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0年来中古入声字在大同方言的变化

2017-08-31孙宏吉路金辉

关键词:晋语老派新派

孙宏吉,路金辉

(山西大同大学文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语言·文化

30年来中古入声字在大同方言的变化

孙宏吉,路金辉

(山西大同大学文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大同地处山西省北部,方言属晋语大包片。大同方言入声舒化现象明显。1984年,马文忠先生讨论了中古入声字在大同方言的变化。30年后,大同方言入声舒化范围不断扩大,在青年人中表现出明显的加速趋势。中古的浊母入声字优先起变化的规律没有变,但清声母入声字舒化的数量在逐渐增加,入舒两读字在入读词和舒读词中表现的义项有明显的区分。

入声;入声舒化;入舒两读;大同方言

晋语有入声,但由于其长期处在强势官话方言的包围之中,受没有入声的官话方言影响,一直处在入声舒化的演变过程。大同地处山西省北部,方言属晋语大包片,大同方言入声舒化现象明显。早在1984年,马文忠先生讨论了中古入声字在大同方言的变化(以下称马文),91个字完全舒化,28个字入舒两读,1994年马文忠先生又讨论了大同方言入声字两读情况,47个字入舒两读,2001年白静茹讨论了大同方言的入声(以下称白文),102个字完全舒化,49个字入舒两读。30年后,我们对中古入声字在大同方言的音读情况重新考察。调查分老派、新派,老派年龄60岁左右,新派年龄30岁左右。老派中155个字完全舒化,61个字入舒两读,新派中302个字完全舒化,59个字入舒两读。从下图中可以看出30年来中古入声字在大同方言的变化趋势是入声舒化的范围不断扩大,尤其是在青年中表现出明显的加速趋势。

一、30年来中古入声字在大同方言的音读演变

我们对30年来中古入声字在大同方言音读的考察,分马文、白文及现在三个时间节点进行。其音读变化可归纳为两个方面,符合入声舒化规律,我们称之为顺向变化,不符合入声舒化规律,我们称之为逆向变化。

(一)顺向变化

1.30年来已经完全舒化,共72字。

匹、揖、粥、白、狄、笛、敵、碟(疊)、毒、犢、乏、罰、佛、盒、滑、猾、嚼、勺、芍、舌、贖、匣、雜、贼、鍘()、炸(煠)、轍、軸、鐲(鋜)、給、餃(角)、閘(牐)、錯、劃、辣、臘、烙、肋、栗、曆、歷、率、目、牧、幕、穆、肉、褥、射、术、述、襪、泄、續、鑰、液、腋、役、易、疫、益、億、憶、翼、譯、玉、育、郁、獄、軋、柵、宅。

完全舒化的字中浊声母字占优势,全浊声母字33个,次浊声母字25个,全清声母11个,次清声母3个。从韵摄的分布上来看梗摄、通摄字较多,分别是17个、15个,其次是山摄10个,咸摄8个,宕摄7个,臻摄6个,曾摄5个,深、江摄各2个。从等上看三等字占优势,共42个,其余一等11个,二等13个,四等6个。从呼上看,开口呼字45个,合口呼字27个。

2.由入舒两读到完全舒化,共31个字(见表一)。

表1 30年来大同方言中古入声字入舒两读——完全舒化字表

上表中“——”表示马文中未收,“別、絡、駱、墨、叔、熟、足”7个字老派今读入舒两读,新派完全舒化。入舒两读字中浊声母占优势。

(二)逆向变化 逆向变化没有完全按照入声舒化规律演变,有马文、白文舒化,今读入舒两读,或今老派入声,新派入舒两读;有马文舒化,白文入舒两读,今读入舒两读或老派入舒两读、新派舒读;还有个别字由两读变为入声,或马文、今读入舒两读,白文舒读。这类字共有11个,尽管数量很少,但也反映出大同方言入声舒化的复杂情况。

