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无助者有助、让有助者成才

2017-08-31王莎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19期
关键词:奖助学金张伟助学金

王莎

摘 要 高校国家奖助学金评定工作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既是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教育公平原则的一件大事,也是维护学校安全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能否做好国家奖助学金的评定工作,使高校学生无助者有助、有助者成才,成为检验高校辅导员政治素养、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本人结合工作实际案例,浅谈对奖助学金评定工作中的分析与总结。

关键词 高校助学金 评定案例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1案例简介

张某,大一新生,军训期间表现良好,得到教官和辅导员的一致认可。在10月份申请国家助学金时,仅提供了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班级评定小组根据同学们提供的申请资料、在校表现和日常生活状况筛选出部分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张伟没有被列为国家助学金资助对象。

在那之后,有班干部反映张伟情绪低落,并几次在班级QQ群中发表过激言论,宣称“学校不公平”“助学金评定有内幕”,引起班级骚乱,和军训期间表现判若两人。

得知情况后,辅导员第一时间找到张伟,和他进行深入交流。通过多次引导,才得知其父母常年在家务农,无经济来源,在当地属于低保户。没有在调查表中对家庭情况“全盘托出”的原因是不希望把自己困窘的家庭状况展现在同学和老师面前,觉得会被同学耻笑,自尊心会受到伤害。

2案例分析与处理

2.1案例分析

此案例反映出了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和心理问题。

首先,案例中张伟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中央16号文件中讲到,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涌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都使大学生面临着多种文化和道德观念、价值观的冲击,文化的多样性给大学生思想注入了新鲜的元素,同时也使一些学生出现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像张伟这样价值观“扭曲”的现象比较普遍。在他看来,家庭经济困难是一件羞于启齿的事情,这样的错误认识导致他敏感而又自卑。

其次,农村学生特别是家庭困难学生来到大学的心理不适问题比较普遍。青少年时期学生心理比较敏感、脆弱,面对与别人生活水准和方式、见识眼界等方面的差异,还不具备十分理性的思考能力和坚强意志,容易引发自卑心理。而在校园中遇到问题后又不能很好地自我调节,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最后,张伟孤僻内向,人际交往能力弱,遇到问题不知道向他人求教、求助,而是采取较为过激的方式发泄情绪,舆论导向危及班级团结稳定。在申请国家助学金的时候,没有及时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导致评定小组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判断偏差,过后在网络公开场合发表过激言论,制造班级混乱。

案例中的现象多发生在大一新生中,具有代表性。而要解决解决案例中的问题,坚持资助公平,解决该生的实际困难和心理问题是关键。

2.2案例处理

2.2.1深入班级和宿舍,了解情况

为了了解真实、完整的情况,事后我及时找班干部、寝室同学和代课老师,多方面了解张伟的学习、生活状况。

2.2.2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核实情况

通过和家长电话联系,进一步得知事实上张伟家中还有弟弟、妹妹均在上学,综合他前后提供的情况,也就是一家上至年迈的爷爷奶奶,中至病弱的父母,下至他们尚在求学中的兄妹三人,全部没有稳定经济来源,张伟第一学年的学费是向亲戚借的,属于他们村的低保户。在电话中我认真地为家长解读了国家对于大学生资助的相关政策,希望利用政策来帮助困难的家庭渡过难关。

2.2.3向有关领导反映情况,征求意见

掌握张伟同学的情况后,我及时向系部以及学院资助中心有关领导反映并广泛听取意见。由于此次助学金评定还在公示阶段,还有机会更换名额。

2.2.4召开评定小组会议,研究问题

紧接着我再次紧急召开了助学金评定小组会议,共同商讨研究,对比之前的助学金名额分配情况,将家庭情况困难程度重新排序。

2.2.5与学生谈话,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体谅、友爱

我逐一与之前评定的拟享受助学金的同学谈话,鼓励家庭情况相对稍好的同学发扬风格,体会张伟一家所面临的困难。同学们得知此事后,争相表示愿意把资助机会让给张伟。最后在大家的一致努力下,班级评定小组讨论出了新的评定名单。

