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受众气质特征的动作表演形式内涵认知研究

2017-08-23刘钊乐杨翼辰杨振宁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胆汁质气质类型稳定型

苏 静,刘钊乐,杨翼辰,杨振宁

(1.山东艺术学院 山东济南 250300, 2.烟台大学文经学院 山东烟台 264005,3.山东省实验中学 山东济南 250001,4.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0)

基于受众气质特征的动作表演形式内涵认知研究

苏 静1,刘钊乐2,杨翼辰3,杨振宁4

(1.山东艺术学院 山东济南 250300, 2.烟台大学文经学院 山东烟台 264005,3.山东省实验中学 山东济南 250001,4.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0)

探讨不同气质特征大学生对不同表演形式认知的差异性,对于揭示表演认知心理活动的实质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研究选取493名不同气质类型的被试,请其观看不同表演形式的视频,分析理解正确率,并与气质类型进行关联研究。结果表明:体现不同情绪情感的表演,存在着因表演形式和观众气质类型不同带来的认识差异:生活形式表演的情绪更易感知和理解;内向稳定型、外向不稳定型两种气质类型的被试对表演情绪具有敏感倾向。说明表演认知具有表征形式差异性和受众气质倾向性。

表演形式;受众气质;表征;认知

气质(Temperament)指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经典医著《黄帝内经》,按照阴阳强弱把人分为太阳、少阳、阴阳平和、少阴、太阴五种气质类型。罗马医生盖伦在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人的四种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1]表征分为外在表征和内部表征。外在表征是信息记载的客观表达方式,是对客观事物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内部表征即心理表征,是客观或主观信息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可与外部表征相结合,在认知活动中共同起作用。[2,3]

目前,对于动作表征的研究多集中在与舞蹈教学及戏剧表演等方面。表演动作的心理表征,指表演动作“形象”在头脑中的展现与记载形式。舞蹈和戏剧动作的表现与学习是一种复杂的认知活动,动作的外在表征方式若符合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表征机制,则有利于学习者形成良好的心理表征,进而促进表演动作的学习。动作“显性”的外部表征和“隐性”的内部心理表征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舞蹈(或戏剧)表演动作教学具有认知复杂性。[4,5]

本研究通过调查分析大学生的人格和气质特征,研究不同气质类型大学生对不同表演形式的动作认知表征的特点,并揭示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年龄在20-23岁之间的大学本科学生,身体健康,智力正常。排除标准:排除残疾人,尤其是视听障碍者。依照上述标准,在山东艺术学院播音、导演、编剧、舞台美术、表演五个专业在校学生中,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学生500名,进行艾森克人格问卷测量,剔除回答不完整等不合格答卷7份,保留合格答卷493份。从决定人格的两个基本因素:内外倾(E)、神经质(N)的倾向性和表现程度上,对493名被试者的人格特征测量(EPQ)结果进行分析,最终确定四种气质类型的学生作为被试人选。被试气质类型分布情况详见表1。

表1 不同气质类型的内外倾与神经质情况±s)

(二)研究工具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简称EPQ)。该问卷为英国著名心理学家艾森克等编制的人格测量工具,具有很高的信度和效度,已在国际上广泛应用。本研究采用龚耀先修订版的艾森克人格成人问卷[6],让被试根据自身情况作答,按标准计分,用以测量人格类型特质的三个基本维度:内外倾(E)、精神质(N)、神经质(P)。问卷包括三个人格特质维度和掩饰(L)四个分量表[7]。采用反映内外倾(E)、神经质(N)两个人格维度的相关数据,进行气质类型划分。

(三)数据处理

采用SPSS V17.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差异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等。

二、实验资料

(一)实验资料的设计与制作

1. 选定主题:设计表现欢快(a)、忧伤(b)、思念(c)三种故事情节。

2. 表演设计:采用戏剧(Ⅰ)、舞蹈(Ⅱ)、生活(Ⅲ)三种形式表演上述选定的主题,表现效果须具有隐含性,欢快、忧伤、思念的情绪不能直接显露,对不同的个体差异而言在判断上具有一定的两可性。每个表演时间均为3分钟,分别录制成无配音影像资料。由于进行(Ⅰ、Ⅱ、Ⅲ)×(a、b、c)设计,故共得到9段影像资料。

