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破与局限
——习近平文艺座谈会讲话后我国文艺创作现状概观

2017-04-11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文艺作品文艺创作

李 攀

(山东女子学院 文化传播学院,济南 250300)

突破与局限
——习近平文艺座谈会讲话后我国文艺创作现状概观

李 攀

(山东女子学院 文化传播学院,济南 250300)

2014年习近平在北京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伟大事业而发出的时代呼声。在讲话之后我国广大文艺创作者积极响应时代号召,在网络文艺、电视文艺、电影文艺三大主要方面寻求突破,创作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但与此同时,在以上三个方面我国文艺创作还存在不容忽视的局限:网络文艺创作虚假、低俗;电视文艺创作同质化;电影文艺创作对传统文化精髓的把握还不够准确。这些文艺创作中的局限制约着我国文艺创作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是未来我国文艺创作应努力解决的问题。

“北京讲话”;网络文艺;电视文艺;电影文艺

从文艺创作的规律来看,但凡伟大的时代必定会产生伟大的文艺作品,但同时在这二者之间还存在着一个时代要求的问题。也就是说伟大的文艺作品从其本质上来看是对时代要求积极回应的产物。所以能否立足于伟大时代,掷地有声地发出时代的呼声是繁荣文艺创作局面,催生符合时代要求文艺作品的重要前提之一。1942年5月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延安讲话”)正是伟大革命年代对文艺创作提出的要求,它标志着由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正式形成。“延安讲话”的主要内容在于提出了为“文艺为人民服务以及如何为人民服务”[1]的问题,其关键是如何处理文艺作品的普及与提高的问题。在这一创作方针的指导下,广大文艺创作者积极响应这一时代号召创作出了一大批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优秀文艺作品。当历史发展到今天,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目标成为当前时代的主旋律。面对新的时代,习近平2014年在北京召开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北京讲话”)无疑向文艺创作发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北京讲话”一方面坚持了“延安讲话”所确立的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根本方向,同时又明确提出了“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2]的新要求。综观“北京讲话”全文会发现,多出文艺精品,繁荣文艺创作,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是习近平“北京讲话”的基本精神,而在“北京讲话”之后的我国文艺创作从宏观上来看已经明确了时代要求,找到了文艺创作的新方向,创作了一批优秀的文艺作品,这些文艺作品激励着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但同时不容回避的是面对日益复杂、多元的社会发展形势,我国的文艺创作依旧还存在众多创作局限,这些局限也制约着未来我国文艺创作的发展。可以说在“北京讲话”之后我国的文艺创作既有突破又有局限,而面对我国文艺创作新形势,一方面发现文艺创作所取得的成就与突破,另一方面理解文艺创作所面临的困境与局限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时代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诸多方面已从原子时代快速迈进了当前的数字比特时代,文学艺术的创作范式也经历了从“原子到比特”[3]的急遽变迁。在这一过程中,“艺术的生产创作一方面呈现出无与伦比的自由化、民主化、多样化、多向度化和平等化,另一方面也呈现出日趋严重的致瘾化、低俗化、虚假化和功利化等‘高碳’特征。”[4]在这方面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各种网络剧的流行则成为这一现象最佳注脚。

1.网剧的崛起。2015年底一部名为《太子妃升职记》的网剧迅速蹿红网络,该剧讲述了男主人公阴差阳错穿越回到古代成为某朝太子妃并经历种种磨难最终与太子收获爱情的故事。该剧首先在乐视网进行播出,融合了穿越、变性、同性恋等网文热点,上线48小时之内播放量就突破了3000万次,与同时期的大制作《芈月传》相比也毫不逊色。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乐视网的自制剧,该剧并非以精良的制作、精彩的故事来吸引观众,而恰恰相反整部剧从头到尾透露着粗制滥造、低俗虚假的气息。但该剧将制作缺陷转换成卖点,一时间却也吸引了众多年轻观众的注意。然而在《太子妃升职记》风头正劲的时候,2016年1月该剧从乐视网下线,据称下线的原因是该剧尺度过大、价值观导向有误等。而与《太子妃升职记》一同下线整改的网剧还有《心理罪》《盗墓笔记》《暗黑者1》《灵魂摆渡2》等。

