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灵丘话的人称代词及其变调

2017-08-31王跟国

关键词:单数人称复数

王跟国

(山西大同大学文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灵丘话的人称代词及其变调

王跟国

(山西大同大学文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本文描写了灵丘话的人称代词及其变调情况,并分析了人称代词变调的原因,认为人称代词的强调用法和非强调用法、人称代词在认知图景中的清晰度高低是人称代词变调的重要原因。

灵丘话;人称代词;变调

灵丘县位于山西省的东北边延,大同市辖县的东南角。东部、东北部、南部分别与河北省的来源县、蔚县、阜平县接壤,西部、北部与本省的浑源县、繁峙县、广灵县相连。灵丘话属于晋语五台片。

一、灵丘话的人称代词

(一)灵丘话的人称代词包含第一、第二、第三人称、泛称的形式 三身代词有单复数的区别,其中第一人称的复数形式又有排除式和包括式之分。列表如下:

表1 灵丘话的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单数有两个,“俺”和“我”,二者各有分工。在一般的陈述句中作主语时用“我”不用“俺”,例如:

(1)我去城来下,你有的捎末?

(2)我有个亲亲(亲戚)在北京工作咧。

在答句中,成年男性、正规场合用“我”,妇女、小孩在日常交际中用“俺”,而且通常是用复数形式“俺们”来单称,有意突出和对方的不同或是表示说话人的谦卑,例如:

(3)你住啥下?(你干什么去呀?)

我(成年男性)到学校去去。

(4)你到哪下?

俺(小孩)到俺姥姥家下。

(5)咱们一团儿(一起)吃饭去哇!

俺们(女性)不去。

表示对亲属称谓的领有时,只用“俺”,不用“我”,如“俺爹”、“俺哥哥”、“俺姨姨”;作主语时,当表示对谈论对象的不满,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时,也是用“俺们”不用“我”。复数形式是在单数形式后直接加词缀“们”构成,这一点和普通话相同,不同的是“我们”只在领导讲话或标语、口号中使用。

(二)人称代词有尊敬式 尊敬是表示说话人对对方的尊敬,灵丘话第二、第三人称的单复数都有对应的尊称形式,第二人称的尊称又有亲近程度的不同:

表2 灵丘话的人称代词的尊称形式

面对自己的至亲包括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伯父、叔叔、姑姑、舅舅、姨姨、婶婶、舅母、姑父、姨夫或其他自认为亲近的亲属或师长等,要尊称为“咱”,对其余的长辈或是比自己年长的人面称时尊称为你捺儿,相当于普通话的“您”,第三人称的尊称形式为他捺儿。你捺儿、他捺儿的复数形式是后面直接加“们”,而“咱”的复数形式是加“特们“。例如:

(6)儿子问母亲:咱吃了末?(您吃饭了没有?)

(7)侄儿问叔叔的身体:这两天咱试怎的个儿?(这两天您感觉身体怎么样?)

在整个晋北地区,媳妇对公婆、女婿对岳父母还不能以爹娘或爸妈相称,所以在灵丘话中,媳妇当面称呼公婆、女婿当面称呼岳父岳母时往往要称“咱”或“你捺儿”。例如

(8)媳妇对公公或婆婆说:咱/你捺儿上炕哇!

(9)女婿对岳父或岳母说:咱 /你捺儿歇歇哇!(您休息休息吧!)

另外,“当家人”一词单复数同形,是问话人问候听话人的父母或公婆(听话人为已婚女性时),表示对对方的关心和尊重。现在这种问候语多是年龄偏大的人说,年轻人口头上已经很少用了。

二、人称代词的变调

除了入声外,灵丘话总共有三个调类。阴平和上声的调值相同,调值是44,属于高平调,阳平的调值是21,属于低降调,去声的调值是52,属于高降调。单数人称代词单念时读高平调,复数人称代词单念时是单数人称代词的高平调加上轻声的“们”。当处于下列情况时,单数人称代词或复数人称代词的词根语素一律从高平调变成31调,且第三人称他(她)的韵母变成ɐɁ31。列表如下:

表3 灵丘话单数人称代词的原形和变式

(一)人称代词变调的条件

1.当人称代词处于领有格时,且领有对象是以下几类词时,人称代词要变调。

A.领有对象是亲属称谓时。如:

(10)今儿个俺爹下城去览。(今天俺爹去城里了。)

(11)你哥哥有媳妇儿莫哩?(你哥哥找下对象没有?)

