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高校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2017-08-31郭俊

河南教育·高教 2017年8期
关键词:建设路径供给侧改革高等教育

郭俊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本质是推动和实现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基础工作是加强创新性教师队伍建设。高校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与内涵發展适应度不够、高校内部统筹性不够等问题。高校要树立科学的理念,通过强化人才意识、统筹规划、创新机制等有效措施,实现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在工作机制、工作格局、成长软环境和质量结构方面的整体优化。

关键词: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

全面深化改革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推进供给侧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十三五”期间的发展主线。高等教育改革必须适应供给侧改革的大形势、大需求。事实上,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本质就是要推动和实现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推动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和基础工作,是坚持党管人才,大力加强创新性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培养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一、高校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根本要求

自从2015年1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提出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供给侧改革已成为我国经济改革的总思路,也成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工作的总要求。推进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是必然趋势,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基本路径。国家的战略设计具有特定背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人才和科技发展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比还比较低。目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80%依靠科技进步,而我国不到40%。为适应我国改革发展的总体形势,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主攻方向就是更好地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离不了创新型教师。高校优质资源的重要体现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优化教师资源供给,加强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高校走上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关键。创新型教师队伍就是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有更强的学习、创新、服务意识以及较强的创造能力,能够对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起到引导作用的教师群体。创新型教师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专业人才是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这就要求高校要着眼于创新型高校建设和创新型人才培养,通过确立科学的工作理念、实施好有效措施,培养好、引进好、使用好创新型人才,为专业人才创新工作创造有利条件,营造良好环境,激发教师队伍的整体创造力,提升教师队伍的创新水平,进而推动内涵建设再上新台阶。

二、高校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有基础与主要问题

近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特别是通过大力实施“985”工程、“211”工程和各种重大评估工作,我国高校的育人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及办学效益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部分高校对照工程进行和评估工作有关要求,更新人才队伍建设观念,有针对性地加强了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建设了一支具有相当规模的创新型师资队伍。目前,正在加大力度建设的“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双一流”建设,其重要目的也包括推动师资队伍素质结构更加优化,加快培养造就一支优秀的创新型教师队伍。当前教育界公认的“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教学名师等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很多高校都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服务工作方面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完善工作机制。

同时也应看到,大部分高校特别是一般地方本科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状况还不容乐观,还有很多问题需要不断探索。当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问题和困难是不可避免的,只有正确认识和分析问题,才能科学地解决问题。总的来看,当前高校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适应度有待进一步增强。高校当前人才队伍建设现状与适应高校内涵式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与建成规模,与不断扩大的办学规模、不断拓展的办学空间、不断提升的办学层次不相适应,具有较强创新能力、较高创新水平的教师数量与不断扩大的教师队伍规模不相适应。二是统筹性有待进一步增强。类型统筹不够,不能抓好教学创新型人才、科研创新型人才和社会服务创新型人才的综合培养,服务社会的精准度不高,不能很好地承担起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工作。发展统筹不够,学校发展目标、专业学科建设方向与人才队伍建设导向统筹不够,科技尖子人才培育和中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没有重点,缺乏持续性,不能集中力量进行突破。三是平衡性有待进一步增强。总体来看,东部和沿海省份高校对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高度重视,推动工作力度很大,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等各个方面都在不断创新,体现出了超前意识和改革意识。相对而言,中西部省份高校需要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大力推进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同时,因发展基础、学科专业特点、工作力度不同等主客观原因,同一高校内部不同院系之间也存在不平衡的现象。

三、加强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理念与基本路径

新形势下,高校改革发展应围绕转型发展,着眼于“双一流”建设的新任务,树立新理念、采取新措施、构建新机制,全面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实现创新型教师队伍由规模小、层次低、结构不合理向规模大、层次高、结构优良转变,加快形成高校科学发展的创新型教师队伍比较优势。

