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17-08-31苏建华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19期
关键词:制作微课小学数学

苏建华

摘 要 微课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方便快捷的教育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具有较大的价值,可以实现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调动、以及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为此,本文从微课的设计与制作环节出发,对微课在小学数学基础知识以及逻辑思维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并总结了几点注意事项。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微课 设计 制作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微课作为新生事物已经渐渐深入到教育课堂,为革新学习方式开启了新的篇章。微课是一种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的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者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学过程。由于其短小精悍且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因此能够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因此,在这个背景下,研究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的诸多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微课在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学习数学基础知识是重要的教学内容,目前很多教师用微课形式来进行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学,给他们打下一个坚实的学习基础,对他们更高层次的学习有所益处。但是,有许多教师对如何进行微课教学还存在一定的误解,还没有对微课的真实内涵真正理解。微课是以小视频的形式来教学的,但不等同于一节数学课由多个小视频组合而成。没有了教师的详细讲解,没有了学生的思考思索时间,就没有师生的互动。因此,在微课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

1.1微课的设计环节

在微课教学中,教师最主要的工作是自己制作微课。在讲授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时,教师应把握好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着重围绕这些来设计制作微课。在设计过程中,还应当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层次不同,制作的微课也应当分成层次,这样可以让学生有选择地观看学习。并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素材的选择,可以利用图片、生活物品,也可以利用语言文字,还可以搭配上适合的音乐等,更多的还是要开发和利用新的素材,给学生不一样的视听感受,刺激他们的感官,调动学习兴趣。此外,教师一定要注意控制微课视频的数量,不能贪多,适可而止,要合理分配课堂时间,必须要让学生有思考的时间。

1.2微课的制作环节

制作环节关键在于录制过程。教师准备好所有的录制素材,可以利用自己的手机、录像机来记录微课内容。微课虽然短小,但它比较讲究内容的精细,因此,教师在录制过程中要注意表达语言文字组织和图片的利用,将微课的制作做到近似完美。

如在教学正方体时,教师可以在生活中搜索一些正方体的物体,像魔方、纸箱子等,为了让学生可以直观地认识它的结构,教师可以找来剪刀,将纸箱现场剪开。同时多准备一些正方体放在课堂上,在观看完微课后,让学生也动手剪开一个正方体。微课制作完成后,教师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看,之后可以上传到班级的公共邮箱,告知学生家长可以自行下载观看,便于协助学生在课下时间复习。

2微课在小学数学逻辑思维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是一门很抽象的学科,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理解能力,能够运用自己的逻辑思维去思考问题。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和启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利用微课教学能够更好地促使学生拥有这种思维能力。

2.1微课的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教师不可以安于现状,仅仅使用现有的微课资源,因为再有趣的东西,如果一直看它也会失去兴趣。很多数学教师把精力放在制作新的微课形式的新颖上,使课堂成为教师个人技术的展览,设计的小视频虽然很炫很美,但是內容却很空洞,没有达到教学的意义。

因此,在进行设计时,教师要认真分析数学逻辑思维课程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做一个设计框架,然后将自己的知识填充进去。首先设计出一个总体的页面,让学生看到这个页面后能够轻松地了解自己需掌握学习的内容,这样能够大大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这个页面设计时应当利用色彩的搭配,抓住学生的眼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但在微课视频中要避免使用过多的文字描述,而是多用图片和变形字体交叉使用,以此来吸引学生的眼球。在设计的最后,教师也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之后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讨论交流,做一个很好的互动。

2.2微课的制作

制作中最主要的还是素材,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索开发学生逻辑思维的数学题,利用制图软件将这些内容制作成有趣的模块。而小学数学课本中的一些找规律的课程和题目,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具有一定的益处,并且这些找规律题目的解答会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教师可以在网上寻找现成的资源,在现成资源中挑选一些适合自己教授班级的东西,也可以利用作图软件再制作微课,放到小视频中,引导学生去思考,然后进行讲解,最后可以出一些类似的题目留给学生练习。

比如在教学数字的课程时,可以拍摄一(下转第100页)(上接第85页)些多种颜色的鲜花,还可以记录一下动物园的小动物,这些都是学生关注和喜欢的事物。观看完小视频后,教师带领学生去数一数视频中的红色花朵和黄色花朵各有多少,小鸡和小鸭各有多少,还可以比较一下他们的数量。

值得注意的是,微课教学考验的是师生两者的能力,一方面需要教师拥有超高的设计和制作能力。因为课程的设计和制作对于教学的开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是课程开展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拥有过硬的信息素质,将微课的设计原理和方法牢固掌握,这样才可以使教学开展得顺利。另一方面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和理解,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教学的开展。

3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运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微课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有益补充,但是并非小学数学教学的全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认清微课的作用,不能为了使用微课而用微课,而应该根据实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运用。但是在当前的教学中存在微课运用过滥和微课运用不够两个方向的极端。endprint

第一种极端情况:一些教师盲目推崇微课,凡教学都采用微课进行,只注重课堂气氛的融洽,并没有考虑到微课是不是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使得课堂上一些学生只是注意到微课表面上带来的一些直观印象,并没有关注到微课所传授的知识点。

第二种极端情况:另一些教师则对微课这种方式嗤之以鼻,认为只是一些教学的“花架子”,根本起不到任何实质性的作用,从而对微课产生一种排斥的心理,从不愿意接受和使用这一新鲜事物。这一心理在一些老教师中尤甚。

因此,微课在小学数学的实际运用过程中,教师要规避以上两种极端情况,适时使用微课,从而真正提高教学效率。以下提出两點建议:

(1)适时使用微课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微课的使用时机,在进行课程引入时以及重点与难点讲解时,可以通过微课这种生动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微课的运用一定要在恰当的时机,对于一些深度内容,还是要靠教师的讲解。另外,教师在使用微课的过程中也要充分观察学生的反应,因为小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在20分钟左右,在他们注意力有所分散的时候适时地使用微课,能够重新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而如果不合时宜地使用,反倒会弄巧成拙。

(2)适度使用微课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使用微课,但是不能过多过频繁运用,而要注意度。微课对于教学能够起到一定的帮助,但是并不是微课用得越多越好。正常来讲,微课的使用一节课最好不要超过3次,不能够不加思考地频繁运用,如果运用得过于泛滥,很可能将学生的关注点集中在微课的图形声像的有趣上,而忽视了对微课所传授的知识的关注。

4结语

总而言之,微课的引入,为小学数学教学带来创新和发展。它能够促进和开发学生的思维,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给教师提供了一个提升自我能力的机会,进而带动了数学教学的进步与发展。但是,微课作为教育领域的一个新生事物,在应用实践研究方面还存在很大不足,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充分认清微课的作用,坚持适时适度的原则,结合实际恰到好处地运用微课;同时也需要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尝试和应用,使得微课充分发挥其作用与优势,从而切实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取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谢海.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2016(11X).

[2] 刘军.微课应用于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2016(4):00164-00164.

[3] 赵道洪.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教育,2016(11):00057-00057.endprint

猜你喜欢

制作微课小学数学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应用瀑布模型的MOOC制作方法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