(12)我好像见过她表姐。

(13)咱爷爷还打过日本人哩。

B.领有对象是“孩子”或领有者的子女(或兄妹)的排行、称呼、姓名。如:

(14)你孩子长得挺好看的。

(15)你们老二找对象莫哩?(你们的二孩子找对象了没有?/你们兄妹中的老二找对象了没有?)

(16)俺们王志退伍览。(俺们的儿子王志退伍了。/俺们的兄弟王志退伍览。)

C.领有对象是“老师”、“学生”、“师傅”、“徒弟”、“媳妇儿”“男人”(丈夫)、“女人”(妻子)等词。如:

(17)你们老师是男的呀是女的?

(18)张老师,你们学生全跑出来了,你去看看吧!

(19)你师傅脾气好不好?

(20)你徒弟可以帮你了吧?

当领有对象是“孩子”、“老师”、“学生”或领有者的子女(或兄妹)的排行、称呼、姓名时,人称代词倾向于用复数形式,尽管谈话现场的领有者通常是一个人。

2.当人称代词充当宾语和兼语句的兼语时,人称代词要变调。

(21)你走的了叫我一下。(你走的时候叫我一声。)

(22)我忘了说给你览。(我忘了告诉你了。)

(23)以前我给他写过一封信,后来就没音信了。

(24)你通知他一下,看看他来不。

(25)等他来了再说哇。

(26)像那种地方,白叫我去我也不去。

(27)叫你去你就去哇,说别的也没用。

(28)叫咱去咱就去。

在以上的例子中,充当宾语或兼语的人称代词都要变调。像(25),虽然“他”是“来”的主语,但“他来了”是整体充当“等”的宾语的,而且从节律上看,停顿是在“他”之后,“他”很像是“等”的宾语,所以仍然读变调。(26)-(28),是假设关系的缩略句,同一个人称代词在假设部分和结果部分重复出现,在假设部分充当宾语,在结果结果部分充当主语,而且都读变调。

“咱”读原调时表示对对方的尊称,位于领有格时,失去了尊称的意味,变成了复数的包括式,用来指称和自己平辈的兄弟姐妹。领有的亲属称谓不同,“咱”可以指称的范围不同。“咱爹、咱娘”,“咱”的指称对象只能是亲兄弟姐妹;“咱叔叔、咱姑姑”,“咱”的指称对象除亲兄弟姐妹外还包括同姓的自己认为比较亲近的其他兄弟姐妹;“咱姥姥、咱舅舅、咱姨姨”除自己的亲兄弟姐妹外还包括姨姨家的孩子,即姨兄弟、姨姐妹。也就是说,和被领有者具有相同的亲属关系时才可以用包括式的“咱”来表示共同领有。“咱”位于宾格时,相当于第二人称“你”,但比“你”要显得亲近,可以用于对长辈,也可用于对平辈、晚辈。

(二)人称代词变调的特点

1.领有对象必须是关系名词

当人称代词在领有格发生变调时,其领有对象包括:亲属称谓,或领有者的子女或兄妹的排行、称呼、姓名,“老师”、“学生”、“师傅”、“徒弟”三类成分。这三类成分的一个共同特点是表示某种关系的名词,包括亲属关系、师生关系、师徒关系等,因为甲和乙具有某种关系,所以甲对乙才有某种称谓。我们不妨称这些词为关系名词。

2.领有对象的音节数不受限制

灵丘话的人称代词领有关系名词时不受关系名词音节数目的限制。例如:

