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研究

2017-09-15双,安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8期
关键词:角型评量青光眼

刘 双,安 晓

(陕西省宝鸡市人民医院,陕西 宝鸡 721000)

心理护理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研究

刘 双,安 晓

(陕西省宝鸡市人民医院,陕西 宝鸡 721000)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后,两组的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程度。

心理护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护理效果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在眼科中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疾患,其症状严重,患者的视力会出现急剧降低,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1]。心理因素不仅能致病,而疾病又可以反作用于人的心理状态。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心理护理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男20例,女25例;年龄27~73岁,平均年龄(59.42 ± 6.73) 岁;病程1个月~7年,平均病程(2.39 ± 1.45) 年;眼压40~80 mmHg,平均(53.72 ± 12.38) mmHg。对照组男19例,女26例;年龄27~74岁,平均年龄(59.63 ± 6.57) 岁;病程1个月~6年,平均病程(2.46 ± 1.38) 年;眼压40~80 mmHg,平均 (53.64 ± 12.27) mmHg。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患者由于担心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极易出现焦虑、烦躁、恐惧不安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多对患者进行鼓励以及安慰,向患者耐心介绍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相关专业知识,并且采用心理暗示、音乐疗法以及病友分享等方法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帮助患者保持心理平静;针对患者的文化水平程度和病情进行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宣教,向患者讲解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原因、发展过程、临床治疗方法等,以加强患者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认识,提高治疗依从性;获知患者的工作和家庭生活等基本情况,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利于开展治疗和护理措施。

1.3 观察指标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程度越严重。比较两组的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度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护理干预后,两组的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对比(±s)

表1 两组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对比(±s)

组别 n 抑郁自评量表评分 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护理干预前 护理干预后 护理干预前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 45 49.67 ± 6.54 31.29 ± 5.65 50.43 ± 6.25 36.27 ± 5.64对照组 45 49.28± 6.37 45.42 ± 6.37 51.46 ± 6.39 45.38 ± 5.74 t -0.372 9.237 0.463 10.013 P -> 0.05 < 0.05 > 0.05 < 0.05

3 讨 论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由于房角关闭以及房水排出受到阻碍,造成眼压迅速升高而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的眼科急症[2-3]。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具有极高的致盲率,若患者未得到及时的治疗,病情严重者在数天内即可失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因头痛以及眼痛的临床症状较为严重,且眼压突然升高,出现虹视、视物不清、雾视,严重者视力会急剧下降,患者由于担心失明,而极易出现紧张、焦虑、忧郁以及恐惧等不良情绪[4-6]。心理护理是主要通过利用人际关系或者行为对患者产生的影响,而改变其心理状态的行为,从而可以有助于促进患者尽快康复[7-8]。本研究结果发现,经过护理干预后,两组的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心理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程度。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程度。

[1] 李春霞,肖文玮,陆 骏,等.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研究[J].临床眼科杂志,2013,21(1):58-60.

[2] 郑 峤.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巩膜隧道内小梁切除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3,35(3):418-419.

[3] 甘亚平.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心理护理[J].山东医药,2009,49(50):82.

[4] 刘艳艳,余 涵.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疗效分析[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32(2):160-162.

[5] 唐丽君.前房穿刺术结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的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9):680-681.

[6] 高玉兰,高四华,熊红喜,等.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心理及疼痛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3,34(30):6343-6344.

[7] 李 倩.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近期恢复和远期生存质量影响的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5):357-358.

[8] 孙晓敏,张楠楠.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5,28(7):213-215.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R473.77

B

ISSN.2096-2479.2017.28.158.02

猜你喜欢

角型评量青光眼
青光眼问答
计算机通识课德育渗透的评量方法与手段研究
改善青光眼 吃什么好呢
“青光眼之家”11周年
大数据时代基于OBE的线上会计基础培训评价
基于“成果导向”教学理念下《动物微生物及免疫》课程评量方法的开发与设计
我国台湾地区身心障碍者职业辅导评量及启示
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可行性研究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