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培养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2017-08-31张威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19期
关键词:初中教学核心素养信息技术

张威

摘 要 在网络普及的今天,信息技术教学不仅仅是停留在“技术”层面,更是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培育的重要角色。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将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目标,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特点,搭建积极向上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突出个人修养和价值观念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 初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1 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養

1.1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突出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关爱,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和创新实践。

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它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而非结果导向;同时,核心素养兼具稳定性、开放性与发展性等特性。

在不同学习领域中核心素养都是共同的底线要求,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要素养。

1.2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习者通过特定学科的学习应达成的反映该学科特质的重要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下,根据具体学科的特征和育人的特殊功能确定的。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处于上位,是指向学生整体的全面的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处于下位,但同样指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各学科课程与教学是形成学生发展核心的重要途径。

2信息技术教学

2.1信息技术课程与信息学科素养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基础性课程,它涉及到的领域较广。但很多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却被“技术”束缚着,只是单纯的“技术课”。

面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改善,信息技术学科素养被确定为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因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必须立足于核心素养,立足于学科核心素养,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1)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指对信息、信息问题的敏感程度,是对信息的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的自觉程度。

(2)信息能力。信息能力是指运用信息知识、技术和工具解决信息问题的能力。

(3)信息道德。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信息关系的行为规范,这就形成了信息伦理。能否在利用信息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遵守信息伦理,体现了一个人信息道德水平的高低。

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和基本内容,信息意识是信息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并渗透到信息能力的全过程。只有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才能激发信息能力的提高。信息能力的提升,也促进了人们对信息及信息技术作用和价值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应用信息的意识。信息道德则是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正确应用的保证,它关系到信息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2.2初中信息技术的现状

(1)从小学到初中一部分信息技术内容一直在重复着。当初中信息技术再次学习一模一样内容时学生的兴趣就会减少。信息技术课堂上学生无心学习、被动地“玩”的现象很难被扼制。

(2)虽然基础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然而在现在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往往强调技术的操作,学生在真正要将技术用到生活实际中时,他们的第一反应却是求助他人,根本没想过自己可以解决。

(3)每当信息技术课被改成自修课时,学生总会感叹“我们的电脑课啊”——学生都喜欢上电脑课,是因为电脑课给学生的生活等带来了便利,还是游戏等娱乐吸引了他们?事实证明后者更有说服力。

2.3核心素养培养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在倡导核心素养培养的今天,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参考互联网推荐系统的思维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内容,从而搭建积极向上的教学环境,创设学生感兴趣的任务情境,打造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追求的目标。

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展开教学方法阐述:激发兴趣,主题式教学;提高信息素养,开放式项目教学;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有效参与教学过程、开展深度探究;以学生为中心,小组合作学习。

2.3.1激发兴趣,进行主题式教学

信息技术学科当前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学生和教师对它的重视程度普遍不及主科,喜爱程度也不及美术、音乐等娱乐性比较高的副科。多数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科价值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因而学习积极性并不高。

但是,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工具类学科,不同于传统的语数英这样的学科,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迅速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比如解决上网的小故障、重装系统、P图、编辑视音频等,逐渐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密切融合在一起。

针对这种情况,结合学生的特点、及时了解他们关注的内容,我们提出了主题式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由被动学习变主动的获取知识,从而在愉快的探究中快乐学习。

前期我通过与学生的私下沟通交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于综艺节目比如《爸爸去哪儿》、中国传统文化比如《西游记》、热门的动画电影有着极高的关注及兴趣。下面展示一个主题式教学模式的成果。以PhotoShop模块为例,我把学生喜欢的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为基点进行主题式教学。比如图层的基本概念以Grace姐姐头像为切入点,图层的基本操作放到具体的任务情境——脸萌中来完成,综合任务环节给学生提供了一组丰富多彩的萌娃奶爸的素材。除此之外热门电影像《神偷奶爸》、《头脑特工队》等也都曾经来到过我们的课堂中。

这样的课堂,学生带着兴趣学习,与以往的照搬教材的上课模式相比,课堂效率大大提高。通过主题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科学精神、学会学习等核心素养。endprint

2.3.2提高信息素养,开放式项目教学

信息素养是一种信息能力,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对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而采取有效的途径与方法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使用信息的能力,就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而,我们应把眼光“向内看”,即立足课本、深挖教材,开展项目式教学。

以Word电子文档模块为例,我给学生布置了电子手抄报的设计任务。在基本的字体、段落等的处理中,技术上基本没有任何难度,但是如何用信息技术表达情感、体现社会责任,需要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比如什么样的字体、字号、颜色带来什么样的感情色彩;不同的颜色给人的视觉、心理以怎样的感受;版面如何编辑、排版、布局才更有利于体现作品的主题等等,这些都是技术之外素养之内的东西。

总之,我们在设计项目的时候要摆脱教材的束缚,“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大胆对教材进行取舍及顺序调整,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通过开放式项目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化基础、自主發展等核心素养。

2.3.3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有效参与教学过程、开展深度探究

真实鲜活的情境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将学科核心素养融入其中。信息技术教学通常是以任务驱动的模式展开的,在任务环节的衔接中,尤其是在学生原有的认知与新的知识产生冲突时,教师可以设计恰当而关键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有效参与教学过程,在有效参与中解决核心内容中的关键问题,加深学生对所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围绕任务主题进行深入的探究活动,通过引领让学生大胆展示自己对问题解决方法的理解,反映自己的思路,允许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就不同的方法展开讨论和争论。

因此,我们应该在情境的构思上多花心思,选择和信息素养联系最密切、最能突出重点、最能体现思维和意识的情境,为学生创设一个能促进他们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情境,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科学精神,引导他们学会学习、进行实践创新,培育核心素养。

2.3.4以学生为中心,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重要策略,也是能否在信息技术课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要积极创设学生小组进行讨论交流。

学生在了解课堂学习内容后就要进入自主践行的阶段,讨论是提高思维能力等核心素养的一种有效方式。积极的同学能够从团体中脱颖而出,内向的学生耳濡目染,从而敢于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小组通过讨论交流解决各类问题。从而刺激学生运用知识的潜能和积极思维、努力创新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学习知识锻炼能力的兴趣。在解决的过程中,小组成员的思维和智慧都可以共享,每个成员从过程中还可以发现自己的优缺点,从而达到扬长避短的效果。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能够提高其社会参与、责任担当等核心素养。

2.3.5展示与反思

成果展示能让学生更全面地看到自己完成的项目及合作过程的优缺点,是必不可少的。无论在完成的过程中还是在展示评价中,都要教导学生学会不断反思,在反思中寻找不足、发现问题、改进思维方式,在反思中客观地认识自我,经历认知过程,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核心素养。通过反思,学生能够进一步丰富文化基础、提高人文底蕴、培养科学精神,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

3 小结

“核心素养”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是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学改革的必然途径。初中信息技术与“核心素养”的融合,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必须抓住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真正实现培养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重要目标。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开展,更多的将技术结合生活实际,将较多的知识进行整合,使得信息技术课程不单单只是“技术课”。对学生而言,他们能够在主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通过交流合作,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核心素养。

当然在真正的实施过程中也会遇到较多的问题,比如对学生的知识整合迁移能力要求较高,而且一个项目的实施相比于普通的课耗时较多。这需要教师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尝试不断调整,争取将这种教学模式有效地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开展。

参考文献

[1] 罗洁晶.基于项目的学习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探究[J].新教育时代,2016.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教学核心素养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浅谈初中班级高效管理策略
巧用西方文化导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