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游戏我做主

2017-08-31赵莉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19期
关键词:碰撞自主性游戏

赵莉

摘 要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获得发展的最佳途径,也是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在游戏中师生有效的互动起来,能确保教育作用的体现,促进幼儿多方面充分的发展。因此,在一日生活中,教师要保证幼儿游戏的权利,真正让幼儿做到“我的游戏我做主”,尊重幼儿游戏的意愿,让幼儿自由选择游戏的内容,才能使幼儿获得满足和发展,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

关键词 自主性 游戏 我做主 碰撞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自主性是指游戏不是在外在强制情况下进行的,而是出于游戏主体的兴趣和需要,自发、自愿、主动地进行的活动。孩子的自主性最主要体现为他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自由的选择。因此,在一日生活中,教师要保证幼儿游戏的权利,尊重幼儿游戏的意愿,让幼儿自由选择游戏的内容,才能使幼儿获得满足和发展。不过在开展幼儿自主游戏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几个问题:

1幼儿自主游戏并没有体现真正的幼儿自主

在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往往以成人的眼光、指导者的角度看待孩子的游戏,急切的希望孩子在每一次游戏中都有所发展,有所提高。他们总觉得孩子在游戏,这样做不符合生活实际,那样做游戏规则不严谨,于是紧张得注视幼儿的游戏,寻找教育的机会,不时地终止幼儿的自主活动,千方百计地把幼儿的自主活动引向事先设计好的教育目的,于是游戏便成了教师为主导的戏了。

例如:中班下学期,我们增添了一些商店、医院等区域,孩子们很喜欢,一些孩子在商店里玩的很高兴,可是我发现他们不怎么用礼貌用语,服务员的服务态度很差,我一着急就直接走进他们的商店,把孩子聚在一起,帮助孩子讲解应该怎样在商店消费和为客人服务……只听见我一个人在说话,我把每个孩子的职责都分配好后,我就走开了,孩子们互相看看了看,之后就照我说的按部就班了,可是游戏过程中他们之间的交流也少了许多。

经过几次对幼儿游戏的观察和查阅相关资料,我的直接介入,导致了在自主性游戏中幼儿的资助探索、自我体验、自主创造的权利都被教师剥夺了,使幼儿自主游戏的积极性受到很大的挫伤。使我懂得自主游戏的主导者应该是幼儿而非教师。自主游戏必须充分体现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必须改变过去对幼儿游戏作外部强加,充分尊重并满足幼儿的内在需要,激发幼儿的主体能动性,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自由玩游戏。所以教师只需要为幼儿自主游戏的顺利进行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和帮助,切记幼儿才是自主游戏的真正主人。

2在自主性游戏过程中教师经常中断幼儿游戏

既然是自主游戏,那么游戏的主体育过程都是幼儿自己感兴趣的、自己确定的。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幼儿的行为与教师所想发生了“碰撞”时,时常会由教师中断幼儿的自主游戏的行为,这种做法是不妥当的,因为幼儿的游戏不像成人的工作那样可以打断后接着做,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受其他事物得影响而转移,游戏的终端可能导致幼儿后期游戏不能顺利地进行。

例如:有一次,在精灵医院里我发现医生豆豆给病人看病时把病人拉到床上躺下,什么也没问就直接拿来了“针筒”往病人屁股上打去,于是我冲过去,训斥到医生豆豆:“豆豆你怎么不问问病人到底哪里不舒服,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就直接给他打针了呢?你在医院里医生伯伯也要看看你生病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吧,所以说你这么做是不对的哦。”听完我说的话,豆豆点了点头,这时来了一位病人,豆豆好像不知要怎么办了,和病人说话也是吞吞吐吐了。整个游戏观察下来,豆豆与伙伴交流的语言是语无伦次,医生这个角色的职责都好像不知道了一样。

经过观察,总结,了解到教师不能直接去训斥孩子或者直接插入其中打断孩子的游戏,要在不打断幼儿自主游戏的前提下,要适当的给幼儿以启发、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还要保证幼儿自主游戏的时间,不能因为时间不足而使幼儿意犹未尽,这样才能使孩子顺利的玩好自主性游戏。

3自主性游戏不等同于教师对幼儿的放任自流

幼儿的自主性游戏不是幼儿的自由活动,幼儿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只要不伤害幼儿的身心健康就可以了。

例如:在我班图书角,书香门第中,四名幼儿是阅读者,一名幼儿是图书管理员,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们刚开始是拿着书看,后来,有的幼儿把书卷成望远镜,四处去张望;有的幼儿把书坐在屁股底下;有的幼儿把书当做电脑开始打游戏……我并没有直接去批评哪个幼儿,我只是在游戏结束后请图书角的幼儿说说自己今天做了什么事情,图书角的幼儿都不好意的看看我,于是我请大家一起帮忙想想看我们在图书角应该怎样看书,幼儿们都在很积极地讨论。

通过这个事情我觉得,对于幼儿在自主游戏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细心的观察,适当的干预,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促使游戏顺利进行。教师不能因为自主游戏是幼儿的自我探究活动而放任不管,须知教师是幼儿游戏的导航者、解读者、支持者。

自主游戏就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开展、自发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幼儿兴趣需要得到满足,天性自由表现,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和人格建构的过程。老师的观念一定要正确,不要想去主导幼儿的游戏,幼儿才是游戏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邱学青.关于儿童的自主性游戏[J].学前教育研究,2001(06).

[2] 陳桂桢.指导幼儿游戏的几个要点[J].内蒙古教育,1994(01).

[3] 王滨.幼儿游戏的观察[J].幼儿教育,2004(05).endprint

猜你喜欢

碰撞自主性游戏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爆笑游戏
实用英语教材与艺术生自主性培养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
维护科学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