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建本科新生就业创业认知现状研究

2017-08-31叶纯亮

河南教育·高教 2017年8期

叶纯亮

摘要:本次调查研究着眼于专业认知、就业创业认知两个层面众多问题的设置,以了解新建本科新生对就业创业的认知现状以及存在的优势和不足,给新生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从而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来丰富自己,为日后的就业与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新建本科新生;专业认知;就业创业认知

一、问题的缘由及调查的开展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愈发凸显。当前社会上流行的“大学生毕业就是失业”的言论,也充分说明了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以及就业问题的紧迫性。为了更加直观地了解大一新生对于就业创业的认知程度,以更好地为他们提供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就业创业的指导性建议,合肥师范学院文学院就业创业工作部特地深入到全校数十个院系内部,对2014级大一新生开展了一次调查。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95份,回收率为99%。研究者及时对问卷进行了分类整理,其中,男生210名,女生285名,文法类新生占了46%,理工类新生占28%,经济类新生占16%,还有10%其他专业新生,样本代表性可满足统计要求。

二、调查情况现状的分析

(一)专业认知分析

根据分析,我们了解到目前52%的新生对本专业的情况不是很了解,而在众多专业之中,编辑出版学专业的新生表现得尤其突出。有39%的新生对本专业心中有数,不过多数分布在英语专业。还有6%的新生完全不清楚本专业的一些具体情况。

针对此种情况,我们从环境因素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中对于新生的专业与职业启蒙教育做得不到位,没有开设关于此方面的课程,而是一味地重课本、求高分,致使学生专业与职业观念淡薄;二是很多新生听从父母的安排,盲目地选择了比较热门的专业;三是现在所学专业是高考填报志愿时被调剂过来的专业;四是大一新生刚迈进大学校园,对很多事情都感到新奇,忽略了对专业知识的了解与学习。此外,相当一部分新生认为就业创业离自己还比较遥远,从心理上就不够重视。

(二)就业创业认知分析

1.就业创业能力认知和目标规划

调查问卷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你觉得在校期间哪些环节将会对你的就业帮助最大”,绝大多数新生认为是专业实习和就业指导,只有小部分新生认为是专业课程以及社会实践与社团活动,还有一些新生认为是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由此可见,大多数新生还是比较重视专业实习中的实践活动的。在这些环节中,专业课程学习是基础,而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社团活动及实践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相互协作意识以及应用能力;而专业实习和就业指导虽然在就业方面帮助最大,但它们是建立在以上方面的基础之上的。就创业和就业来说,很多新生都会缺乏一些能力,如人际交往的能力、处理判断能力、领导组织能力以及实践探索能力等。而这些能力对于个人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在大学四年中,如何提升自身能力以适应于以后的就业和创业是值得廣大新生深思的一个问题。

创业相对于就业而言,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相比之下,创业比就业的弹性要大、风险要高,就业可以为创业提供经验,创业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89%的新生都认为创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其中只有30%的人愿意创业,还有一部分新生认为应该先就业,积累了足够的经验之后再去创业。研究发现,经济管理系的新生还是比较乐意去创业的,因为专业的某种诱导以及自身的条件和喜好,他们对创业还是抱着极其乐观的态度的。

调查显示,78%的新生有过就业创业目标规划,但是这些目标规划是比较模糊的。还有16%的新生完全没有规划,他们根本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从哪些方面努力。

2.理想的就业创业方向

当谈及就业方式时,55%的学生都选择了考研,相对于一本院校,二本院校学生的考研率是相当高的。究其原因,很多学生想通过考研来进一步提升自己,也为了以后就业更加方便。当然,很多新生并没有明确的方向,而是跟风考研,一味地打着考研的旗号以逃避现实,结果是无功而返。一部分新生会选择直接就业,早点步入社会谋发展。很少一部分新生以考公务员或自主创业为目标。

当代大学生职业理想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职业理想自主性强,但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二是职业理想变动性大,热衷于追逐热门职业;三是职业理想功利性大,强调个人经济收入。不过无论出于哪种目的,大学生都应该设计适合自己的职业理想,根据社会需求、专业能力,结合自身兴趣爱好等进行职业定位。

3.如何看待“大学生毕业就是失业”

