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出血术后长期住院患者压疮预防的中西医护理方法

2017-09-15毕愉苗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8期
关键词:压疮脑出血住院

吴 琳,毕愉苗*

(重庆市中医院,重庆 400021)

脑出血术后长期住院患者压疮预防的中西医护理方法

吴 琳,毕愉苗*

(重庆市中医院,重庆 400021)

目的 探讨脑出血术后长期住院患者压疮预防的中西医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脑出血术后长期住院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脑出血术后护理相同,研究组加用预防压疮形成的中西医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意识状况、住院时间以及住院期间压创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意识状况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住院期间压创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中西医护理可以减少脑出血术后长期住院患者压疮的发生。

脑出血;压疮;中西医;护理

脑出血后患者部分颅脑神经功能丧失,肢体肌力下降、运动和感觉功能活力较低,需要长期卧床[1]。患者在卧床期间肢体和躯干长期受压,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容易发生压疮。压疮一直以来是护理界的难题之一。老年人反射迟钝,皮肤新陈代谢降低,一旦发生压疮,创口的修复较为困难。如何预防脑出血偏瘫患者压疮的发生成为本文的研究重点。中风护理历史悠久,在预防和治疗压疮上有独特的优势。因此本文选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我院脑出血术后长期住院的患者,分析中西医护理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7年1月我院脑出血术后长期住院的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男38例,女12例,平均年龄(63.5±14.7) 岁,对照组男39例,女11例,平均年龄(64.1±15.2) 岁。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预防压疮形成的中医护理

1.2.1 物理护理

对于皮肤与床面长期接触的部位,采取红外线仪照射,2次/d,15 min/次。

1.2.2 活血化瘀

龙血竭粉以75%酒精调匀后直接涂于红肿皮肤。同时配合百多邦软膏涂擦。

1.2.3 艾条灸法:艾条点燃,于皮肤红肿受压部位做雀啄灸,每日治疗1次,时间半小时。目的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敛疮生肌

1.2.4 情志护理

脑出血术后患者需要长期卧床,加上肢体功能障碍,心理出现落差,会出现焦虑、失望、沮丧等不良情绪。护士护理中通过“喜”能克“悲”的理论指导患者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观念。首先要将顺利康复患者的真实案例告知患者,让患者有健康的观念,同时告知患者褥疮的护理常识和危险因素,减少患者焦虑情绪,努力面对康复治疗。

1.2.5 祛除湿邪

《诸病源候论》云:“疮者,风湿之气折于血气结聚所生”。治疗上以中药内服以健脾祛湿解毒。对于大小便失禁者,对患者使用成人尿不湿,保持会阴部干燥。必要时可以使用留置尿管。定期为患者擦身,防止皮肤潮湿。

1.3 预防压疮形成的西医护理

1.3.1 压疮分级

采取Norton5进行压疮分级,护士将不同压疮分级的患者进行分组,对于重点患者加强观察,提前寻找压疮危险因素。

1.3.2 减少皮肤受压

(1)长期卧床者,护士对其定期翻身,从左侧位-平卧位-右侧位,防止局部皮肤长期受压。(2)在骨隆突处放置支撑物,减少局部受压。也可以采取气垫床使皮肤压力均匀分布。

1.3.3 减少摩擦力

每日护士对患者更换床垫时,或者患者需要离开病房进行医疗检查时,护士先把患者抬起来,然后再移动。避免拖动、拉动患者,造成皮肤受到横向剪切力和摩擦力。床面保持平整,肘、足跟用软布进行包裹,防止擦伤。

1.3.4 营养护理

对于低蛋白血症和贫血者,积极进行纠正,鼻饲管注人肠内营养液,提高胶体渗透压。补充维生素C和锌,促进伤口的愈合。

1.3.5 紫外线照射

紫外线可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皮肤细菌菌落。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意识状况及住院时间;两组住院期间压创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意识状况及住院时间

研究组和对照组意识状况及住院时间比较,(P>0.05),见表1。

表1 两组意识状况及住院时间

2.2 两组住院期间压创发生率

研究组压创发生率为2.0%,对照组为8.0%,研究组和对照组住院期间压创发生率存在差异(x2=2.584,P<0.05)。

3 讨 论

近几年脑出血发病率呈现增高态势,我国脑出血的患病率约为112/10万,好发于50~70岁人群。脑出血术后患者长期住院,肢体不便,被动卧床造成,皮肤组织受压易导致压疮的形成。中医认为压疮的发生与气血亏虚、经络受阻等有关,治疗方法应该以行气活血、散瘀通络、祛湿解毒[2]。

本次研究中我们对研究组采取中西医护理的方法。中医护理中通过艾灸可以使血行旺盛,减轻水肿,通过温热促使炎症吸收,保持局部皮肤干燥[3]。龙血竭粉配合西药百多邦可以起到清热、解毒、消肿的目的[4]。中医中情志护理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对压疮疾病的认识,增加患者的信心,从而配合护士护理。西医护理中我们注重改善患者营养状态,通过加强身体抵抗力,促进皮肤的愈合和自净功能。西医中气垫床和定期翻身减少皮肤长期受压,同时通过保持床铺干燥、平整,避免皮肤接触潮湿的水分[4]。同时搬运患者中避免拖、拽、扯、拉等动作。

本文发现研究组和对照组住院期间压创发生率存在差异。因此,本文认为通过中西医护理可以减少脑出血术后长期住院患者压疮的发生。

[1] 韩 迎,陈 勇.中西医结合护理压疮4 9例[J].山西中医,2011,27(4):61-62

[2] 侯巧红,谢佩娟.偏瘫并发压疮中西医结合护理分析[J].2013,16(20):104-105.

[3] 刘淑娟.中西医防治压疮的护理新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8):47-48

[4] 刘青霞.紫苦冰倍散油剂治疗压疮的疗效观察[J].护理研究,2012,1(26):149-150.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R473.74

B

ISSN.2096-2479.2017.28.162.02

毕愉苗

猜你喜欢

压疮脑出血住院
妈妈住院了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浅谈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七味白榆散治疗压疮1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