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针对性气道护理应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对其排痰效果及VAP发生率的影响

2017-09-15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8期
关键词:针对性体位颅脑

刘 慧

(泰州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泰州 225500)

探究针对性气道护理应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对其排痰效果及VAP发生率的影响

刘 慧

(泰州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泰州 225500)

目的 研究针对性气道护理对患有重症颅脑损伤者排痰效果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符合条件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7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各35例。实验组采用针对性气道护理,参照组采用常规气道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VAP发生率及每日排痰量、吸痰次数、吸痰所用时间等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针对性气道护理,可改善排痰效果,减少VAP发生率。

针对性气道护理;重症颅脑损伤;排痰效果

经研究[1],重症颅脑损伤者常处于昏迷情况中,且机体功能逐渐衰退,免疫力和自主活动能力均较差,可划入高感染的高危人群中。一旦发生感染情况将会降低疗效,增加患者痛苦,故在清理呼吸道以及排出痰液等方面不可小觑,但常规的护理已然不能满足临床的需求。由此本院特对7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展开试验操作,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案,所获颇丰,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符合条件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7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各35例。试验组男19例,女16例,经检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值(GCS)为(4.15±0.44)分;参照组男20例,女15例,GCS评分为(4.16±0.36)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GCS评分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筛选标准

1.2.1 入选标准。①患有确切的颅脑外伤病史者;②受伤后1 h内送院治疗,GCS评分低于8分;③肝肾功能均无异常患者;④未有脑血管病史和患有其他躯体疾病者。

1.2.2 排除标准。①病情不乐观,1周内死亡者;②伴随躯体严重疾病患者;③并有感染高危因素者,如呼吸疾病者、慢性疾病者;④治疗前患有呼吸道感染者。

1.3 护理方案

1.3.1 常规护理。参照组给予常规气道护理,具体包含有人工叩背护理以及开放式按需吸痰等内容,观察临床护理效果。

1.3.2 针对性气道护理。试验组则结合临床经验给予针对性气道护理,具体如下。

(1)机械振动排痰护理。对患者利用机械振动排痰机,将叩击结合器快速接上;同时协助患者呈侧卧体位,稳住机体,对排痰机予以头手柄叩击,将其放置在患者的肺底部下叶位置,再经肺底向肺尖扩散。在操作中,应把握好顺序自右侧到左侧再到背部、脊柱以及胸骨,可使累积的痰液慢慢自毛细支管振掉,向粗的支气管转移;对于肺下叶部位和肺部感染处,可将叩击时间延长,加大压力值。在使用机械振动排痰时,应避免胃肠以及心脏等部位。与此同时,应时刻了解患者血氧饱和度值以及呼吸状况、心率跳动、血压等指标变化。上述步骤结束后,需嘱咐患者呈侧卧体位10~15 min,在体位引流完成后予以吸痰操作,3次/d,保持10 min/次。护理后将患者的痰液量及痰液性状进行详细记录。

(2)加强雾化吸入护理。在临床中为使胸部保持扩张,可指导患者取半坐卧体位,将床头适当抬高45°左右,提倡患者自主运动。对于痰液粘稠甚者,可给予盐酸氨溴索,经雾化吸入治疗,氧流量设定在6 L/min,在治疗后应对患者背部轻轻抚摸或予以体位引流操作,便于痰液稀释排出。

(3)封闭式吸痰操作。在吸痰操作前,护士需注意卫生,吸氧浓度值设定在10%~20%,负压吸引器的负压吸引压力值为80~100 mmHg。在将封闭式吸管取出时,应维持T型以免细菌进入。然后将患者的呼吸机Y型管以及气管插管、负压吸引装置与封闭式吸痰管的三通相连接,可形成封闭式吸痰管。操作人员应用左手将T型连接管稳固,右手则用食指以及拇指将吸痰管适当的插入气管导管中,合理控制按钮,予以旋转式吸痰,吸引时间应低于15 s,每次持续性吸痰以不多于3次为准,以免对气管黏膜造成创伤。在吸痰结束后,可利用生理盐水将管壁洗干净,后将抽吸导管慢慢抽回到导管上黑色指标处。

1.4 临床指标

①记录患者每日排痰量,利用一次性集痰器留痰测量值以及经干预后的排痰量,(痰液量-利用冲管使用的生理盐水液体量=排痰量);②吸痰操作次数以及吸痰时间;③VAP发生率:依据《医院感染标准》[2],出现终末气道者及肺泡腔者、肺间质者均为肺部感染。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试验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统计学分析,参照组VAP发生率及每日排痰量、吸痰次数、吸痰所用时间等指标均低于试验组(P<0.05)。见表1。

3 讨 论

重症颅脑损伤疾病常病情不稳定,且术后并发症居多等特征,而在实施抢救和治疗后,患者一般需在ICU病房予以护理,但护理难度较大。因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自主呼吸能力减弱,以及感染发生可能性极高,故做好相关的气道护理 工作尤为重要。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

在保持气道顺畅时,应注意及时处理呼吸道异物,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但一般的开放式吸痰法对于气道分泌物排出较严重者并不适用,其可加重呼吸道黏膜的创伤,提高感染概率。虽然人工叩背具有可行性,但其仅作用于肺部的表面,对于凝聚在支气管远端较深的患者疗效不显著。

本院特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针对性气道护理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的VAP发生率、每日排痰量、吸痰次数、吸痰所用时间等改善效果高于参照组(P<0.05)。究其原因在于,机械振动排痰护理,可始终不受患者姿势的影响,力度均一,频率保持稳定,不易出现脱管事件。同时其可使患者肌肉处于放松状态,改善平滑肌痉挛情况,提高咳嗽发射力,便于排痰。而封闭式吸痰可形成一个封闭的通道,可维持吸痰,又能经留置的吸痰管向气管灌注气道湿化液,提高患者的认可度。另对患者给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可加强呼吸道黏膜浆液分泌力度,稀释痰液的粘稠度。

综上所述,对重症颅脑损伤者实施针对性气道护理,可提高排痰效果,降低VAP发生率。

[1] 王金萍.对进行手术后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有针对性气道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01(18):13-15.

[2] 杜雪萍,张映清,陈亿民.针对性气道护理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排痰效果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6,13(05):60-62.

本文编辑:张 钰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28.24.02

猜你喜欢

针对性体位颅脑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