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足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下肢神经传导速度及症状的影响

2017-09-15杨春玲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8期
关键词:乙组甲组传导

杨春玲,关 蓬

(吉林大学南岭校区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5)

足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下肢神经传导速度及症状的影响

杨春玲,关 蓬

(吉林大学南岭校区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5)

目的 探讨和分析足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下肢神经传导速度及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甲组36例与乙组34例。两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甲组患者加用足部护理,评价甲乙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下肢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乙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胫后神经传导速度、腓神经传导速度均少于甲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足部护理的应用效果确切,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症状和下肢神经的传导速度,值得推广。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足部护理;下肢神经传导速度;影响

在临床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2型糖尿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发病率约为糖尿病患者的60%,如果治疗、护理不恰当就很易导致患者出现足部溃疡、截肢、坏疽[1]。有研究指出,有效的预防、控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改善糖尿病患者预后。为了探讨和分析足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下肢神经传导速度及症状的影响,本研究选择2010年1月~2013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甲组36例与乙组34例。甲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37~77岁,平均年龄(56.12±4.84)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4.71±1.36)年。乙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56.22±4.71)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4.92±1.25)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护理:饮食指导、环境护理、监测病情以及康复锻炼等。甲组患者加用足部护理:中药足浴,护理时保证药液要漫过患者踩关节约6 cm,每5 min加定量水,维持药液的整体温度,1次/d,30 min/次左右。在足浴完成后,使用干净的毛巾来清理足部,检查皮肤情况。涂药,因患者个体情况的差异,部分患者在冬季易有足部皲裂出现,且皮肤易干燥,应进行涂药,避免影响到护理效果。给予患者按摩,1次/d,30 min/次,循序渐进到小腿,来回循环。指导患者进行下肢运动,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确定难易程度,运动量适宜,每次运动时间为25 min,每周4~6次。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的下肢神经(胫后神经、腓神经)传导速度进行观察和记录。

1.4 疗效评价标准

症状(肢体无力、麻木、疼痛)消失,下肢神经的传导速度恢复到正常水平为显效;症状减轻,下肢神经的传导速度加快,对深浅感觉敏感为好转;症状、下肢神经的传导速度改善不明显无无效[2]。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

乙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少于甲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96,P=0.038),见表1。

表1 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n,%)

表2 评价两组患者的下肢神经传导速度[(±s),m/s]

表2 评价两组患者的下肢神经传导速度[(±s),m/s]

组别 n 胫后神经 腓神经甲组 36 50.11±8.42 39.31±8.32乙组 34 44.72±8.01 33.05±4.42 t -2.741 3.897 P -0.008 0.000

2.2 评价两组患者的下肢神经传导速度

甲组患者的胫后神经传导速度高于乙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1,P=0.008)。甲组患者的腓神经传导速度高于乙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97,P=0.000),见表2。

3 讨 论

目前,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还尚未明确,有学者认为可能和多元醇途径的异常、形成糖基化终末产物、氧化应激损伤、微血管损伤以及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等存在一定关系,临床上通过改善患者周围神经的血流供应以及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修复对患者进行治疗[3]。

中药足浴是通过热力来疏松患者足部腠理、活血通络,经皮肤孔穴、腧穴把药物送至血管、脉络,从而可输布全身,足部、全身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提高了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并改善了神经病变症状和体征,检查可动态记录患者的病变情况,还能评估评估,为继续治疗提供指导[4]。涂药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的风险,防止神经病变进一步恶化。按摩可促进患者的周围神经恢复,敏感度增加。下肢锻炼能预防末端血管出现狭窄、屈曲以及硬化等,下肢血管、组织缺血缺氧改善[5]。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足部护理的应用效果确切,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症状和下肢神经的传导速度,值得林唇膏推广。

[1] 晏 玫,梁泽容.红外线照射联合足部护理干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激光杂志,2014,28(8):101-102.

[2] 胡 静.足部护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下肢神经传导速度及症状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0):44-45.

[3] 马 平.足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5,34(22):121-121,123.

[4] 张秀梅,黄昆珠,谷燕珊等.足部护理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8):391-391.

[5] 袁 静.综合足部护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作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2):28-30.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R473.74

B

ISSN.2096-2479.2017.28.37.02

猜你喜欢

乙组甲组传导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神奇的骨传导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基于开关电源的传导抗扰度测试方法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