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的思考

2017-08-31龙妍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19期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贫困地区

龙妍

摘 要 贫困地区发展很缓慢,人口增长又快,农民的生活水平很低,甚至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导致农村落后的原因很多,一方面与农村所在的地区人民的思想观念落后,文化水平低,另一方面是国家扶持力度薄弱,因此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 贫困地区 社会保障制度 国家扶持

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中国的贫困地区主要集中在中国西部山区、交通较差的省份,尽管近些年国家改革开放以及铁路的铺设,很多地区脱离了偏僻,铁路公路无法通车的困境,但还是有很多地方交通不便。而且农村地区计划生育一直没有完全实施,很多家庭仍然生很多孩子,农村人口增长快,严重影响着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1贫困地区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1.1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局域性,不够普遍

农村贫困地区的贫穷人民很多,需要救助的人民也很多,但真正接受到社会福利救助的人还是很少的,比如,以河北承德贫困地区为例,全地区有需要救助的人口在50万左右,但实际得到国家救助的人数只有5万左右,占该地区贫困人数的10%。除了个别贫困人民意外,大多数的贫困农民还是很困难,衣食住行样样缺乏,医疗制度也匮乏,很多贫穷人民看不起病,生活异常艰难。

1.2社会贫困人民评价不准确

在农村的贫困人群中,很多人收到社会的接济补助,但实际有些人生活条件并不是很差,甚至有点优越,而实际非常贫穷的人口却不能解决温饱,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社会福利部分对农村贫困人口的评价体系不完善,并且不负责,甚至有些人靠关系,来争取这些救助。所以对于政府部门,要下基层真正的了解农村贫困地区的贫困人群,走访各家各户,实际了解到底哪些家庭是特别贫困,真正需要救济的。

1.3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我国目前农村的保障制度非常有限,只有社会救济在农村实施。其他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意外保险都没有得到具体实施。接受社会救济的人毕竟是少数,并且社会救济金只能一定程度缓解温饱,在短时间内贫穷人口有饭吃,但不是解决根本问题的办法,生活依然非常困难,我们要普及社会各种保障机制的完善,让农村贫困人口老有所依,孩子们有读书的机会。

1.4农村教育水平低下

我国农村地区的孩子们九年义务教育还没有普及,很多孩子没有机会读书,长大以后就种地放羊,然后到了生育年龄就结婚生孩子,长此以往,循环往复,农村始终都是这样恶性循环,没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不能走出大山,走出贫困。

2如何完善贫困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

2.1建立贫困地区的社会救助机制

贫困地区需要救助的对象,是农村地区不能解决温饱的人群,没有社会保障金就无法度日的人口,来保障他们能够生存下去的最低生活需求。在贫困的农村地区,很多人口生活都无法保障,我们政府人员要统计全国各地有哪些特别贫困县、村,然后根据贫穷人口以及贫穷程度,适当的分发到各个地区社会保障金,比如西部的山区贫困县,贫穷程度很严重,我们就可以适当多给予一些社会保障金,让这些贫穷地区的人民尽可能的都得到社会救助。在解决贫困人民的温饱以后,在考虑社会上需要劳动力的工作缺口,去给他们介绍工作,让这些贫民能够自食其力,等他们赚到钱以后在优惠的提供给他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等,让他们彻底脱离贫困。

2.2大力发展贫困地区可能发展的行业

对于贫困地区,国家要针对贫困地区的特长,发挥贫困地区的优势。比如一些贫困地区其实矿产资源特别丰富,比如像鄂尔多斯,克拉玛依一样,发现矿产资源以后会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再比如一些地区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可以大力开展当地的旅游业,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会出现很多工作机会,工作机会多了,当地贫困人民自然也就脱离了贫困。

2.3计划生育政策的普及

现在一些贫困地区,计划生育政策依然没有实施,一个家庭三四个孩子,只是为了生儿子,因此贫困地区人口增长过快,对社会造成太大压力。一方面我们要提倡少生优生,要给与一定的奖励,另一方面要改变农村人口的封建思想认识,生男生女都一样。对出生的孩子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改变下一代的人生观世界观,重视教育,希望他们走出贫困地区,来到城市读书,从而带动当地的社会教育风气。这对落后地区的思想观点转变有着重要的意义。

2.4养老保险、意外保险等社会福利的普及

我国人口老龄化目前越来越严重,对社会造成很大压力,农村人民生活有了存款以后,要提倡他们缴纳养老保险,对于特别贫困的地区要特别对待,根据不同地区的贫困程度,以及年龄划分成不同的缴纳费用比例,让农村人口老有所依,不用给下一代太大压力。另外,农村一些工人都来到工地工作,很多高危工作没有保险做保障,对于高危行业的人民,我们要严格要求他们所在公司给他们买意外保险。

3结语

在当代社会,解决贫困地区人口的生活条件是社会的一大难题,我国的贫穷人口数量还是非常巨大,为了发展农村基层人口的生活条件,以及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政府要更加增加人力物力投入,并且做到社会救济的公平公正。完善低保、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以及教育制度,让农村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起来,彻底解决农村贫困地区的温飽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基金项目:该文是湖南省教育厅项目《农村贫困地区社会保障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7C0261)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杨利,黄斌.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实践与思考——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J].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07(29):29-33.

[2] 吕世辰.关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的思考[J].经济问题,2004(8):78-79.

[3] 莫长松.关于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J].湖湘论坛,2004,17(1):86-87.

[4] 向东.消除贫困必须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J].经济问题探索,2002(6):106-109.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会保障制度贫困地区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捆绑制”的文化研判:基于文化适应论观点的分析
刘云山:推动干部力量向贫困地区倾斜
中部贫困地区农村“文化扶贫”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