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游客环境教育的构建过程

2017-08-31彭阳朱安琪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19期
关键词:游客环境教育

彭阳 朱安琪

摘 要 环境教育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游客环境教育作为环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扮演者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将从“教”与“学”入手,解决“谁来教”、“向谁教”、“教什么”、“怎么教”四大问题,即解释游客环境教育的主体、客体、内容和媒体的包含内容,由此还原完整的游客环境教育的构建过程,为后期的实证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关键词 环境教育 游客 构建过程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绿色为导向的生态文明思想在不断发展进化,其核心内容就是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那么,我们应如何实现“生态兴”呢?宏观层面包括科学、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这些战略要求,具体到个人的微观层面,则必须要提高环保意识,转变生活观念,接受环境教育,落实环保行动。这就涉及到“教”与“学”的问题:“谁来教”、“向谁教”、“教什么”、“怎么教”,本文就是从这四个问题出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概念界定

1.1环境教育

关于“环境教育”的概念,最先提出的定义为1970年,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在美国内华达会议上提出的:“环境教育是认识价值和澄清概念的过程,其目的是发展一定的技能和态度对理解和鉴别人类、文化与其他生物物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说,这些技术和态度是必要的手段环境教育还促使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行为准则做出决策”。1977年第比利斯国际环境教育大会下的定义是:环境教育是各门学科和各种教育经验重定方向和互相结合的结果,它促使人们对环境问题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使之能采取更合理的行动,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在我国,关于“环境教育”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徐辉、祝怀新的定义,他们从“环境”概念入手,概括了环境教育的概念:环境教育是以跨学科活动为特征,以唤起受教育者的环境意识,使他们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发展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树立正确环境价值观与态度的一门教育科学。

本文参考《中国大百科全书》对环境教育的定义:借助教育手段,使人们认识环境,了解环境问题,获得防治环境问题的知识与技能,在人与环境关系问题上树立正确的观点与态度,以通过社会共同的努力来保护环境。

1.2游客环境教育

“游客环境教育”,顾名思义,即对游客开展的环境教育工作。其是指导游、景区工作人员等主体在游客旅游的过程中借助教育手段以提高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技能的教育活动。实践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因而游客环境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游客了解旅游活动所引发的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破坏性,激发游客关心和保护环境的自我意识觉醒,并将促使游客从意识转化到行动。

2游客环境教育构建角色剖析

2.1游客环境教育主体

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游客环境教育的主体包含:导游员、景区工作人员、民间环保组织和当地社区居民等。我国学者对游客环境教育的主体有较为一致的界定,然而在游客环境教育实践中,只有导游和景区工作人员是环境教育的主要主体,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景区规划者、景区管理者、社区居民等主体很少投入精力到游客环境教育中去。

2.2游客环境教育客体

客体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游客环境教育的客体显然是游客。包含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学历水平的游客群体。而处于主体的事物,在进行主体的客体层面分析于其它事物的关系面联系的时候,会在演示层面上表现为客体的形态。因此教育是一个教与学共同成长进步的过程,在广义的旅游环境教育中,导游员、景区工作人员等在充当环境教育主体的同时,在一定条件下,也是环境教育客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狭义的旅游环境教育即面向游客的环境教育中,游客是游客环境教育的唯一客体,塑造负责任的游客是游客环境教育的首要任务。

2.3游客环境教育内容

1975年《贝尔格莱德宪章》将环境教育的目标划分为6个方面即意识、知识、态度、技能、评价、参与。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分析发现,游客环境教育的主要内容有环境保护意识、自然科学知识、环保技能、环保法规、环境伦理观等五个方面。具体而言,包含自然生态知识、环境污染的危害性知识、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技能、节约水电等节能、降耗技能,环境保护意识、环境忧患意识、人与自然平等意识、人与自然和谐意识等。

2.4游客环境教育媒体

媒体是指人借助用来传递信息与获取信息的工具、渠道、载体、中介物或技术手段。游客环境教育媒体即游客环境教育手段,一般在國外研究中认为,环境解说系统或旅游解说系统是对游客进行环境教育的主要手段。而我国学者结合我国国情特色,提出了其他一些教育方式方法,包括口头讲解或提示、宣传材料、网络及多媒体和专题活动等。

3结论

游客环境教育的构建过程,就是一个由导游员、景区工作人员、民间环保组织和当地社区居民等主体,通过旅游解说系统以及手机短信、标识、广播等媒体,将环境保护意识、自然科学知识、环保技能、环保法规、环境伦理观等内容,传输教授给游客的过程。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江西财经大学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基于游客感知的游客环境教育评价实证研究——以梅岭国家森林公园为例》(201710421061)资助。

参考文献

[1] 诸惠芳.环境教育:一个日益重要的教育领域──评价《国际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比较教育研究,1996(03):56.

[2] 崔建霞.环境教育:由来、内容与目的[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4):147-153.

[3]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endprint

猜你喜欢

游客环境教育
浅议高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与整合
高校环境教育非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平遥推光漆器商业旅游的开发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