2.2.6上报相关领导,更改名额,重新公示

我再次向相关领导汇报评定小组对于此事的处理结果,征得同意后再次公示。张伟最终得到了国家特殊经济困难助学金的名額。

2.2.7召开主题班会,引导学生用合理方式解决问题

面对班级舆论压力,我专门组织召开了“弘扬网络正能量,维权我有招儿”主题班会,引导学生采取正当合理方式维护自身享受国家教育和资助的权利,注重在网络等公开场合的言行。班会后,张伟也在班级QQ群里表示之前言语过激,给班级同学造成了负面影响,向大家道歉。

2.2.8事后心理辅导

做好团体心理辅导工作。一方面肯定和赞扬发扬风格、乐于助人、主动将评选资格谦让给其他人的学生,还要安抚部分因名额有限而没有机会评选的学生。通过为这些学生提供校内勤工助学岗位,鼓励学生申请院级、国家级等其他各类奖助学金等多种途径和方式,缓解经济困难的压力。另一方面注重培养受助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回报社会的感恩之心,培养他们积极向上、自尊自信、勤奋自强的生活态度。

针对张伟个人,主要是鼓励他放下心理包袱,多参加校园活动、学生社团,多与他人交流,懂得利用个人或学校提供的资源来建立自己的心理社会支援体系。并且之后持续对他进行跟踪辅导。

2.3处理结果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张伟基本摆脱了胆怯、自卑、消极等负面心理,凭借在班干部竞选中的出色表现被任命为班级的生活委员,常常可以看到他的身影活跃在班级、校园各项活动中。endprint

3案例思考和工作策略

奖助学金的评定与发放,是我们辅导员在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重大并且棘手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工作,我对上述案例进行了认真思考,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的应对策略:

3.1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营造健康向上的班级氛围是关键

认真在学生工作中贯彻落实党中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要求,通过主题班会、班团活动等形式,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和引导大学生知荣辱,懂是非,辨美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有责任感的人生追求和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学生奖助学金评定工作中,只有学生懂得摆正自力更生和接受资助的关系,才能友爱、诚信,才能保持良好心态,在评估前后不出现恶性争抢、破坏班级团结的事情,保障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班级团结稳定。

3.2解決学生的实际困难是核心

3.2.1及时解读奖、助、贷政策

为保证困难家庭能够利用好国家扶助政策,帮助贫困家庭减轻负担,除了在发放入学通知书时附寄国家奖助学金申请政策介绍,防止学生因贫辍学。还要在新生入学甫始,系部举办专门宣讲会,为学生详细解读评定、发放国家奖助学金的政策,让每个学生心中有数,家庭困难学生就可以为申请国家奖助学金做准备,防止学生因贫失学。

3.2.2积极排查、走访摸底

国家为帮助家庭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制定了资助政策,能不能把国家的好政策落到实处,把好事办好,真正做到“让无助者有助,让有助者成才”,需要我们在工作中深入实际,深入学生,全方位掌握最真实可靠的学生信息,为奖助学金不偏不倚地评定奠定基础。

3.2.3严格把控程序关

公平公正地把此项工作做好,要求辅导员心无杂念,在评定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严格把控,做到评定条件公正、评定对象公平、评定过程和结果公开,杜绝徇私舞弊、漏评错评等现象,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实在在得到资助,完成学业,切实感受到教育的公平性。

3.3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是重要环节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除了需要得到经济支持,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脱贫”。采取措施增强寒门弟子克服困难、努力拼搏的勇气,提升自信,摆脱自卑。

3.4辅导员自身建设是坚实保障

作为辅导员我们要有一颗热切的心和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通过学习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面对学生,除了要按照国家资助政策办事,更重要的是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学会倾听不同声音,善于发现、主动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使他们在人生的新阶段减少束缚,鹏程展翅,“万类霜天竞自由”。

参考文献

[1] 孙宏斌.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奖助学金工作[J].网友世界,2013.endprint

猜你喜欢

奖助学金张伟助学金
昨天 今天
看得到的转变
现行高校奖助学金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数学潜能知识月月赛
对中职学生国家助学金发放的思考
国家奖助学金评定对班级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
The Value of a University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