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英语翻译中暗喻修辞的转换策略

2017-08-31曲秀艳闫洪勇李殿东

河南教育·高教 2017年8期
关键词:转化策略英语翻译研究分析

曲秀艳++闫洪勇++李殿东

摘要:英语翻译中做好暗喻修辞的翻译难度较大,而暗喻又是英语实践中应用广泛的修辞法,多出现在诗歌、小说及散文中。暗喻格式灵活多样,其本体与喻体之间没有明显的喻词连接,在翻译中常常出现翻译不准确、不到位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英语翻译的暗喻修辞可以采用直译法、换喻法、明喻法、引申法等方法,以期对暗喻翻译起指导作用。

关键词:英语翻译;暗喻修辞;转化策略;研究分析

一、英语暗喻的基本介绍

暗喻与明喻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明喻有比较明显的喻词,而暗喻在比喻上更为隐蔽,本体与喻体之间没有明显的喻词。暗喻相较于明喻,其比喻痕迹很淡。我国学者在《现代汉语》中解读暗喻,认为其比喻形式是“甲是乙”,而不是“甲像乙”,没有“像、似”等比喻词,直接是“是”,语气十分肯定。雖然没有“像、似”这类字面上的提示,但是其像的含义却浓缩在明喻之中,这是暗喻最主要的特征。对于英语的暗喻来说,多为浓缩的明喻,但是在艺术效果与展现形式上不尽相同,其中,暗喻被理解为一种更高级的比喻形式。读者只有具有较高的句子分析与解读能力才能认识到暗喻的存在,理解暗喻的真谛。比如“Tom was as cunning as a fox”,我们能看出其狡猾这一特点是选取了人和狐狸对比,但如果是说“Tom was a fox”,这句话就没有直接说明狡猾的含义,我们可能意识到其是使用了暗喻。因为狐狸一般是狡猾的代名词。暗喻在有些情况下是很难被理解的,这也是英语暗喻翻译困难的原因之一。不是所有的暗喻都能被大家正确理解,不排除有产生歧义造成误解的情况。特别是读者和作者是来自不同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其两者本身在知识结构与成长经验上存在差异性,那么,暗喻理解起来难度自然就提升了。比如“money is a lens in a camera”,多数人对这句话的含义认识模糊,但是基于对摄影基础知识的了解,我们知道照相机的镜头主要是记录、反映人或者事物,通过联想并结合句子语境我们可以判断出金钱与渴望金钱这样的行为会使得人们泄露自己的真实感情,这样理解从逻辑上是讲得通的,也做到了暗喻翻译的转化。

二、英语暗喻的常见表达方式分析

要想做好英语暗喻的翻译转化就必须了解暗喻的表达方式。暗喻的表达方式是灵活而多样的,喻体不同,其表现形式也有差异。第一种是喻体直接陈述,主体就是喻体,本体和喻体是一样的东西,是阐述的一件事。这种方式语气十分肯定,对应的语言的逻辑力量很强。第二种是喻体半隐式,喻体是半隐半现的,对应的喻体的词语是动词,其最初是名词,名词转化为动词作为喻体,这个动词主要是对形状与动作的描述,这样名词就具有了喻体的特征。第三种是喻体全部隐蔽式。从表面上看喻体没有出现,喻体是巧妙地含在句子里了。用适用于喻体的词语来作为喻体,那么喻体在表面上是全部隐去的,整个比喻就更为复杂,其蕴含的信息也更丰富。读者只有根据语境和词语的内在联系才能分析找到真正的喻体。比如“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 others to be swallowed 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一些书浅尝即可,另一些则要囫囵吞下,只有少数的书才值得咀嚼和消化)”,这句话将book比作food,但是food这个喻体并未出现,取而代之的是适用于喻体的taste、swallow、chew、digest四个动词。

三、英语翻译中暗喻修辞的转化策略分析

(一)采用直译法进行英语暗喻修辞的翻译转化

直译法很好理解,就是直接翻译,选择汉语中意思一样或者相近的词去逐一转化翻译。英语和汉语虽然属于不同的语系,但是其都是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劳动实践中创造形成的,具有表达的相通之处。很多英语暗喻的比喻形象都能在汉语中找到对应意思的词语,除意思相近或者基本一样外,其用词和结构也差不多。因此,译者采用直译法做好英语暗喻修辞的翻译是可行的。比如“His present hunger awake and gnawed at him”,按照字面的意思进行翻译并重组语序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译文:现在他的肚子里的饥饿苏醒过来撕咬他。其中比较难理解的是“awake and gnawed”,从字面意思来解读就是苏醒过来撕咬。这里用了暗喻,将饥饿比作猛兽在折磨着他。用了这样的暗喻使得他当时的饥饿状态被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切实增强了英语语言表达的感染力与强度。