事实上《太子妃升职记》等网剧的起伏也从一个侧面反映着我国当前网络文艺创作的某些局限。与传统电视播出平台不同,互联网平台有着更为宽松的创作环境,这一方面从客观上为文艺创作者带来更为多元的创作选择与更为宽松的表达自由,但同时也降低了文艺作品的创作标准。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受众自身也在经历着新的变化,网剧受众年轻化价值观念也趋于复杂和多元,他们对文艺作品也提出了新的审美要求。而诸如《太子妃升职记》这样的网剧虽然在艺术品质上无法与传统电视剧相比拟,但是因其带有的强烈媚俗特质反而将缺点转化成了卖点。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文艺作品应该具有一种“净化”作用,通俗来讲就是受众在欣赏文艺作品时自我精神也在经历一次洗礼。就从这一点来审视此类网剧,其非但不能有效地对人的精神产生净化作用,反而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此类文艺作品的危害性正是在于其浓厚的媚俗特质,正如马泰·卡里内斯库在《现代性的五副面孔》中所说:“构成媚俗艺术本质的也许是它的无限不确定性,它的模糊的‘致幻’力量,它的虚无缥缈的梦境,以及他的轻松‘净化’的承诺。”[5]阿多诺以“净化的戏拟”来重申这种致幻性。事实上在我国文艺领域大量存在着这种损害人身心健康的“高碳艺术”[6],这些文艺作品或内容虚假(如《灵魂摆渡》)仅满足人的猎奇心理,或色情意味明显(如《太子妃升职记》)直接引诱人的本能欲望,这些都极有可能导致审美主体的精神障碍,严重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如果仅以《太子妃升职记》《灵魂摆渡》《余罪》这样的高碳艺术来代表所有网络文艺作品进而认为网络文艺作品只有以低俗性、致瘾性、虚假性等内容才能够获得受众关注的话,显然与现实情况不符。同样作为网剧的《他来了,请闭眼》就有力地证明了网络文艺作品也能够而且应该走精品路线,也能实现习近平“北京讲话”中所提出的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要求。《他来了,请闭眼》由搜狐视频、山东影视集团、SMG尚世影业、正午阳光影业共同出品,在搜狐视频、东方卫视同步播出。该剧从题材类型上类似于《余罪》《灭罪师》《心理罪》等罪案类网剧,但是与《余罪》等被要求下架整改的网剧不同,该剧在人物形象塑造、场景描绘、价值观传递等层面都呈现出精品化特质。另外该剧在创作团队上将传统电视剧创作团队(山东影视集团、正午阳光影业等)与视频网站创作团队(搜狐视频、同名网络小说)结合起来,兼顾了艺术性、观赏性,满足了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随着如《太子妃升职记》《余罪》等网剧因内容虚假、低俗等问题被要求下架整改,国家主管部门加强了对网络视听节目的监管力度,网络文艺创作向传统文艺创作靠拢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而后来出现的网络文艺作品已经明确地意识到提升艺术质量,杜绝虚假、低俗、致瘾、致幻等内容的必要性。2017年2月在优酷平台上线的《热血长安》(故事背景设置在遥远的唐朝,同样以案件侦破作为故事核心主题)则延续了《他来了,请闭眼》这种精品网剧的创作模式,将传统创作团队与网络创作团队进行整合,在保证作品艺术质量的同时,能够有效保留网络文艺在题材、叙事、人物塑造等方面的活力与趣味性。