根据调查,51%的新生认为“大学生毕业就是失业”是因为大学的教育与社会实践的衔接性不高,也有20%的新生认为大学生的能力素质有待提高,28%认为是就业形势严峻,压力大。大学生毕业就是失业,归根结底,还是大学生自身素质的问题。当今社会,能者居之,有实力才有竞争力,大学生必须从大学阶段就开始做好准备工作:第一,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第二,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第三,培养较强的实践能力,包括表达、动手、适应、人际交往、组织管理、决策、创新等能力等;第四,注意求职的基本礼仪,注重时间观念、等待面试的表现,注重穿衣搭配、语言表达以及告别时的礼仪等;第五,准备好就业信息,包括收集方法,来源渠道、信息处理的原则与步骤;第六,准备好求职材料,像求职简历、求职信等。

4.创业政策认知

大学生创业是社会上很普遍的现象,国家也有明确的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比如,安徽省对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主要有放宽创业领域、注册冠名、预备期执照范围,明确非货币资产注册比例,免收行政事业型收费,明确创业扶持群体,创业扶持优惠政策等。国家积极推动毕业生自主创业,力争实现大学生创业人数和比例的明显增长。

然而,大部分新生都不知道或者只是稍有了解关于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虽然国家和政府出台了相关的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社会也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但是风险与挑战总是并存的,创业前期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对大学生自身各方面的素质要求也非常高。很多创业者都是先就业,积累足够的经验、人脉与资金后才创业的,这样就为创业的成功增加了一份保证。endprint

三、提升新生就业创业能力认知能力的途径

(一)走进专业学习,制定学涯规划

大一新生应当尽快通过各种途径对本专业有一个系统、科学、全面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学涯规划。学校也要通过课程设置介绍、专家讲座形式,让新生对自己的专业及相关职业内涵有初步的了解,对专业发展前景、社会地位、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岗位以及该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等有初步认识,形成最初的职业认知,并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产生初步的设想。

大学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是大学生全面成才的关键时期,尽早做好大学生学涯规划,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大学生学涯规划来源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与理论,是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阶段的阶段性体现。因此,在大一的时候新生就应该科学设计自我发展的蓝图,为实现自我价值创造机会。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很多职业也逐渐向更加专业化、智能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社会对职业的专业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对从业人员的知识、经验、技能与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全面。为了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新生必须掌握充足的基础知识和精深的专业知识,除了要具备理论知识,还必须掌握实践技能,只有把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时才能适应岗位要求,才能够谋求更大的发展。

(二)把握就业方向,提升自身能力

大部分新生都会选择与自身专业相关的领域或者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创业。但是无论在哪个领域,相应必须具备的能力是不可缺少的。创业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对创业者自身智慧能力、气魄胆识全方面的考验。多数新生是比较认可创业的,但是只有极少数的人会有勇气选择创业,因为其间的风险也是不言而喻的。尽管创业是适应当前就业竞争形势的需要,能够加快自身成才的速度,也能使大学生更快地融入社会环境,创业还是知识经济时代对大学生提出的要求,但是要想创业首先就应该具备创业意识,表现为要树立坚定不移的创业观念,要发扬不畏艰难创业的精神,要有面对风险的勇气,要拥有敢于开拓创新的气概,要强化合作协调的团队意识。其次是创业知识的准备,包括管理知识、营销知识、资本和财务知识。再次是创业能力的准备,开拓进取、善于学习、团结协作、创新、把握商机的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创业不仅是那些高学历的,掌握某项专业技术的,或拥有某些特殊专业和较多社会资源人士的权利,而应该是更多的普通大学生的发展机会。

四、调查总结

职业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方式,兴趣爱好则是我们享受生活的方式。在职业发展上,喜欢是一回事,胜任是一回事,选择是另一回事。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自己的职业,并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来胜任这一职业。但有时兴趣爱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而发生变化,而职业却不是能够时常变动的。每个人都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角色,怎样去平衡这些角色,才不会让自己对工作、生活产生厌倦的情绪,这是值得每一个新生思考的重要问题。

行业是最大的国民经济因素,而岗位是大学生要效力的具体职位,大学生就业是面向具体岗位的。有没有核心竞争力不是看一个人懂的知识多广,而是看他是否懂得如何细化自己的能力,如何能在岗位上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为党和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因此,大学生只有了解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不断提升自己以适应工作要求,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大學生除了要具备理论知识,还必须掌握相应的实践技能,只有把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才能适应岗位要求,才能谋求更大的发展。此外,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通过了解自己各方面的特点,给自己一个科学合理的定位;增强职业规划的自觉性,积极主动规划人生,并持之以恒加强地自我管理,这对大学生也是非常重要的。规划得越早对以后的职业发展就越有利,新生要合理规划四年学习生涯,每年都有不同任务,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这些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个人职业发展与人生规划产生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责编:清 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