(二)采用换喻法进行英语暗喻修辞的翻译转化

换喻法也是进行英语暗喻修辞翻译的常用方法,通过换用其他词语使得翻译更形象,更贴近原含义,也避免了喻义上理解的偏差。比如“It is regrettable that our appeal remained a dead letter”,这句话正确的翻译是“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当时的呼吁是石沉大海”。在这个句子中引用了“a dead letter”,其表层含义是无法投递的信件。在这里也是用了暗喻,在翻译过程中我们不更换比喻形象,在具体的翻译中就是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当时的呼吁一直是无法投递的信件。从理解角度来看,其翻译有些牵强,也让人难以清晰地了解,在表达上也与原文出现了误差。不是原文意思的正确翻译表达,词不达意,丧失暗喻丰富的语言表现力和感染力。而在这里我们采用换喻法,将一直无法投递的信件转化翻译为石沉大海,更符合其语境,表达也更准确。这是直译所不具备的翻译转化优势。换喻法在英语暗喻修辞的翻译转化中应用得比较多。

(三)采用明喻法进行英语暗喻修辞的翻译转化

用明喻翻译转化暗喻也是比较可行的思路之一。“She actually recommended Miss Sharp for the situation,firebrand and serpent as she was”,具体的翻译是“她真的介绍了夏普小姐去从事这项工作,虽然她既像一个纵火犯似的捣乱者,又像一个有着毒蝎心肠的恶毒人物”。这句话里用了两次暗喻,其中一个是纵火犯,一个是毒蛇。其实毒蛇的含义是可以理解的,而纵火犯是有歧义的一个词,很容易引起误解,让读者以为她是一名真正的纵火犯,其实她并不是真正的纵火犯,只是一个比较喜欢捣乱的人。在这里用纵火犯其实是想表明她捣乱的特性,将暗喻转化为明喻的格式,翻译起来更为准确。endprint

(四)采用引申法进行英语暗喻修辞的翻译转化

引申法也在英语暗喻修辞翻译方面占有优势。特别是当英语暗喻的翻译在汉语中找不到相对应的或者接近的喻体,英语与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系统,它们的语言表达方式也有十分明显的差异。从字面意思或者结构上进行直译,往往不符合漢语的语言要求,也不属于既定词汇的搭配范围,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无法实现暗喻翻译的到位,但是可以求其神似,做到翻译的达意层面。引申法就是采用解释、引申等手段,最大限度地实现暗喻翻译的转化。“Her enthusiasm breathed new life in to our club”,正确的汉语翻译是“她的热情给我们俱乐部注入了新活力”。在这个句子中使用暗喻的是吹,“breathe”是呼吸的意思,本意也是吹的意思,如果直接翻译显然不合逻辑,也无法让人们理解与接受。而这里就是采用了引申法,将“吹”引申为“注入”,与宾语活力正好匹配,这样十分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理解起来更容易。

(五)采用补充法进行英语暗喻修辞的翻译转化

本体和喻体通常需要做一些补充说明。增补的词虽然原文字面上没有,但是却包含于其中,在适当补充后可以让语意表达得更完整、更明确,更能抓住原文的要义。比如“Money is a lens in camera”,正确的翻译应该是“金钱就像相机的镜头,可以反射出人们的品性”。我们联系生活,照相机的镜头主要是反映客观事物的,反映人或者事件的真实情况,将金钱比作照相机的镜头,适当地翻译补充,将其翻译为照出人的品性,让金钱本体与镜头喻体之间的关系衔接得更恰当,而翻译表达也抓住了核心,一针见血,实现了抽象道理的具体化描述,引发了人们的思考。

四、结束语

对于英语翻译来说,暗喻修辞翻译是难点,翻译细节把握不到位就容易引发理解上的歧义,甚至误解原本的本意。因此,译者在英语暗喻修辞翻译中必须综合分析,灵活选用翻译方法。笔者提到的英语暗喻翻译方法都可以使用,并且倡导组合使用,在翻译的过程中正确认识并了解本体喻体之间的关系,在准确把握两者关系的基础上将抽象的事物转化为具体的事物,以促进人们的理解记忆。在翻译的过程中应尽量使暗喻原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对等相似,切实提升英语暗喻的翻译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常友.英语中明喻和暗喻的形式及翻译[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2,(1).

责编:清 欢endprint

猜你喜欢

转化策略英语翻译研究分析
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的石油英语翻译
中国谚语VS英语翻译
评《科技英语翻译》(书评)
“转化”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化策略
校园网络安全的体系研究
大学“学困生”成因及其转化策略浅析
浅谈广电光纤通信接入技术
关于变压器高压试验技术的研究分析
高中英语翻译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