2.网络综艺的勃兴。除了网剧的流行,在网络文艺创作中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就是网络综艺节目的勃兴。自2016年以来网络综艺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一大批网络综艺节目在网络上诞生并获得了超高的点击率。腾讯视频原创的明星网友互动类真人秀《约吧!大明星》开启了明星与网友的零距离交流模式,让明星们通过自己的方法和努力,为网友解决烦恼。腾讯视频引进韩国JTBC电视台同名节目推出的大型明星美食类脱口秀节目《拜托了冰箱》展示艺人的冰箱以及衍生出来的“私密”故事,并利用冰箱里的材料进行料理比赛。由爱奇艺打造的中国首档说话达人秀《奇葩说》,节目通过百度知道、知乎、新浪微问等数据后台,在民生、人文、情感、生活、商业、创业等多个领域,选取网友关注最多的问题作为话题,不仅获得了广大网友的关注与喜爱,更是孕育了一大批具有一定知名度与号召力的意见领袖。此外,较为知名的网络综艺还有《哇!大学生来了》《放开我北鼻》《我滴个神啊》《火星情报局》《喜剧者联盟》等。相较于传统电视综艺节目,网络综艺无论是在题材、内容还是表现形式上都更加灵活多样,满足了不同观众的娱乐需求,甚至有些网络综艺节目(如《奇葩说》请马东、高晓松、蔡康永作为明星主持,并邀请一线明星作为节目嘉宾)在制作质量上也与电视综艺节目不相上下,摆脱了网络综艺粗制滥造的形象。同时网络综艺还加强了与传统电视综艺的节目的互动,甚至如《爸爸去哪儿》第五季就已经加入到网络综艺的大军。在网络综艺如火如荼地发展中,不难发现网络综艺虽然形式灵活、类型多样但是因其过度注重节目收益,而呈现出泛娱乐化的问题。节目往往过度重视娱乐性、冲突性、个人性等狂欢气氛的营造而在主流价值构建与引领方面着力不足。

正如“北京讲话”指出:“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7]而在“北京讲话”之前的网络文艺作品更处于一种野性生长状态,各种虚假性、致瘾性、低俗性等高碳化作品层出不穷,极大地损害了受众的身心健康。“北京讲话”深刻地认识到互联网文艺对文艺创作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提出“用全新的眼光看待他们,用全新的政策和方法团结、吸引他们,引导他们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8]。此后国家加强了对网络文艺创作的监管与引导,我国网络文艺作品在创作上开始逐渐摆脱低俗、虚假、致瘾、致幻等问题并朝着精品化的方向发展。

“北京讲话”指出:“创新是文艺的生命。文艺创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同创新能力不足很有关系。”[9]事实上在电视领域“创新”一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随着“北京讲话”对创新问题的再次强调,我国电视文艺创作者通过具体的文艺创作实践将创新精神贯穿到文艺创作生产全过程,促使电视艺术质量有了明显提升,这种提升主要体现在电视节目与电视剧两方面。

1.文化类节目走红。2017年2月由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与综艺频道黄金时间联合播出。《朗读者》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节目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节目邀请各个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嘉宾来到现场,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并倾情演绎来自朗读者文学顾问团的国家顶级文学家、出版人、专家、学者精心挑选的经典美文,节目呈现出生命之美、文学之美和情感之美。《朗读者》的播出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强烈的文学热潮,正如节目以“文字之名扣问生命”为灵魂一样,《朗读者》在喧嚣浮躁的社会中,以一种难得的宁静带给观众精神上的抚慰与关怀。节目主持人董卿认为《朗读者》的成功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在于时机。在大屏、小屏被各种综艺节目充斥的时候,《朗读者》就像一股清流,满足了观众情感表达需求;另一方面在于创新,作为原创的文化节目《朗读者》既展现社会知名人士(如冯小刚、柳传志、倪萍等)对生活的感悟,又聚焦于平凡人物在平凡生活中的真、善、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司司长高长力认为《朗读者》给全广电系统树立了一个标杆。

