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按压在促进产后泌乳中的应用作用

2017-09-15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8期
关键词:乳腺炎乳汁泌乳

苏 颖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广东 广州 510000)

穴位按压在促进产后泌乳中的应用作用

苏 颖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广东 广州 510000)

目的 探讨穴位按压在促进产后泌乳中的应用作用。方法 选择2014年2月~2017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的分娩后产妇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积极穴位按压管理。结果 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与泌乳量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期间乳头破裂、乳房胀痛、乳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为4.4%,对照组为24.4%,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穴位按压在分娩后产妇的应用能促进产后泌乳时间与增加泌乳量,减少乳房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穴位按压;产后泌乳;泌乳始动时间;并发症;泌乳量

母乳中含有大量免疫抗体,包括免疫球蛋白、丰富的钙磷,对幼儿生长发育起到良好作用;且母乳喂养可刺激母体子宫收缩,促进母亲与幼儿之间关系,可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产后缺乳在临床医学中比较常见,我国产后缺乳的发病率约为产妇的25.0%,且最近有上升趋势。传统护理方法无法解决产褥期早期产妇的康复问题,且对于乳房的刺激比较小,导致泌乳较迟[1]。穴位配合乳房按摩使泌乳始动时间提前,避免乳腺炎的发生,减少乳头皲裂,促进泌乳量[2]。本文具体探讨穴位按压在促进产后泌乳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2月~2017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的分娩后产妇9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单胎、足月分娩;身体健康,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愿意配合此项调查研究;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合并有心、肝、肾和造血系统、免疫系统严重疾病者;精神障、脑部疾病者;产后出现严重并发症。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年龄23~31岁,平均年龄(28.49±4.29)岁;孕周26~42周,平均孕周(39.19±2.48)岁;平均孕次(1.87±0.81)次;平均产次(1.00±0.76)次;分娩方式:顺产62例,剖宫产28例。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心理指导、乳房清洁、基础护理、宣教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积极地穴位按压管理,产妇取仰卧位,按摩前热敷双侧乳房约15 min,然后取乳根、中脘穴、合谷、少泽、膻中,用大拇指在每个穴位上进行点揉按压至少1 min。用大鱼际或者指腹着力,顺着乳腺管的走向,从外周到中心梳理乳房,于乳晕周围用拇指和示指相对对称性用力向乳头中央挤压,用力从轻到重,使乳汁排出,每侧乳房操作约5 min,3次/d。两组护理观察时间为14天。

1.3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泌乳始动时间与每天平均泌乳量;(2)记录两组护理期间乳房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乳头破裂、乳房胀痛、乳腺炎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泌乳始动时间与泌乳量

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与泌乳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泌乳始动时间与泌乳量对比(±s)

表1 两组泌乳始动时间与泌乳量对比(±s)

组别 n 泌乳始动时间(h) 泌乳量(ml/d)观察组 45 16.52±2.49 1245.10±194.22对照组 45 26.43±3.19 982.39±89.30 P -<0.05 <0.05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护理期间乳头破裂、乳房胀痛、乳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为4.4%,对照组为24.4%,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 论

产后第1~2天的初乳中含有的大量免疫抗体和蛋白质成分,母乳喂养有利于促进产妇产后身体器官和形体的恢复,增进母子感情。但是我国0~6个月婴幼儿纯母乳喂养率为30%,特别是分娩后的疲劳及剖宫产术后伤口的疼痛和严重干扰了产妇早期泌乳,导致了乳房胀痛、乳汁淤积等[3]。同时当前很多母亲对哺乳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够,以及对如何尽早针对不利泌乳因素采取对策还存在许多难点。

穴位按压是一种产后康复技术,是采用按摩方法、刺激穴位来达到产后康复的目的。其不仅能够有效疏通乳腺管,也能舒经通络、行气活血,促进乳汁分泌[4]。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的泌乳始动时间与泌乳量对比为(16.52±2.49)h和(1245.10±194.22)ml/d,对照组分别为(26.43±3.19)h和(982.39±89.30)ml/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穴位按压所选穴位膻中、中府、乳中、乳根为乳腺之要穴,可和胃利水、造化脾湿,行气五谷生化,促进乳汁分泌。乳房穴位按摩可促进乳房的血液循环,减少乳头皲裂、胀痛的发生;避免了大量乳汁滞留在乳房引起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5]。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护理期间乳头破裂、乳房胀痛、乳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为4.4%,对照组为24.4%,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总之,穴位按压在分娩后产妇的应用能促进产后泌乳时间与增加泌乳量,减少乳房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1] 何志群,刘桂英,何丽亚,等.乳房按摩联合耳穴贴压促进剖宫产术后早期泌乳的护理观察[J].河北中医,2016,38(07):1102-1104.

[2] 王秀萍.穴位按摩调理产后母乳不足的效果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7,25(02):14.

[3] 李芳芳.手法催乳、穴位按摩配合催乳汤促进产后乳汁分泌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02):129-131.

[4] 李银宽,赵 华,尤 尊,等.穴位按摩联合辩证施膳中医护理干预促进初产妇泌乳128例分析[J].饮食保健,2016,3(20):75-76.

[5] 王志宜.产后乳房穴位按摩对减轻乳房胀痛及刺激泌乳的临床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06):1031-1032.

本文编辑:张 钰

R473.71

B

ISSN.2096-2479.2017.28.93.02

猜你喜欢

乳腺炎乳汁泌乳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乳汁点目需谨慎
母猪泌乳量不足的危害及提高措施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不来月经加上泌乳,说不定是脑子长瘤了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不来月经加上泌乳,说不定是脑子长瘤了
不同泌乳阶段驼乳理化指标和体细胞数的测定分析
妈妈的奶为何变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