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护理模式对COPD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预后的影响

2017-09-15秦姗姗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8期
关键词:协同我院研究组

秦姗姗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镇江 212000)

协同护理模式对COPD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预后的影响

秦姗姗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镇江 212000)

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COPD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62例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协同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及预后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较干预前均明显提高,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呼吸困难指数≥3、获得医疗资源例次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协同护理模式下实施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协同护理模式;COPD;自我护理能力;预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疾病,具有发病率及病残率高、病程长、易反复发作的特点,据数据统计,我国COPD的发病率约为2%左右,年死亡人数约为130万左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同时也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1]。国际COPD教育及预防组织表明,良好的自我护理是控制COPD成功的关键,因此只有不断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才能有效改善预后。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62例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COPD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62例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符合COPD的诊断标准[2],且排除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肿瘤、认知功能障碍、多器官功能衰竭以及治疗依从性差者,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其中男36例,女26例;年龄52~76岁,平均年龄(61.35±3.52)岁;病程1~16年,平均病程(7.34±1.26)年,平均体重指数为(22.58±3.14)kg/m2;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协同护理模式,具体为:(1)制定协同护理计划:待患者病情稳定后,由责任护士与患者及家属急性沟通,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了解患者自我护理需求及不足,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内容包括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康复训练、环境危险因素控制等。嘱患者遵医嘱用药,一旦发生喉部后痰液淤积声响,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指导其康复方法,告知其注意事项。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可配合食疗。并预防呼吸机想改星飞烟等并发症,提高导管、呼吸道、口腔护理。设计协同护理计划表,分为入院时、出院时连个时间节点,并从患者、护士、家属三方面对完成时间、质量评价及不足点进行详细记录。(2)落实:向患者家属及护士发放协同护理计划表,详细记录日常护理情况,出院后发放延续性护理单,嘱患者及家属遵照实施,随访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及预后情况。

1.3 观察指标[3]

采用我院自制的COPD生存质量测评量表评价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内容包括焦虑、抑郁心理状态,社会活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并于患者入院前后采用MRC问卷调查表评价患者呼吸困难指数,统计3个月内获得医疗资源例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叫干预前均明显提高,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研究组中有2例患者呼吸困难指数≥3,占6.45%;1例获得医疗资源例次,占3.23%,对照组中有6例患者呼吸困难指数≥3,占19.35%;7例获得医疗资源例次,占22.58%,两组比较(P<0.05)。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测评比较(±s,分)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测评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对照组(n=31) 治疗组(n=31)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焦虑评分 23.48±3.52 18.31±2.58* 24.08±4.16 12.27±1.42*#抑郁评分 24.59±4.53 17.64±2.43* 23.97±5.26 11.88±1.46*#社会活动能力 13.31±2.42 20.64±4.23* 13.76±3.21 26.13±4.62*#日常生活能力 14.21±2.22 19.79±4.27* 14.27±2.68 26.41±5.21*#

3 讨 论

协同护理模式注重人的社会性,体现医生、护士、患者及家属各方面的协调作用,帮助患者弥补健康方面的缺失,提高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确保患者自我护理和健康决策的发挥。同时使医院、患者及家属之间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另外还能有效的使护理人员转变角色,强调护士的临床教育者、倡导者及协调者角色,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预后[4]。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较干预前均明显提高,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呼吸困难指数≥3、获得医疗资源例次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协同护理模式下实施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1] 王丽娟. 协同护理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中的影响研究[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02):250-251.

[2] 刘爱梅. 协同护理模式对慢性阴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预后的影响[J]. 基层医学论坛,2015,(34):4864-4865.

[3] 郭 倩. 协同护理模式对慢阻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预后的影响观察[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22):189.

[4] 黄炎辉,蔡莉莉,冯琴梅. 协同护理模式对慢阻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预后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2014,(04):229-230.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R473.71

B

ISSN.2096-2479.2017.28.40.02

猜你喜欢

协同我院研究组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