无独有偶,《见字如面》作为黑龙江卫视推出的一档以明星读信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推广季播节目,在2016年底登陆荧屏后同样实现了了收视与口碑齐飞的目的。《见字如面》旨在通过书信打开历史节点,带领观众走进那些依然鲜活的时代场景、人生故事,去触碰那些依然可感的人物情状和社会风物,重新领会中国人的精神情怀与生活智慧。从《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到《见字如面》等文化类节目的持续走高是近年来我国电视文艺创作的新现象。同时文化类节目的崛起还影响到其他类型电视综艺节目的创作,如《中国好歌曲》之类的音乐真人秀在编曲和歌词中融入传统音乐元素(霍尊《卷珠帘》),厨艺类真人秀《中国味道》还原了《红楼梦》《白鹿原》等经典文化作品中的美食,进而带动了观众对传统文化经典的关注与热爱。这种文化类节目的走红本质上是由于满足了观众“对于内容和信息量的诉求,缓解了社会的‘文化焦虑’。”[10]另外,文化类节目的成功还得益于创作模式的创新,“与传统与以往文化类节目将不同类型的知识一锅烩的文化大卖场模式不同,现在的节目大都围绕特定题材,深耕垂直领域,集中对某一话题、某一职业或某一群体进行主题设计,更像文化专营店。编导以开放的比赛形式和新颖的赛制设计突破了固有的叙事套路,用平视视角克服文化灌输与道德规训的积弊,通过共享、共情、共鸣使观众获得审美愉悦。”[11]

文化类节目的持续走红作为“北京讲话”后电视文艺创作领域的重要现象,无疑说明了我国广大电视文艺工作者在立足自身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理解了时代的呼应与需求。 但同时还应看到当前此类节目在创作上虽然在一定摆脱了以往节目同质化竞争的弊病,但是在依托传统文化进行创新与现代转化的过程中还不够彻底。无论是《朗读者》还是《见字如面》在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挖掘层面还有待进一步深入,从现在基本的朗读(《朗读者》《见字如面》)、背诵(《中国诗词大会》)的模式中走向深入,借鉴不同类型节目的创作模式提升节目本身的观赏性、趣味性。同时还应关注当代生活,在动态发展中理解当代观众的审美诉求,应该对传统文化有着准确定位,要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不是要搞文化复古,不是要做古人的翻版”[12],认识到这一点是文化类节目获得持久生命的重要前提。

在电视节目领域除了文化类节目大受欢迎之外,像《欢乐喜剧人》《喜剧总动员》《吐槽大会》等喜剧类真人秀也找到了创作的新方向,在节目观赏性、趣味性以及价值观的导向性方面都为同类作品创作提供了宝贵经验。而以往火爆荧屏的明星真人秀如《奔跑吧,兄弟》(现因版权问题已更名为《奔跑吧》)、《爸爸去哪儿》等在面临激烈市场竞争的情况下都在寻求新的突破与创新,传统明星真人秀开始向“星素搭配”(即明星与素人组合)的模式发展(如《天籁之战》),同时节目嘉宾更加年轻化,更加符合年轻观众对“小鲜肉”的审美期待(如《奔跑吧》邀请鹿晗、迪丽热巴作为节目嘉宾),甚至老牌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第四季变更播出平台转身为网络综艺,同时在节目中注入更多互联网元素。

2.电视剧创作的多元井喷。与各类电视综艺节目火爆荧屏相伴的是我国电视剧领域也涌现出一批艺术精品。这些作品呈现出题材多元、故事内容丰富、视听效果精致、人物塑造真实等突出特征,其代表作有《伪装者》《琅琊榜》《欢乐颂》《人民的名义》等,与同类型电视剧相比这些作品在艺术质量、创新意识方面都有了明显提升。其中由山东影视传媒集团、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谍战剧《伪装者》已经播出就获得广泛好评。与传统谍战剧不同的是,《伪装者》除了专注于战争年代中敌我双方你死我活的激烈斗争外,还着力呈现剧中人物的真实人性。不仅成功塑造了明楼(胡歌饰)、明台(靳东饰)、明诚(王凯饰)三兄弟之间的骨肉亲情以及各自的成长变化,同时在反面人物的塑造上,一反传统谍战题材敌我人性区分善恶二元对立的旧模式,为反面人物注入了更为丰富、真实的人性色彩。其中反派角色汪曼春(王鸥饰)、梁仲春(岳旸饰)都塑造得很生动立体,摆脱了过去脸谱化的人物形象。同时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受众群体的年轻化,观众围绕电视剧形成了一个强大的话语场,并衍生出一系列热门话题,如各种CP①组合,如“天台党”(王天风vs明台) 、“楼台党”(明楼vs明台)、“楼诚党”(明楼vs明诚)。此类话题一时间占据了各大社交平台,这一方面反映出《伪装者》在人物设定上充分把握住了当前观众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出当前主旋律题材电视剧创作的偶像化趋势。

