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命题师资培训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7-08-31安海燕甘忠祥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19期
关键词:对策研究现状培训

安海燕 甘忠祥

摘 要 命题师资培训工作是增强命题教师综合素养的根本途径,也是提升命题水平,确保命题质量的有效手段。本文针对自学考试命题师资培训的基本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尝试性提出了提升命题培训效果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命题师资 培训 现状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的因素在命题工作中非常关键,而命题师资培训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构建一支专业水平较高、技术能力较强、思想觉悟较高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实践证明,命题师资培训工作是增强命题教师综合素养的根本途径,也是提升命题水平,确保命题质量的有效手段。本文针对自学考试命题师资培训的基本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尝试性提出了提升命题师资培训效果的有效措施。

1命题师资培训现状

1.1培训模式单一,缺乏吸引力

命题培训一般采用单向灌输的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培训模式较为固化、单一,形式枯燥,没有吸引力。满足了命题教师的统一需求,却忽视了不同专业、不同学科教师的个体化差异特征,使教师的自主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这导致培训缺乏吸引力,效果不佳,严重制约了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

1.2对命题师资培训重视不够,培训不到位

师资培训质量是命题质量的基础,部分命题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对命题培训重视不够,培训设计粗糙,培训内容陈旧,往往造成培训深入不下去,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培训的指导作用发挥差,导致命题教师掌握命题技能有限,命题质量不高。

1.3实践性培训薄弱,缺乏对命题技能的锻炼和培养

命题师资培训分为理论培训和操作培训,在实际培训活动中,基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实践性培训的实施具有较大难度。由于教育设施缺乏、场地限制、时间限制等多种因素,无法为实践培训的开展创造先决条件,不能充分实现理论与技能培训的有效结合,甚至培训教师也不具备理论与技能实践相结合的经验,这样就导致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继而产生了不佳的培训效果。

2提升命题师资培训效果的思考

2.1系统化设计培训计划

系统的培训计划是保证培训实效的基础。制定培训计划前应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认真做好需求分析,有针对性地對参训教师的年龄层次、专业方向、教学履历、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命题任务,有的放矢地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设计培训形式及培训内容,有目的、有计划、有次序地实施师资培训工作。制定培训计划时不仅要考虑师资培训的近期目标还要充分考虑培训的中长期目标,精心做好培训整体规划设计,发挥培训计划的指导性、前瞻性作用,以达到提升命题水平的根本目的。

2.2合理安排培训时间

命题师资来自各个高校,均担负着本单位教学任务,很难集中。针对这种特点,命题组织单位要主动出击,加强与高校教务部门的沟通联系,摸清老师的工作规律,尽可能把培训时间安排在教学任务较为空闲的时间段,以保证集中培训的覆盖面。同时,要根据命题计划统一部署,把握好培训的时间节点。一般来说,集中培训的时间应该安排在命题前和阅卷评估后。选择命题正式开始前一周进行集中培训,主要是为即将到来的命题工作进行预热,通过靶向性培训,做好命题准备,指导教师掌握命题知识和技能。选择阅卷评估后集中培训的主要目的是向参训老师反馈试卷质量情况、查找问题、研讨交流,促使命题水平不断提升。

2.3科学设置培训内容

一般来说,对命题教师的培训分为理论培训和操作培训两部分。理论培训内容为:考试的性质和特点、命题指导思想及原则、教育测量学基本知识(测量理论和测量方法)、命题的有关规定和技术要求、安全保密教育等;操作培训内容为:命题蓝图设计方法,命题细目表、参数估值表、审定意见表的填写方法、常用题型试题编制技术及题例讲解与示范,合格试卷的审定及校对标准示范,不同题型、不同认知层次、不同难度试题的试命制、讨论、修改。设置培训内容时应遵循“按需施教、务求实效”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满足参训教师个性化发展、专业知识技能、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基本需求。要注重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使培训更加贴近业务一线。应适当增加操作项目,着力培养命题教师将理论知识有效应用于命题技能实践中的能力。除常规培训内容外,培训者还应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命题为切入点有的放矢地开展一系列旨在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能力素养、理论素养和教育技术素养的项目,以提升培训的吸引力。使教师开阔视野,增强思维创新能力,有所裨益。

2.4创新师资培训方式

好的培训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在培训的过程中必须改变过去落后的“课堂式”、“灌输式”的培训方式,采用现代化的培训方法,提高培训效果。现代化的培训方式一般包含差异化、高科技化及互动性三个特点。结合命题培训来说,就是要坚持灌输式培训和互动式培训相结合,坚持应急式培训和系统培训相结合,坚持理论培训和技能培训相结合。首先,应切实考虑命题教师的个性化需求,按照专业水平和学科方向,分层次、分批次开展培训。在集中培训的基础上,增加案例讨论,经验交流,解疑答惑、试命题、选择题技能实操等互动式、实践性培训项目,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研究变为技能实践的具体活动,充分调动参训教师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其次,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让命题质量高、命题经验丰富的优秀命题教师走上培训师的讲台,为大家传经送宝。命题教师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由他们所主导的培训针对性、指导性、应用性更强,能够帮助新老师命题业务水平迅速提升。再次,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组织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比如外聘专家培训授课,安排教师外出调研学习等等。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培训综合效能。最后,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打造便捷,高效,灵活的命题培训学习平台,将培训资源投放线上,供参训教师根据需求自主选择学习。管理人员也可通过在线平台分配学习任务、进行进度跟踪、开展效果监督。

2.5完善师资培训保障机制

各命题机构应站在确保考试公平、公正,确保人才选拔质量的高度,重视和加强命题师资培训工作,完善命题师资培训的物质保障机制以及制度保障机制。根据命题需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大师资培训投入力度,保障师资培训各项经费落实到位,为师资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的经济保障。同时,建立和完善培训管理制度、培训考核制度、培训质量反馈制度等一系列培训制度,为师资培训工作提供政策上的保障,充分激发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endprint

猜你喜欢

对策研究现状培训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