二、中古入声字在大同方言今读考察

调查中发现中古入声字在大同方言大量舒化,尤其在新派中突然加速,这种现象可能与普通话的推广有关系。调查中有个别青年人完全不会讲大同话,进一步考察其家庭背景发现,完全不会讲大同话者往往只是家住大同,他们的父辈或祖辈解放后,因工作原因由其他地方迁来大同,这些人集中在大同市机车厂、北方通用动力公司或铁路等一些 大型国有企业中。

表2 30年来大同方言舒化字——两读字——入声字表

(一)新老派保留入声 新老派保留入声的有163字:

咸摄(22字)

插搭沓答跌(跕)法鸽蛤夾甲接磕蠟躡鑷塌塔搨貼帖鴨劄

深摄(12字)

緝及級集輯立濕十吸習蟄執

山摄(40字)

八 撥 擦(攃) 達 掇 掇(敠) 奪 發 割葛揭結節潔決掘訣厥渴括列捏潑切缺殺刷說鐵脫瞎楔薛雪血噎越粵閱札

臻摄(16字)

筆不出骨吉疾橘掘窟七漆失室突恤一

宕摄(13字)

胳 擱(閣) 各 郭 藿 廓 擴 摸 托(拓)約躍昨作

江摄(11字)

北逼側測國黑或惑即極鯽識熄 媳(息) 織 植 殖 職

梗摄(16字)

策吃(喫)尺的獲激積擊籍脊藉客劈踢析責

通摄(15字)

醭讀服福複蝠復谷榖菊哭縮禿竹逐

(二)新老派完全舒化 新老派完全舒化有155字:

餑、焯、滴、淑、昔、戌、腌、揖、摘、汁、粥、白、雹、伯、狄、笛、嫡、敵、牒、碟(疊)、諜、毒、犢、額、乏、伐、筏、罰、佛、彿、盒、滑、猾、劃、餃(角)、劫、截、局、嚼、膜、仆、僕、殼、勺、芍、舌、贖、匣、峽、狹、轄、挾、雜、鑿、贼、閘(牐)、鍘()、炸(煠)、宅、折、轍、軸、着(著)、濁、鐲(鋜)、卒、給、郝、匹、辱、弼、憋(閉)、卜、猝、錯、鄂、縛、赫、豁、劇、憠()、瘌、辣、臘、烙、酪、肋、栗、笠、粒、曆、歷、六、鹿、律、率、率、脈、麥、覓、木、目、牧、幕、穆、匿、溺、曝、妾、怯、日、肉、褥、瑟、澀、射、飾、术、述、蟀、襪、沃、泄、屑、畜、續、穴、鑰、液、腋、葉、役、抑、易、驿、疫、益、益、逸、億、憶、翼、譯、玉、育、郁、浴、域、欲、獄、慾、軋、柵、擲、拽。

完全舒化字中浊声母字仍占优势,全浊56字,次浊53字,清声母字数量也有了明显的增加,全清35字,次清11字。舒化后读去声字最多(85字),其次为阳平字(55字),阴平和上声总数只有15字。从韵摄分布上看,梗摄、通摄字最多,共61字,其次为山摄、咸摄、臻摄,共59字。

(三)新老派入舒两读 新老派入舒两读有32字(见表 2)

大同方言入舒两读字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大多数入读词中入声字表示相对抽像的意义,舒读词中的那个字表示具体的意义。如:“活”入读“活动、活泼、生活”,舒读“死活、活人、活泛”。“撒”入读“撒欢、撒野、撒泼”舒读“撒了一地水”。具有代表性的是“拾掇1”和“拾掇2”,入舒两读区别词义,入读“拾掇”表示收拾,整理的意思,意义重点在整理,表义比较抽象。舒读“拾掇”表示把别人丢掉的东西捡起来,意义重点在捡,表义比较具体。

