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科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护理因素分析

2017-09-15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8期
关键词:消毒剂内科住院

郑 颖

(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 泰州 225300)

内科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护理因素分析

郑 颖

(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 泰州 225300)

目的 探究护理因素对内科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接诊的1000例内科住院患者,对院内感染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护理因素对院内感染现象的影响。结果 共有18例患者存在院内感染现象,占1.8%,将会直接影响到院内感染发生率。结论 临床护理与医院院内感染情况的出现有着十分密切联系,需要做好对内科科室管理,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性,做好护理因素方面的控制降低院内感染率。

内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护理因素

内科住院患者在病情方面有着多且杂的特点,属于院内感染现象多发科室,会威胁到患者呼吸道、泌尿、皮肤等多个系统,对于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同时很大程度上增大患者经济压力,为医院带来不良的社会影响[1]。因此,必须要做好院内感染方面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及时消除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实现对院内感染发生率的控制和降低。相关研究表明,借助护理干预的方式可以显著降低内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2]。本文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接诊的1000例内科住院患者进行研究,探究护理因素对内科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情况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接诊的1000例内科住院患者,其中男516例,女584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48.5±5.9)岁。住院时间3~30天,平均住院时间(13.4±2.1)天。在这些患者中,有242例患者属于心血管系统疾病,370例患者属于呼吸系统疾病,205例患者属于消化系统疾病,其他183例。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确定存在院内感染例数,分析感染和护理因素的关系。临常护理因素主要包含有护理人员手部清洁、空气消毒质量、侵入性护理操作、化学消毒剂使用等方面情况。护理人员手部清洁需要严格按照洗手六步骤来进行;在空气消毒方面,需要借助紫外线来实现对辐射强度、辐射时间、辐射面积、辐射距离的控制;在侵入性护理方面,主要是指为患者插胃管、静脉穿刺、导尿管等;化学消毒方面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规范来进行,同时结合消毒菌种选择相对应的消毒剂、消毒药浓度、消毒时间。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在1000例内科住院患者中,共有18例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现象,院内感染率为1.8%,其中呼吸系统感染发生构成比最高,有8例,占44.44%,见表1。

3 讨 论

医院在管理过程中,感染的预防属于医院管理薄弱环节,需加强在这方面管理力度。本次研究中,医院感染率1.8%,主要受护理人员的手部卫生状况以及空气消毒情况影响,之后在院内感染的预防时,需要对这方面情况重点关注。

表1 患者院内感染情况

护理人员在开展内科护理工作时,一般会与患者皮肤、伤口等部位有直接接触,或会触碰到患者体液、分泌物,护士的手一定程度上会成为感染源,影响院内感染发生率。内科患者病发中存在有较多病菌,空气是病原体的一种主要传播途径,如没有做好对空气及时消毒,就会增加内科病发病菌密度,增大院内感染情况出现的可能[4]。在侵入性护理方面,护理人员需要将相关医疗器械进入人体皮肤等组织,因为会与患者皮肤粘膜直接接触,因此,护理人员无菌操作、器械消毒情况也是院内感染一项主要因素。在化学消毒剂方面,在内科科室非常常见,与消毒剂种类选择、消毒时间、消毒药物浓度等多方面因素有着十分密切联系,比如说诺必泰无法实现对结核杆菌以及芽孢的灭杀,这种消毒剂很难实现对结合患者所用物品的消毒。另外,临床上一般借助酒精进行消毒,酒精的最佳杀菌浓度为75%,但是酒精在开盖之后会有挥发现象出现,受到这方面因素影响,将会直接降低酒精浓度,在临床消毒方面,如果没有考虑到酒精浓度的下降,那么将会有部分细菌无法被杀灭,之后因为不合格的操作等方面原因出现院内感染[5]。

本次研究中,1000例患者共出现18例感染现象,其中1例患者胃肠道感染,2例患者皮肤感染,8例患者呼吸系统感染,3例患者泌尿系统感染,还有4例患者其它方面感染,其中呼吸系统感染发生构成比最高,有8例,占44.44%。护理方面的因素与院内感染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在护理知识方面的学习,严格按照相关工作标准来进行,做好无菌操作,对消毒制度严格执行,动态检测病原体,部分患者需要进行侵入性护理,必须做好无菌操作,选择消毒效果好的器械开展护理工作。

综上所述,内科住院患者出现感染的主要护理因素有护理人员手部清洁、空气消毒质量、侵入性护理操作、化学消毒剂使用等方面,需做好对内科科室管理,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性,做好护理因素方面的控制,降低院内感染率,为患者提供一个健康治疗环境。

[1] 魏淑岩.浅谈导致心内科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J].当代医药论丛,2015,11:273-274.

[2] 王 丁.浅析住院治疗的肾病综合征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J].当代医药论丛,2015,15:80-81.

[4] 牛晓华.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3:237-238.

[5] 丁秀婷.消化内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及病原菌耐药率分析[J].贵州医药,2017,02:179-181.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28.53.02

猜你喜欢

消毒剂内科住院
妈妈住院了
涨疯了!碘涨50%,三氯涨超30%,溶剂涨超250%……消毒剂要涨价了
含氯消毒剂,别仅凭名字辨别
正确使用消毒剂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