3. 材料认定:上述影像资料由有关专家进行了评议,专家认为9段影像资料能够通过动作准确表达相应的情感特征。

(二)实验过程

实验前,课题组对实验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认真的准备,培训实施实验工作的教师和参加组织实验的学生骨干,通过统一的指导语进行问卷调查,以求达到实验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统一性。

采取蛇形排列的方式将9段影像资料进行排序,令A、B、C、D四组学生分别观看9组影像资料,每看完一段影像资料后,限定时间内作答,独立评定该影像资料表达的欢快、忧伤、思念的主题,统计其正确率。

三、实验结果

(一)基于不同表演形式的表演情绪认知差异

在9段视频中,分别对不同气质类型被试的表演情绪判断成绩进行X 2检验,在戏剧、舞蹈、生活三种表演形式之间,可反映出情绪认知的总体差异。详见表2。

表2 基于不同表演形式的表演情绪认知差异分析

注:*P<0.05 **P<0.01

(二)不同气质类型观众对表演情绪认知差异

从气质类型的视角进一步深入分析不同气质类型的被试群体与表演形式、表演情绪之间的关系,可以反映出气质类型对表演情绪认知的所产生的不同程度的影响。详见表3。

表3 不同气质类型观众对表演情绪认知差异分析

注:* P<0.05 ** P<0.01

四、分析与讨论

(一)基于不同表演形式的表演情绪认知差异分析

由表2的统计结果可以发现:对于不同情绪、情感的表演,存在着因表演形式不同而带来的认识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表演形式与所表现的情绪情感相关,体现了表演力的客观性,同时也与观众的理解相关,体现了认知的主观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从不同的表演形式间的比较可以发现,表演形式对情绪、情感的表达可能具有差异性。从某一种表演形式的内部视角来看,以戏剧形式表演欢快情绪的视频材料,未在不同气质类型的观众间形成认知上的差异,而表现忧伤、思念情绪时,则在不同气质类型的观众间均呈现出显著性差异;对以舞蹈形式表演忧伤情绪的视频,观众因个体气质类型有别而呈现认知差异,且差异具有显著性,而在表现欢快、思念的视频材料中,未发现气质类型间的认知差异;在以生活形式完成的表演中,表现思念、忧伤、欢快的三种视频均出现了观众个体气质类型所带来的认知差异,其中对于表现思念、忧伤的视频,因观众个体气质类型有别所形成的认知差异具有显著性。

2. 从表演情绪的角度审视,以戏剧和舞蹈两种形式表演的欢快情绪、以舞蹈形式表演的思念情绪,在不同气质类型的观众群体中均未表现出认知差异;而对于忧伤情绪的表演,在戏剧、舞蹈、生活三种表演形式中,均体现出认知差异的观众个体气质类型相关性差异显著性。

(二)不同气质类型观众对表演情绪认知差异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内向稳定型(粘液质)、外向不稳定型(胆汁质)两种气质类型的被试对表演情绪的认知具有敏感倾向,尤其对忧伤和思念两种负性和中性情绪的认知更为突出;以生活形式呈现的表演情绪,更容易为被试所感知和理解,在以生活形式表演的忧伤和思念两种情绪上,敏感被试均分别达到65%以上,明显高于舞蹈和戏剧表演形式。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从被试气质类型的角度分析,不同气质类型的被试对表演情绪的认知具有不同敏感性。以敏感性由高至低排序,依次为内向稳定型(粘液质)、外向不稳定型(胆汁质)、内向不稳定型(抑郁质)、外向稳定(多血质),其中粘液质组对4种表演情绪的认知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胆汁质、抑郁质、多血质分别对3、2、1种表演情绪的认知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如果我们把欢快视作正性情绪、忧伤视作负性情绪、思念视作中性情绪的话,表演情绪认知敏感性较高的两组(粘液质、胆汁质),其敏感的优势领域均表现在忧伤和思念两种情绪方面,即对负性和中性情绪的感知能力较强,而抑郁质组表现出对正、负两种情绪(欢快和忧伤)具有更高的认知敏感性。