高校应树立“三个突出”的理念,做到突出创新导向、突出服务社会、突出定向发展,明确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方向和目标。突出创新导向:高校应强调创新、鼓励创新、奖励创新,特别是引导青年教师勇于创新、学会创新,成长为创新人才。教师要积极创造新知识、发明新技术、创建新专业、开发新课程,管理干部要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突出服务社会:人才是第一资源,地方也越来越看重高校人才。事实证明,一些高校积极开展协同创新实践,积极探索协同创新模式,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校内人才培养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突出定向发展:根据学校主干学科、特色专业发展需要,确定人才引进对象和培养对象,明确人才培养的方向,重点培养学科带头人。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时,高校也要着眼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进行选择性引进,对于特殊专业人才的引进培养,在标准条件方面可以特别对待。endprint

高校要围绕服务和支持教师成长,采取有效措施、创新方式方法,不断优化学校创新型教师成长的软环境、工作机制和工作格局,实现质量和结构的优化升级。

(一)强化人才意识,优化软环境

一是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围绕教师成长努力办好事、办实事,注重思想呵护,让教师立足岗位,全神贯注地做好教学科研工作。二是建设和谐文化,注重对创新型教师、创新型人才是学校发展第一资源的宣传,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崇尚创新工作、尊重创新型人才的舆论导向。三是重视师德建设,培养教师勇于创新的优秀品质,形成良好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

(二)突出工作重点,优化工作机制

一是科学规划。高校要完善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着眼于学校长远发展、学科专业创新提升,不能为引进而引进;全面分析人才队伍现状,梳理问题,明确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扎实有效地推动工作。二是完善政策。高校要围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制定政策,重视依靠待遇吸引人才。另外,管理政策要体现人文关怀,靠感情留人;要让人才有用武之地,靠事业留人。三是优化培养。优秀人才的成长,不仅要靠自身努力,还要靠组织培养。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要引进和培养两手抓,注重培养可能更有主动权。高校根据学校特色发展需要鼓励支持有基础的青年教师参加培训、进修和科研工作。另外,高校对于引进的博士人才要给予适当的压力,突出提高创新能力这一目标,建立激励机制推动博士人才不断提高自身创新水平。一些高校出台“杰出人才奖”和“引才引智獎”等奖励制度,制订杰出青年人才培育计划、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支持、激励、服务优秀青年教师成长,取得了好的成效。四是全面考核。高校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考核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要努力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既注重量的考核,也要注重质的考核,特别要肯定教师代表作的价值,引导教师探索出优秀的教学成果与学术成果。

(三)注重统筹规划,优化工作格局

一是加强人才工作研究。高校要加强人才队伍综合研判,勤做专门研究,在探索党管人才实现途径和制度,形成新机制、增强新成效方面下功夫。二是推动创新型人才优先发展。谋划发展优先谋划人才工作,把支持创新型人才发展体现在高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三是统筹各类人才队伍建设。高校要统筹抓好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服务人才等三支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朝气蓬勃的师资科研队伍,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干部骨干队伍,努力建设一支技能过硬、敬业高效、服务出色的服务人才队伍。高校应营造祛除“官本位”思想的氛围,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真正建立起来一支富有战斗力和奉献精神的管理骨干队伍,全面服务好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和教师队伍建设。

(四)实施人才建设工程,优化队伍结构

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十二项重大人才工程,组织推进“百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人才项目。不少高校也积极开展了人才培养计划和团队建设工程,制订师资队伍建设“攀登计划”,实施“杰出人才队伍建设工程”“教师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教师学历学位提升支持计划”等项目建设。事实证明,高校结合实际设计、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是培养中青年创新型教师骨干、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的有效措施。

高校的工作特点决定无论在什么发展时期,都必须以教师队伍建设为中心任务。高校改革进入深水区,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需要抓住机遇,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只有在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积极作为,才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高校需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立足高起点,明确目标任务、提出工作策略,按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整合力量、积极服务、营造环境,持续推进高层次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以维护好高校发展的动力之源,使高校整体进入良性循环的科学发展之路。

责编:夜 雨endprint

猜你喜欢

建设路径供给侧改革高等教育
从依法行政浅谈法治政府的建设路径
试论《弟子规》与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浅谈高校后勤管理的制度建设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之路径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