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杭州市职业教育浅述

2017-08-31曹健萍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19期
关键词:职业教育杭州

曹健萍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以及社会大生产的需要,专业技能型的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就使得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体系当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本文当中,我们主要对杭州市当前职业教育的相关综述进行了介绍,力图能够对杭州市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科学的建议与理论基础。

关键词 杭州 职业教育 浅述

中图分类号:G719.22 文献标识码:A

杭州市作为浙江省的省会城市,自古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金融强市。无论是在经济、文化、科教还是旅游、人文方面,杭州市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闪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杭州市的经济更是以惊人的速度膨胀式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必定需要生产力的进步,并且需要大量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因此,职业教育对于杭州市而言显得格外的重要。在本章当中,我们将会对杭州市的职业教育以及现状、发展动因进行简单地概述。并且根据以上的理论来对杭州市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类型进行分析和概括。

1杭州职业教育简介

纵观整个杭州市的职业教育来看,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在杭州得到了均衡使得发展。截止到2014年中旬,杭州市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已经达到78家,专业的领域涵盖了80多个门类,在校生30万人,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构架。截止到2014年9月份,杭州市共设立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共71所,其中包含了职业高中40所,普通中专11所,技工学校20所。在校生人数超过了20万人。

通过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杭州市职业教育无论在高等职业教育方面还是在中等职业教育方面,都有着很大的规模并且从其专业的设置以及就业率方面来看,都形成了一套完整且成熟的职业教育体系。这不仅得益于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及杭州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还得益于老一辈职业教育工作者们的不懈努力。

2杭州市职业教育现状分析

在上文当中,我们已经对杭州市职业教育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而,关于当前杭州市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当前也表现出了以下几点现象:

(1)信息技术类、经济金融类以及商贸旅游类专业受到热捧。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就使得信息技术类的人才在各行各业当中都存在着紧缺的现象,因此一些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专业得到了学生们的热捧与欢迎。另外,经济金融类以及商贸旅游类专业也随着近些年资本市场以及杭州旅游市场的发展,展现出了它们巨大的就业空间和发展潜力。由于大部分学生在选择专业课的过程当中,主要是以专业的就业前景以及发展空间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这些目前看来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和就业空间的专业就由此得到了学生以及家长们的追捧。

(2)就业率成为评判学校的重要衡量标准。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专业技能型的人才,学生们参加职业教育往往也都具有非常明确的目的,即就业。因此,在近些年杭州市职业教育学校的招生市场当中,各个学校都将自己的就业率作为招生宣传的重要手段之一,就业率也成为了学生、家长以及社会评价学校好坏的重要标准。从本质上来讲,重视就业率应当值得我们肯定。但是往往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一些学校为了追求更高的就业率,往往会制造一些虚假的数据或者是操作性的安排学生就业。这样往往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而且表面就业的虚假现象很快的就会破败,无法完成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

3杭州市高等职业教育的把发展动因

杭州市职业教育之所以能够发展到今天的繁荣态势,主要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杭州市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重镇,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及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走在了我国省会城市的前列。在这种社会经济大发展的情况下,一些专业技能型的高级人才就得到了迫切的需要,而职业教育主要就是为了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这也就随之推动了杭州市职业教育的发展。

4杭州市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类型

随着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杭州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杭州市在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本地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创新,从而使得当前杭州市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呈现出多元化的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首先,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学校与企业之间进行合作,学校负责培养学生的科研以及理论研究能力,企业负责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与工作能力。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杭州市大部分的高等职业学校所采用的一种模式。

其次,订单是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往往存在于民办高等职业学校或者是一些高级技工学校,主要是指用人单位将自己需要的人才以订单的方式与职业学校签订合同,职业学校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进行定向培养,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用人单位工作。

最后,双证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在高等职业学校在学生毕业拿到毕业证书的同时,要求学生必须要通过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考试,取得相关的就业资格证。这种教育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毕业生的职业素质与就业竞争力,而且还可以实现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相对接。

参考文献

[1] 张卫宇.我国个人教育选择问题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2(23).

[2] 周建松.以制度创新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12(04).

[3] 陈云涛.高等职业教育价值观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2(03).

[4] 周忠祥.基于教育选择视角下的职业教育吸引力研究[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1).

[5] 黄冠.略论法律保障下美国职业教育的特征[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1).

[6] 张孝理,龙跃君,陈宏图.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制度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4(06).

[7] 朱泓,王丽华,芦风军.回归个体本位:高职院校的主导价值[J].煤炭高等教育,2013(03).

[8] 鲁婉玉,王洪斌.美国高等職业教育制度文化的思考[J].文化学刊,2013(01).

[9] 张辉.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体系与制度分析以及经验启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11).

[10] 王运宏.浅论职业教育中介组织的发展与完善[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3(04).endprint

猜你喜欢

职业教育杭州
走,去杭州亚运会逛一圈儿
杭州
杭州亥迪
G20 映像杭州的“取胜之钥”
杭州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杭州旧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