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不孕不育患者抑郁情绪的作用

2017-09-15汪秀菊丁少芳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8期
关键词:精神性躯体总分

汪秀菊,丁少芳

(甘肃敦煌七里镇石油医院,甘肃 酒泉 736202)

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不孕不育患者抑郁情绪的作用

汪秀菊,丁少芳

(甘肃敦煌七里镇石油医院,甘肃 酒泉 736202)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不孕不育患者抑郁情绪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不孕不育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一般护理)和观察组(心理护理),各40例,对比两组不孕不育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的总分、精神性抑郁、躯体性抑郁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不孕不育患者HAMD的总分、精神性抑郁、躯体性抑郁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对不孕不育患者抑郁情绪的纾解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并借鉴。

心理护理;不孕不育;抑郁情绪

当前,不孕不育已成为世界性问题了,随着人们工作压力的加大,饮食结构及环境污染的影响,不育不孕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1]。不育不孕虽为一种常见的疾病,但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容易造成家庭破裂,社会不稳定。不孕不育患者在一定程度上都有抑郁情绪,更为严重者易患抑郁症,因此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为了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不孕不育患者抑郁情绪的治疗效果,将80例不孕不育患者作为对象展开研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不孕不育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26.18±4.17)岁。观察组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26.24±4.42)岁。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患者饮食、运动和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指导。

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的基础下采用心理护理。

①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的言行对不孕不育患者心理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在患者入院时,护士谈话要轻柔、耐心、给患者和谐、体贴、温暖的感觉,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之后的治疗建立基础。

②注意倾听:在护理过程中,护士要认真倾听不孕不育患者的倾述并进行劝解。患者经过多次治疗却得不到效果,容易情绪低落却无处发泄,久而久之容易造成心理问题,因此护士的倾听显得尤为重要,可以纾解患者心理压力,缓解患者不良情绪。

③健康教育:很多患者自身对不孕不育的相关内容没有足够的了解,容易质疑医护人员的操作且对增加其他检查不予理解,对自身疾病感觉无望。因此护士要及时对不孕不育患者进行解释,加强与患者的沟通,避免患者因自身猜忌造成心理问题。护士可根据患者文化程度、年龄和背景的不同,通过手册和视频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宣传。

④家庭护理:患者容易根据家属表情、语言、神态和动作的变化来猜忌家属是否生气,因此家属的护理也十分重要。除了对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教育外,还应告知家属应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避免影响患者心理,从而影响治疗疗效。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不孕不育患者HAMD的总分、精神性抑郁、躯体性抑郁的改善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通过观察两组不孕不育患者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得知,观察组患者不孕不育患者HAMD的总分、精神性抑郁及躯体性抑郁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不孕不育患者的HAMD的总分、精神性抑郁及躯体性抑郁情况(`±s,n=40)

表1 对比两组不孕不育患者的HAMD的总分、精神性抑郁及躯体性抑郁情况(`±s,n=4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HAMD总分 精神性抑郁 躯体性抑郁观察组 12.21±5.04* 4.91±3.27* 6.31±3.41*对照组 24.19±5.14 11.03±3.16 12.85±3.83

3 讨 论

每对夫妇在成婚后都会面临生育的问题,而被确诊患有不孕不育的患者,会感受到巨大的痛苦和压力,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不仅给患者带来经济压力,更容易让患者产生沮丧、抑郁、孤独的情绪。重要的是这些不良情绪会造成患者内分泌及精神紊乱,加重不孕不育的病情[2]。

不孕不育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虽然对患者生命没有影响,却妨碍了患者的幸福生活,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有严重影响[3]。目前,医学科学在治疗不孕不育症方面有较大的进展,但仍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致使患者不良情绪无法得到合理的发泄渠道,而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会进一步加剧病情,致使不孕不育症的治愈率得不到提高。

心理护理作为现代重要护理模式之一,主要通过人际交往,根据患者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运用心理学理论及干预手段缓解患者心理压力,解除患者顾虑,调节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心理适应能力[4]。对不孕不育患者采取心理干预,不仅给予了精神支持,更有助于增加患者的相关知识,减轻恐惧、不安的心理,纾解患者的各种心理问题及负面情绪,重新燃起战胜疾病的自信,更加配合治疗,从而提高疾病治愈率[5]。

通过对2组不孕不育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法后发现,观察组不孕不育患者HAMD的总分、精神性抑郁、躯体性抑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不孕不育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提高不孕不育疾病的治愈率,推广价值较高。

[1] 罗春云,冯养球,黄仍心.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基层不孕不育患者抑郁情绪的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3):353-355.

[2] 张 波.心理护理干预对不孕不育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5,2(11):160-160.

[3] 葛 琪.施行心理护理干预对不孕不育患者抑郁情绪影响的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下半月,2013,3(10):43-44.

[4] 骆弱瑜,黎敏英,陈雪敏.心理护理干预对不孕不育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11):132-133.

[5] 王红玲.施行心理护理干预对不孕不育患者抑郁情绪影响的探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3(10):244-245.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R473.71

B

ISSN.2096-2479.2017.28.121.02

猜你喜欢

精神性躯体总分
上下级工作场所精神性匹配与下级主动行为的关系*
多元视角下的职场精神性研究述评与未来展望
逍遥散治疗躯体症状障碍1例
张灿 以“谦逊”的设计,赋予空间感染力和精神性
现在干什么?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西方精神性研究评述
搬家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