A.单音节关系名词俺爹 你娘

B.双音节关系名词

你姑姑 他姐姐 俺表舅 他姨夫

C.三音节关系名词

他表大娘 你姨姑父 俺舅爷爷

D.四音节关系名词

你二表大伯 他三舅姥爷 你二姑奶奶

3.人称代词不受单复数的限制

领有关系名词时,人称代词的单数、复数形式都要变调。人称代词的复数形式变调时,只在词根语素上变调,变调形式和单数人称代词的变调完全相同。

4.不用结构助词“的”

人称代词领有关系名词时,中间不加结构助词“的”,人称代词才要变调,如果人称代词和关系名词中间加了“的”,那么人称代词一定不能变调,而且在表达上对领有者起到了强调的作用。例如:

(29)甲:你们老师怎么样?

乙:挺好!你们的老师怎么样?中间加“的”的情况往往是出现在例(20)那样的对话中,甲问乙的老师的情况,乙反过来想知道甲的老师的情况,所以要特意强调“你们的”。

(三)人称代词变调的性质

人称代词的变调现象并不是孤立的,在好些语言中都有反映。汪国盛指出,“再从南方方言来看,领位人称代词的变调是一种就较为普遍的现象”。[1]孙易指出山西高平方言的的单数第一、第二人称代词有A、B式之分 (如下表)并说:“A式和B式出现的位置互补,即,语法上看,A式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B式则主要作定语。在作定语时,A式和B式出现的位置互补:B式只用在亲属词、表示人际关系的名词以及表示人所在的社会机构的名词前作定语,其余情况下由A式作定语。”[2]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从A式到B式的变化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都变为低促调。就笔者所熟悉的浑源话中也是如此,其变调情况和灵丘话相同。可见人称代词的变调现象分布非常广泛。

表4 高平话单数人称代词的音变

汪国胜不同意连读变调说、格变说,并根据人称代词的变调只出现在亲属称谓词前的特征以及许多方言中存在亲属称谓词的变调具有表示亲昵、喜爱的色彩,得出结论说:“我们认为,变调是为了表示亲昵或尊敬。”[1]我们认为尊敬、亲昵的感情是说话人的一种主观情态。比如说,“你儿子真坏咧”,这里既不包含说话人的尊重和亲昵,也不包含听话人的尊重和亲昵,而说“爹今儿没出去?”这里自然包含说话人的尊重之情。可见,尊敬、亲昵的色彩不是由人称代词的变调产生的,而是亲属关系本身的亲情所赋予的。

弱化(reduce)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流音变现象。当一个语言单位在语流中经常处于非重读音节的地位时,会逐渐失去部分本有的语音特征,如音强减弱、音高降低、音质含混化、发音部位中央化等。弱化不仅仅是语音变化,它往往和词义的虚化和新语法单位(语缀或虚词)的形成——语法化(grammaticlize)过程相伴随。我们先看下面的例子:

(30)甲:你娘是疯子。

乙:你娘是疯子。在这种对话中,一般不是客观陈述,往往是甲骂乙的娘是疯子,或者是甲不懂说话的礼貌原则,想从乙那儿知道乙的娘是不是疯子,甲的话语中的“你”读变调。而乙对这种说法非常反感,往往要回骂甲的娘是疯子,这时,“你”成了强调的对象,突出强调疯了的是你的娘而不是我的娘,此处的“你”就读成了原调。可见,人称代词有强调用法和非强调用法的区别,强调用法读原调,非强调用法读变调。

(31)他想去了就去哇。

人称代词在主语位置一般是不变调的,但“他(她)”、“他们(她们)”充当主语是有原调和变调两种情况。例(23)中,“他”是一个已知的谈论对象,当“他”在谈话现场时,“他”读原调;当“他”不在谈话现场时,“他”读变调;有时候,即使“他”在谈话现场,但说话人很漠视“他”,对“他”的存在视而不见时,也读变调。也就是说,“他”有远近的区别,近“他”,出现在认知图景中的清晰度高,读原调;远“他”,出现在认知图景中的清晰度低,读变调。

