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龄患者围术期护理中手术室优质护理的应用

2017-09-15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8期
关键词:围术高龄手术室

郭 敏

(西安电力中心医院手术室,陕西 西安 710032)

高龄患者围术期护理中手术室优质护理的应用

郭 敏

(西安电力中心医院手术室,陕西 西安 710032)

目的 探讨手术优质护理在高龄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6年5月收治的因病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高龄患者84例,按照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2例。对照对采用基础手术护理,干预组在基础手术护理基础上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及术前焦虑评分。结果 实施护理后,干预组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术前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术室优质护理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减轻高龄患者在围术期阶段的焦虑情绪,为手术顺利进展提供较好的保障,值得临床大力使用。

高龄患者;围术期;手术室优质护理

现阶段,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形势日益严峻,高龄患者因机体各项功能的衰退,机体免疫力、身体素质方面都在逐渐下滑。对于一些因治疗病情需要借助手术治疗方式,对于高龄患者而言无疑存在较高的手术风险,故此对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具有较高的要求。手术室优质护理作为新的综合护理模式,通过我院对其在高龄患者围术期护理的应用,证实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6年5月收治的因病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高龄患者84例,按照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2例。对照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62~80岁,平均年龄(71±2.37)岁;干预组男20例,女22例,年龄65~85岁,平均年龄(75±2.21)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基础手术护理,包括病情观察、日常护理及对症支持等。

观察组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措施,具体为:第一,术前护理干预。①手术前期访视,执行优质护理服务的理念,严格执行规范的访视流程,注重仪表整洁,获取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同,告知其术前相关的注意事项,做好手术前期的患者个人清洁工作,最大限度的预防感染。对患者的营养状况、心理情况高血压等病情基本信息进行全面了解,为其用药提供参考。②心理干预,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告知患者及家属手术实施方案,通过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帮助患者排解术前焦虑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态。③术前准备,营造良好的手术室环境,温度和湿度应控制在保持患者舒适度的范围内。同时避免温度过高或者过低时不利于患者机体温度的保持。消毒操作应避免温度过低引发患者寒战;第二,术中护理。①麻醉及体位干预,患者在进行硬膜外手术麻醉时,应协助体位摆放,避免因疼痛导致患者移动发生坠床事件。考虑手术对象为高龄患者,需要轻柔放置,上肢外展应<90°,并采取体位垫或者海绵垫放置患者身体背后。同时为防止压疮,在选择合适的体位外,还应保持床单的整洁和干燥。②静脉通路护理干预,高龄患者的血管具有高脆性的特点,为保持输液的正常开展,通常要进行静脉留置,穿刺必须一次到位,对穿刺位置应密切观察,合理控制输液的速度;第三,术后护理干预。①通过多功能监护仪,密切检测患者的术后的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脉搏等基本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有效处理异常现象,出入量的记录要准确无误并维持其平衡,避免心脏负荷增大。②术后定期随访,术后2天内应对患者开展积极的随访工作,对护理计划实施的结果进行评价,观察患者有无因体位不当导致的神经、肢体损伤等。另外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精神变化、术后切口的愈合度、是否存在并发症等。将手术实施的成功信息告知患者,在分享喜悦的同时提高患者的治疗的信心。护理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顾虑,借助家庭以及社会的帮助,开展耐心的心理康复指导,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卫生健康教育,改进患者日常生活习惯。制定出院后复诊的日期,叮嘱患者定期复查[1]。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生活质量情况及术前焦虑评分,其中生活质量采用生命质量核心表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测评,包括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及社会功能,分值越高表示效果越好;术前焦虑评分采用状态焦虑表(S-AI)和特质焦虑表(T-AI)进行测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生活质量

干预组生活质量情况中各项功能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比较(±s,分)

组别 躯体功能 认知功能 情绪功能 角色功能 社会功能干预组(n=42) 70.6±20.1 80.09±14.2 77.1±20.3 49.4±22.7 54.2±10.6对照组(n=42) 61.5±13.1 68.5±12.9 59.5±13.9 27.2±11.8 47.3±12.4 t 2.4581 3.9152 4.6369 5.6236 2.7412 P<0.01 <0.01 <0.01 <0.01 <0.01

2.2 术前焦虑评分

干预组术前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前焦虑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术前焦虑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S-AI T-AI干预组 42 47.2±2.5 50.5±1.5对照组 42 63.9±5.5 65.9±4.4 t -- 17.914 21.469 P -- 0.0000 0.0000

3 讨 论

围术期是指患者从入院到出院自始至终接受手术治疗的全过程,高龄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其机体各项功能在不断衰退,在接受手术治疗时不管是在身体方面还是心理方面都有较大的负担,其承受能力也远远不及青壮年。所以,在进行手术治疗时,常带有较大的风险性。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手术室优质护理主体涉及了患者、家属、护士、手术医师,其护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也需要各主体之间的紧密配合,进而为患者术后恢复奠定扎实的基础[2]。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生活质量中各项功能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术前焦虑评分,S-AI为(47.2±2.5)分,T-AI为(50.5±1.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3.9±5.5)分和(65.9±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原因在于:第一,手术室优质护理贯穿了高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全过程,对其护理流程进一步细化,提高了高龄患者手术治疗的成功率。人性化的护理方式,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极大的减轻了病痛带来的折磨;第二,心理干预及健康宣传教育,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属对手术治疗的认识,消除心理的疑虑,有效减轻了患者术前的焦虑心理;第三,术后全方面的定期随访以及监测,有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现象,进一步提高了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3]。

总而言之,在高龄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其焦虑心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实施价值。

[1] 李 燕.手术室优质护理在高龄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4,(20):83-85.

[2] 赵 霞.手术室优质护理在高龄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临床医学,2015,9(6):198,208.

[3] 陈 敏.手术室优质护理在高龄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母婴世界,2017,(3):146.

本文编辑:张 钰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28.135.02

猜你喜欢

围术高龄手术室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超高龄瘙痒症1例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