(四)从老派到新派的变化 大同方言入声字音读表现在老派与新派上的变化有三种情况,一是老派读入声,新派读舒声,共117字(见表3)。

一类是老派读入声,新派入舒两读,共24字。

泊(濼)、督、拍、屈、削、押、得、捷、傑、襲、眨、必、畢、惡、覆、刻、刻、錄、入、弱、薩、踏、握、質。

新派两读字中以入声兼去声为最多。

一类是老派入舒两读,新派读舒声,共26字。

表3 大同方言新老派入舒两读字表

叔、挖(穵)、別、薄、蝶、疊、熟、折、足、角、樸、曲、壁、倔、闊、樂、裂、絡、駱、沫、墨、納、迫、熱、塞、業。

下面几个字很有意思,这些字在60岁往上的老年人中读入声,50岁左右的中年人中入舒两读,在30岁左右的青年人中读舒声。这种现象正说明中古入声字在大同方言中入声到入舒两读再到完全舒化的过程。

1.物

在老年组中读入声/vəɁ/。在中年组为入舒两读,入:/vəɁ /,如物体、物品;舒:/vu24/,如事物、动物。在青年组则都读舒声/vu24/。

表4 大同方言老派读入声新派读舒声字表

44 璧 梗 开口 三等 帮 入声到去声45 冊 梗 开口 二等 初 入声到去声46 徹 山 开口 三等 彻 入声到去声47 撤 山 开口 三等 彻 入声到去声48 斥 梗 开口 三等 昌 入声到去声49 赤 梗 开口 三等 昌 入声到去声50 觸 通 合口 三等 昌 入声到去声51 綽 宕 开口 三等 昌 入声到去声52 促 通 合口 三等 清 入声到去声53 扼 梗 开口 二等 影 入声到去声54 腹 通 合口 三等 非 入声到去声55 鶴 宕 开口 一等 匣 入声到去声56 霍 宕 合口 一等 晓 入声到去声57 績 梗 开口 四等 精 入声到去声58 寂 梗 开口 四等 从 入声到去声59 跡 梗 开口 三等 精 入声到去声60 酷 通 合口 一等 溪 入声到去声61 勒 曾 开口 一等 来 入声到去声62 力 曾 开口 三等 来 入声到去声63 劣 山 合口 三等 来 入声到去声64 烈 山 开口 三等 来 入声到去声65 獵 咸 开口 三等 来 入声到去声66 陸 通 合口 三等 来 入声到去声67 祿 通 合口 一等 来 入声到去声68 掠 宕 开口 三等 来 入声到去声69 略 宕 开口 三等 来 入声到去声70 洛 宕 开口 一等 来 入声到去声71 蜜 臻 开口 三等 明 入声到去声72 滅 山 开口 三等 明 入声到去声73 陌 梗 开口 二等 明 入声到去声74 莫 宕 开口 一等 明 入声到去声75 寞 宕 开口 一等 明 入声到去声76 默 曾 开口 一等 明 入声到去声77 捺 山 开口 一等 泥(娘) 入声到去声78 逆 梗 开口 三等 疑 入声到去声79 聶 咸 开口 三等 泥(娘) 入声到去声80 孽 山 开口 三等 疑 入声到去声81 虐 宕 开口 三等 疑 入声到去声82 瘧 宕 开口 三等 疑 入声到去声83 諾 宕 开口 一等 泥(娘) 入声到去声84 85入声到去声入声到去声86 87僻 魄梗梗开口开口三等二等滂 滂瀑 戚通梗开口开口一等四等并 清入声到去声入声到去声

