36药物依从性 5.25±2.67 6.46±0.57 4.85±3.11 6.53±1.14足部护理 3.85±2.27 5.30±1.21 3.87±2.49 5.98±0.88糖尿病知识 13.51±3.41 17.47±2.88 13.75±3.36 20.11±2.02指标时间对照组

3 讨 论

本次研究主要对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进行分析,对两组患者的FPG、2hPG水平、教育前后自我管理水平、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观察与记录。从相关结果可知,经短期集中强化健康教育联合电话、短信随访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FPG、2hPG水平更低,自我管理水平、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更好。

糖尿病属于一种慢性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只有尽早进行治疗、护理干预,才能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避免发生多种并发症,以改善患者预后[4]。糖尿病的发生与患者自身生活习惯之间有着紧密联系,所以需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知度及自我管理水平,这样才能更好维护患者健康[5]。对照组采用的健康教育模式是传统分次健康教育,与观察组短期集中强化的健康教育方式存在差异。分次健康教育具有较长的培训周期,所以患者所接受的信息会逐渐遗忘;短期集中强化教育则能让患者在短期内接受大量知识,有效增强认知,进而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6]。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患者行短期集中强化健康教育联合电话、短信随访能够较好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1] 马 静.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3):2169-2171.

[2] 牛林艳,黄 金.同伴教育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79-82.

[3] 戴莉敏,贡浩凌,方 英,等.PDCA循环结合全程健康教育对糖尿病合并非酒精脂肪肝患者随访的效果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0):882-885.

[4] 孙 娟,张会敏,朱丽丽,等.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7):4194-4196.

[5] 肖晓玲,胡秋秋,刘玉萍,等.家属参与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4):313-316.

[6] 姚 菁,赵新平,沈伟珍,等.社区糖尿病患者个性化健康教育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6):1864-1866.

本文编辑:张 钰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28.5.02

猜你喜欢

掌握情况管理水平分值
一起来看看交通违法记分分值有什么变化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女性人工流产术后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研究
提升企业工程经济管理水平的路径分析
体育考核新方案出炉 项目分值变化大
按病种(病组)分值结算:现状、做法和评价
菏泽学院公共体育课学生篮球规则掌握情况及对策分析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反馈
以信息公开提升危险废物管理水平
论初中数学的复习教学
初中班主任应用信息技术提升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