2. 以表演形式为线索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以生活形式表现思念和忧伤两种情绪的视频,呈现出较为普遍的认知差异性,敏感气质类型均达到三种。其中,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三种气质类型的被试均对以生活形式表演的忧伤情绪具有认知敏感性,占被试总数的79.72%;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三种气质类型的被试均对以生活形式表演的思念情绪具有认知敏感性,占被试总数的66.94%。总的来看,胆汁质、粘液质两组被试均对以生活形式表演的忧伤和思念两种情绪具有敏感性。

(三)观众气质类型与表演情绪认知差异的理解

气质作为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心理活动速度、强度、灵活性和指向性的体现。也有人把气质定义为不以人的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心理活动的典型的稳定的动力特征。一般认为,气质受神经活动过程的特性制约,是人与生俱来的先天特征,受后天的影响较小。著名的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认为,人的体内有四种体液: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这四种体液在体内的不同比例,使人们形成四种不同的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在此基础上,巴甫洛夫花了数十年时间深入研究经典条件反射,建立了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较好地解释了气质的生理基础[8]。气质说继续发展成为经典的四种气质类型:胆汁质的人反应迅速,情绪有时激烈、冲动,很外向;多血质的人思维敏捷,活泼好动,外向,善交际,易接受新鲜事物,情绪情感容易产生、变化和消失;粘液质的人自信心强,情绪稳定,有耐心;抑郁质的人体验情绪的方式较少,情感产生较慢,但对情感的体验深刻而持久。[9]

不同气质类型的大学生在观看以戏剧表演欢快情绪,以舞蹈表演欢快、思念情绪时并未呈现显著差异,说明欢快情绪更容易理解,舞蹈表演更为直白。而不同气质类型的大学生在观看以戏剧表演忧伤、思念情绪,以舞蹈表演忧伤情绪,以生活表演三种情绪时均呈现显著差异,这可能与视频动作中的故事情节、动作难度和表现性等相关,尤以表演形式生活更为突出。不同表演形式所承载的情绪情感内涵,足以对不同气质类型、认知风格的大学生形成影响,因此也就存在对不同表演形式内涵的不同理解。

不同气质类型的大学生对表演情绪的认知具有不同敏感性。其中内向稳定型(粘液质)组敏感性最高,可能是粘液质的大学生,性格内向、喜欢沉思,冷静而踏实,对问题考虑细致周到,注意力稳定而不容易转移,这种特点使其在观看不同表演时保持高度注意力,问题和情节考虑全面,表现出了最高的敏感性,尤其表现在对负性和中性情绪的感知能力上。外向不稳定型(胆汁质)组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其原因在于胆汁质的大学生性格外向且不稳定,而外向型性格的人容易关注外界新奇事物。[10]在面临新环境、新问题,或者是指对于测试过程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好奇心,并容易接受新事物等原因使得他们具有较快的反应速度与反应的准确性。[11]这种人格特征更容易感知到视频动作,且容易感知到不同视频动作的微小变化,从而作出较为强烈的反应。因此对不同表演形式有较高的敏感性,这种敏感性尤其表现在对负性和中性情绪的感知能力上,与粘液质组一致。而内向不稳定型(抑郁质)、外向稳定型(多血质)的敏感性较低,其原因可能在于抑郁质的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感受性,富于想象,对力所能及的任务表达出较大的坚韧精神,但敏捷性较低,这种人格特征可能使他们在限定时间内对表演形式动作的理解要低于胆汁质、粘液质,高于多血质。