88 泣 深 开口 三等 溪 入声到去声89 恰 咸 开口 二等 溪 入声到去声90 洽 咸 开口 二等 匣 入声到去声91 卻 宕 开口 三等 溪 入声到去声92 若 宕 开口 三等 日 入声到去声93 色 曾 开口 三等 生 入声到去声94 嗇 曾 开口 三等 生 入声到去声95 涉 咸 开口 三等 禅 入声到去声96 設 山 开口 三等 书 入声到去声97 攝 咸 开口 三等 书 入声到去声98 式 曾 开口 三等 书 入声到去声99 適 梗 开口 三等 书 入声到去声100 釋 梗 开口 三等 书 入声到去声101 束 通 合口 三等 书 入声到去声102 速 通 合口 一等 心 入声到去声103 宿 通 合口 三等 心 入声到去声104 肅 通 合口 三等 心 入声到去声105 榻 咸 开口 一等 透 入声到去声106 特 曾 开口 一等 定 入声到去声107 剔 梗 开口 四等 透 入声到去声108 勿 臻 合口 三等 微 入声到去声109 畜 通 合口 三等 晓 入声到去声110 蓄 通 合口 三等 晓 入声到去声111 藥 宕 开口 三等 以 入声到去声112 頁() 咸 开口 三等 以 入声到去声113 悅 山 合口 三等 以 入声到去声114 浙 山 开口 三等 章 入声到去声115 秩 臻 开口 三等 澄 入声到去声116 祝 通 合口 三等 章 入声到去声117 築 通 合口 三等 知 入声到去声

2.鹊

在老年组读入声/ʨ‘yaɁ/。在中年组为入舒两读,入:/ʨ‘yaɁ /,如喜鹊;舒:/ʨ‘yε24/,如鹊桥。在青年组读舒声/ʨ‘yε24/。

3.格

在老年组读入声/kaɁ/。在中年组为入舒两读,入:/kaɁ /,如格局;舒:/kɣ313/,如格子、方格、田字格。青年组读舒声/kɣ313/。

4.酌

入声舒化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也有曲折变化。正如李如龙先生所言,“入声在晋语并没有表现出弱化的趋势”,中古入声字在大同方言中的逆向变化正是晋语入声强化的表现。而且除入声舒化之外,大同方言还有一类比较特殊的变化就是舒声促化。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大同方言的入声在年青人当中表现出明显的加速舒化趋势,但最终的舒化,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1]侯精一.晋语的分区(稿)[J].方言,1986(04):253-261.

[2]乔全生.晋语与官话非同步发展(一)[J].方言,2003(02):147-160. [3]温端政.晋语区的形成和晋语入声的特点[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4):93-102.

[4]孙玉卿.山西晋语入声舒化情况分析[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105-108.

[5]马文忠.中古入声字在大同方言的变化[J].语文研究,1984(02):68-69.

[6]马文忠.大同方言入声字两读详例[J].语文研究,1994(03):58-62.

[7]白静茹.大同方言的入声[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1.

Changes of Rusheng in Datong Dialect in 30 years

SUN Hong-ji,LU Jin-hui
(School of Chinese Literature,Shanxi Datong University,Datong Shanxi,037009)

Datong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Shanxi Province,Datong dialect belongs to Jin Dialect Dabao subdialect.Datong Dialect Shuhua phenomenon is obvious.In 1984,Ma Wenzhong discussed the change of Rusheng in Datong dialect.30 years later,the Datong Dialect Shuhua expanded,among young people showed obvious trend of acceleration.The law of turbidity initials in Medieval times changing priority has not changed,but the number of voiceless tone Rusheng characters increased gradually,and the meaning of Rusheng words be distincted with non-Rusheng words.

Rusheng;change of shuhua in Rusheng;double reading with Rusheng or non-Rusheng;Datong dialect

H172.1

A

〔责任编辑 冯喜梅〕

1674-0882(2017)04-0074-07

2017-02-25

2015年山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媒介地理学视域下山西传媒与三晋文化的互动研究”(2015259)

孙宏吉(1977-),男,山西应县人,在读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方言与文化;

路金辉(1979-),女,河北乐亭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化传播。

猜你喜欢

晋语老派新派
老派的人
沭阳东小店方言的新老派语音差异
老派的人
光影
内蒙古西部方言歇后语反映的地域文化
晋语“圪”词语研究
长沙方言的亲属称谓
兴义系军阀派系斗争及其对近代贵州的统治
楚原新派武侠电影诗学:历史、身体与气质
新派老男人全球大搜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