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强化高校学生团支部职能的探索

2017-08-31袁愉年陈凌

河南教育·高教 2017年8期

袁愉年++陈凌

摘要:近年,高校学生团支部出现了职能弱化的现象,团支部的认可度降低、团支部的影响力下降、班团职能分化等成为高校学生团支部面临的新问题。从团员、团支部、外部环境三个方面考虑能比较全面地分析团支部职能弱化的原因,班团一体化、团干部培养、活动创新等措施有助于强化团支部的职能,让团支部继续发挥好引领青年、服务青年、凝聚青年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学生团支部;团支部职能;活动创新

学生团支部是高校团的基层组织,是高校共青团工作开展的基本单位。近年,随着大类培养招生模式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和教学改革的深入,共青团工作面临的大环境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新形势带来了新机遇,也带来了新挑战。传统的学生团支部设置和运行模式已经在一些方面表现出不适,团员自我身份不认同、团员对团支部的认可度不高、团支部活动吸引力下降、团支部边缘化等问题不断凸显,团支部职能存在弱化趋势。

一、团支部职能弱化的主要原因

一是团员方面。团员是团支部职能履行的“催化剂”,良好的团员认同与互动可以有效地改善团支部职能履行的效率,反之亦然。二是团支部方面。团支部是团支部职能履行的“发动机”,团支部建设力度不足,团支部委员能力有限,“发动机”便显得乏力。三是外部环境方面。外部环境是团支部职能履行的“压力阀”,外部环境可以激发动力,也可以给予巨大压力。

(一)学业压力加大,团建要求趋严,团的工作难度变大

低年级本科生尤其是一年级新生,是团支部建设的重中之重,新生团支部职能发挥的好坏决定了团支部的“健康与发展”。但近年,在大类培养模式的背景下,尤其是在有着“第二次高考”之称的专业分流面前,一年级新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业压力,多数新生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学习,这就使得团员参加团支部活动的意愿减少,团支部委员举办活动的意愿也隨之减少。此外,随着全面从严治团的推进和共青团改革方案的落地与团的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需要团支委、团员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因此,团支部工作往往仅是完成上级团组织的要求,无暇在活动创新、活动开展中投入更多。

(二)职能定位边缘化,职责划分不明确,团支部影响力降低

在我国高校团建工作中,学生团支部往往以班级为单位,而班级还存在班委这一班级管理基层组织,班委与团支部委员共同完成班级的管理和建设。在分工上,班委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团支部负责班级团的相关工作,两者看似各有分工,却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与班级成员密切相关的评奖评优、学业就业、生活日常等通常由班委负责,团支部委员参与较少或基本不参与;二是班级的具体工作也往往倾向于由班委牵头负责,班委工作的日常性和相关性,使得班委的影响力大于团支委,团支委和团支部的影响力受到限制。加之部分团支委素质不高、威望不足,支部的影响力面临进一步下降的问题。

(三)活动竞争加剧,团支部活动创新不足,难以有效吸引团员

为了提升团支部活动的吸引力,除必须完成的“三会一课”理论学习活动外,团支部也要乐于将志愿服务、公益环保等元素引入团支部活动中。但创新之余,团支部还面临来自学生社团和校外公益机构的挑战。快捷便利的信息传播、新奇丰富的活动内容和灵活细致的活动设计都是这些学生机构或组织的鲜明特点,而且这些都将会对团员产生强大的吸引,团员在面对众多选择时,激烈的竞争必然会造成团支部活动吸引力的下降。此外,加之部分团支部活动相对理论化、形式创意难度较大等原因,部分团员对团支部的认可度下降,这加剧了团支部吸引力减弱的趋势。

二、强化团支部职能的探索

要解决团支部职能弱化问题,应着重从团支部存在感不强、团干部意识和素质不高、团支部活动吸引力不足等三方面下功夫。增强团支部存在感,需要团支部更多地参与班级事务,在班团职能融合中获得认同;提升团干部的意识和素质,要从人才培养着手,抓好培训和储备两个工作;提高团支部活动吸引力,要在活动创新上下功夫。

(一)探索班团一体化,班委和团支部委员互为补充

为了解决团支部边缘化问题,增加班级成员对团支部的认可,就要加大对班团一体化建设的探索。班委和团支部委员的设置应该考虑两者的融合,既要做到分工明确,也要做到职能互通。班长兼任团支书或团支书兼任班长的设想,在大类培养的形势下操作性较小,因两者都有大量的工作。因此,可从副职着手,即班长可在团支部中兼任团支部副书记一职,团支书可以在班委中兼任副班长一职,让班委参与团支部建设工作,也让团支部委员参与班级的日常管理以提升团的认可度。此外,临时性任务和重大活动也应加入更多团的元素,以增加团支部的曝光度。

(二)明确团支部定位,理清工作职责,加大团干部培养力度

团支部是团的工作的抓手,团干部便是这一抓手的“执掌人”,团干部培养的优劣直接关系团的工作能否顺利有序地进行以及团的影响能否长期持续。现阶段,团干部的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团干部对团支部定位不清晰,对工作职责不明确。针对此种情况,团支部必须从两方面加大对团干部的培养力度:一是团干部的养成应从培训开始,根据团的工作系统性的特点,要从团的认识、团务操作、领导协调力、职业发展等方面系统开展培训。二是团干部的使用应从储备开始,储备干部是生力军,尤其在新生阶段应建立储备人才库,以应对高年级阶段无人可用的局面。

(三)创新活动形式,优化活动设计,使活动贴合实际

活动是团支部职能发挥的载体,活动吸引力的强弱决定团支部职能的强弱。传统团支部活动因理论性较强、活动形式单一,不能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共鸣。新形势下,团支部活动应更多地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载体、优化活动设计,增强团支部活动的吸引力。活动形式方面,团支部活动在必要的理论学习之外,可以加入诸如志愿服务、公益环保、社会实践、实地调研等元素,让支部活动更加具体,更加贴合生活实际;活动载体方面,团支部应加强线下与线上的结合,充分利用各类新媒体即时、快捷、灵活、无障碍的优势,让学习变得简单,让更多的团员发挥作用;活动设计方面,团支部应充分调动团小组的积极性,让团小组参与活动的创意与设计。同时,团支部可加强与学科类和兴趣类社团的联络与合作,共同设计和开展团支部活动。

参考文献:

[1]杨艳波,刘伟光,王晶晶.学生党支部、团支部、班

委会“三位一体”协同工作机制探索[J].教育教学论

坛,2016,(24).

[2]黄媛媛.新形势下高校班团一体化协同工作机制建

设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

[3]张冲,王松峰.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基层团支部建设

探析[J].学理论,2014,(30).

责编:清 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