参与实验的大学生气质类型是非常稳定的,会形成较为稳定的认知模式和风格,对事务的现象和本质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方式,不同表演形式所承载的情感内涵,不足以对其认知模式和风格形成影响,因此对不同表演形式的动作内涵的理解,具有与气质类型相关的认知一致性。我们把表演动作的认知正常率与观众自身的气质类型有一定相关性这种现象,称之为表演认知的受众气质倾向性。

(四)表演形式对表演情绪认知的影响

四种气质类型的大学生对戏剧动作的理解,与对舞蹈动作和生活动作的理解相较,虽无显著性差异,但戏剧动作理解得分普遍高于舞蹈动作和生活动作这一现象,说明戏剧动作所表达的内涵可能更容易理解,这与戏剧动作的程式化和流派化应该有一定关系,也体现出大学生对戏剧动作内在规律性的一定把握。可以说,对表演动作的认知正确率,与表演形式的差异有一定相关性,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表演认知的表征形式差异性。

总之,本项实证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表演认知活动具有受众气质倾向性、表征形式差异性。这启示我们,在戏剧、舞蹈等表演动作的教学与学习中,需要关注每位学生的气质,以此指导我们因材施教,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的气质特点,采用正确的应对策略和应对方式,进行表演动作的观摩、学习与练习,并逐步形成自己的表演艺术风格。

[1]刘星光.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宿舍人际关系的相关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3.

[2]张恩涛,方杰,林文毅,等.抽象概念表征的具身认知观[J].心理科学进展,2013,21(3):429-436.

[3]傅小兰.表征、加工和控制在认知活动中的作用[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4):551-559.

[4]孙丽萍.越剧形体表演风格之探索[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9,7(4):20-23.

[5]梁媛媛.试论声乐学习中面部表情与形体动作的结合[J].科教文化,2008,24(5):183-185.

[6]Dixon L,McNary S,Lehman.Anti-hony Substance Abuse and Family Relationships of Persons with Severe Mental Illness[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1995,152(3):456.

[7]张喜燕.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家庭教育环境及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D].中南大学,2008.

[8]谢江凌.女性气质类型与旅游消费行为的关系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2.

[9]张天舒.辽宁省队游泳运动员气质类型与人格特征的研究[D].沈阳体育学院,2013.

[10]赵晓霞,刘睿.艾森克人格特质理论与企业员工个体创新绩效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32(7):138-141.

[11]郝永泽.不同人格特质的大学生笔迹特征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2.

(责任编辑:翟瑞青)

The Research of the Cognitions towards the Connotations of Performance forms Based on Audiences'Temperaments

SU Jing1, LIU Zhao-le2, YANG Yi-chen3, YANG Zhen-ning4

( 1.Shandong University of Arts , Jinan 250300, China; 2.Wenjing College,Yantai University, Yantai 264005, China; 3.Shandong Experimental High School, Jinan 250001, China; 4.Shandong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China )

To discuss the differences of the cognitions of th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temperaments towards different performance types is significant to reveal the essence of performance cognitive psychological activity. In this research, we selected 493 examinees to watch videos with different performance types, then analyzed the correctness of their comprehension and did association study with temperaments forms. The result showed that, for the performances with different emotions, cognitions exist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performances types and audiences' temperaments; the emotions performed with a livelihood style are more likely to be cognized and understood; subjects with the temperaments of introversion & stability and extroversion & instability are of sensitivity trend. There are representation forms differences and audiences' temperaments tendentiousness for the cognitions of performances.

performance forms; audiences'temperaments; representation; cognition

2017-01-16

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14WJ08)

苏静(1964-),女,山东济南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戏剧形体动作艺术内涵研究;杨振宁(1964-),男,山东德州人,教授,研究方向为认知行为研究。

J0-05

A

1008-7605(2017)04-0111-04

猜你喜欢

胆汁质气质类型稳定型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气质化研究初探
气质类型对高职生心理健康及人际关系的影响分析
大学生气质类型对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故事的魅力
不同气质类型的散打运动员在噪音影响下反应时变化的实验研究
胆汁质诗人李白
北京市通州区3~6岁儿童气质类型分布及气质维度特点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