亲属称谓词或关系词本身的特点是要通过关系人确定关系称谓的所指。比如要明确“姑姑”的所指就要通过表人的词语来限定,在日常对话中,人称代词成了限定亲属称谓的首选,因此人称代词和关系词的组合就是一种最常见、最自然的组合。但是,这种定中组合不同于“三朵花”、“鲜艳的红旗”等定中组合。像“三朵花”,在认知图景中不仅要出现花,同时还要出现花的数量特征。像“鲜艳的红旗”,进入认知图景的是红旗,而且还要突显出鲜艳的特征。在人称代词和关系词的组合中,人称代词只是帮助提示或限定亲属称谓词或关系词的具体所指。亲属称谓的所指一旦在认知图景中得以明确,人称代词的所指便从认知图景中隐退,也就是说,认知图景中看不到人称代词的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称代词的表义功能发生了弱化,而关系词成了表义的核心。在这种表达功能不对称的组合中,往往会伴随着语音的轻重区别,表义功能弱化的单位读音就变轻、变弱。灵丘话中人称代词的变调特征是,低元音高化、声调短促,这正是一种语音弱化的表现。这种语音弱化正是语义弱化的结果。

处于宾语和兼语位置本应是句子的焦点位置所在,但当人称代词处于该位置时,因为它们是谈话中的已知信息或者说是旧信息,便失去了其焦点性,焦点位置转而落到了其他成分的头上,宾语或兼语位置上的人称代词因此而成为一种非强调成分,从而发生变调。

非强调用法、认知图景中的清晰度低是语义淡化乃至虚化的必经路径,是人称代词发生变调的重要原因。

三、“他”的特指用法

(一)“他”指丈夫 在传统观念中,妻子直呼丈夫的姓名被视为没规矩,因此,当妇女和熟人询问“他来末?”或“见他末?”,被问人自然明白,这里的“他”指的是说话人的丈夫。再委婉一点地问就是“俺们他来末?”或“见俺们他末?”

(二)“他”变调后指自己的孩子

(32)他爷爷今儿后晌来呀。(孩子的爷爷今天下午来呀。)

(33)他姑姑给买了双鞋。(孩子的姑姑给买了双鞋。)

(34)“给孩子带点钱哇!”

“他兜里有咧,前个儿才给拿上。”

答句中的“他”指的就是问句中的“孩子”。

[1]汪国胜.湖北大冶方言人称代词的变调[J].中国语文,2003(06):505-510.

[2]孙 易.山西高平话的人称代词[J].南开语言学刊,2005(01):83-92.

[3]裴瑞玲,王跟国.汉语单数人称代词音变式的功能演变及性质[J].语言研究,2015(04):21-27.

[4]王跟国.灵丘话的分音词[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91-95.

[5]陈昌仪.江苏铅山方言人称代词单数的“格”[J].中国语文,1995(01):45-48.

[6]项梦冰.连城(新泉)方言的人称代词[J].方言,1992(03):172-180.

The Personal Pronouns and Their Variations of Tone

WANG Gen-guo
(School of Liberal Arts,Shanxi Datong University,Datong Shanxi,037009)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ersonal pronouns and their tone-variation forms and analyzes the reasons of their tonevariations.It is considered that not only their emphasis usages of and the un-emphasis usages of the personal pronouns but also the clarity of the personal pronouns in the cognitive picture is an important cause of their tone-variations.

lingqiu dialect;personal pronouns;tone-variation

H07

A

〔责任编辑 冯喜梅〕

1674-0882(2017)04-0085-04

2017-01-08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藏语系语言格范畴的类型研究”(14BYY138);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晋方言单数人称代词的音变研究”;山西大同大学青年科学研究项目“晋北方言分音词合音词研究”(2007Q03)

王跟国(1971-),男,山西灵丘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汉语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比较。

猜你喜欢

单数人称复数
评析复数创新题
单数和复数
求解复数模及最值的多种方法
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引入
拼图
复数
走迷宫
单数和双数
广告语中人称指示语的语用充实研究
人称代词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