2017年3月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组织创作,最高人民检察院政治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湖南卫视、天娱传媒、弘道影业有限公司、天津嘉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光环影业有限公司联手制作的当代检察题材反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已经播出就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该剧故事严谨、演员表演精湛、情节充实富有张力,同时更是以少有的大尺度直面社会腐败问题,在《人民名义》播出期间围绕其展开的各种话题层出不穷,通过《人民的名义》折射出多种严峻的社会现实问题,填补了反腐题材电视剧多年来的空白。《人民的名义》的横空出世一方面反映了国家在推动文艺创作繁荣发展方面的努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的今天,文艺创作在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引领层面所具有作用依然重要。同时对当前年轻化的观众来说,他们习惯于以互联网式思维来审视传统主流文艺作品并赋予其鲜明的个性化色彩。如《人民的名义》中的李达康(吴刚 饰)被网友做成了表情包,频繁出现在各种社交平台。网友甚至将侯亮平、沙瑞金、陈岩石、李达康四人称作“反腐天团”并取名为“汉东男孩”。这都表明当前我国文艺创作面临着新的时代语境,如何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契合现代观众审美需求成为主旋律题材电视剧获得受众认可重要前提。

概观近年来我国电视剧创作,除《伪装者》《人民的名义》等此类主旋律题材电视剧在艺术质量上有了明显提升之外,其他题材的电视剧也获得了长足进步。古装玄幻剧作为广受青少年欢迎的作品类型在近年来出现了众多值得关注的作品。《古剑奇谭》《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青云志》到最近的《择天记》,此类玄幻剧都以唯美的画面、奇诡的想象满足了青少年对玄幻世界的追求。但是随着此类电视剧凸显出的故事老套、价值空虚、特效简陋等问题,观众已经表现出一定的审美疲劳,在未来的电视剧创作中玄幻类IP剧的创作很有可能呈下行趋势。另外,近年来古装题材与都市题材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琅琊榜》《孤芳不自赏》《欢乐颂》《外科风云》等作品满足了观众多元化的欣赏需求,而这些电视剧在艺术质量上也有了明显提升。如《琅琊榜》所塑造的梅长苏的形象真实可信且深入人心,《欢乐颂》则通过五位不同阶层的年轻女性折射出深刻的社会现实问题并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

纵观近年来我国电视文艺创作领域,整体上呈现一种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一方面是由于电视综艺节目的大力创新。其中既有《朗读者》《见字如面》等文化类节目的崛起,还有传统明星真人秀节目如《欢乐喜剧人》《放开我北鼻》寻找到新的创新点。另一方面则体现在电视剧创作呈现出的多元类型的井喷状态。既有具备话题性的主旋律题材如《伪装者》《人民的名义》,也有玄幻剧如《古剑奇谭》《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古装剧《琅琊榜》《孤芳不自赏》,还有都市现实题材《欢乐颂》《外科风云》等。但在电视文艺创作不断取得突破之时还应看到在这一领域仍然存在一时间难以克服的局限,如电视节目跟风创作逐渐陷入新一轮同质化竞争怪圈,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浅表,创新转化不足。电视剧创作娱乐性强而现实性不足,内容真实性较差等问题。

习近平在“北京讲话”中集中强调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号召广大文艺创作提出者“不仅要在文艺创作上追求卓越,而且要在思想道德修养上追求卓越,更应身体力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3],其中在谈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指出:“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14]而纵观近年来我国电影艺术创作不难发现,我国电影艺术创作者努力相应时代号召,在传递爱国主义精神与弘扬传统文化方面都作出了积极尝试并取得了值得肯定的成绩。

1. 新主流电影的崛起

新主流电影的崛起是我国近年来电影艺术创作的新现象,也是电影艺术在构建新时期爱国主义精神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体现。不同于传统主旋律电影,新主流电影在诞生背景与意识形态内涵方面都极大地丰富起来,“它们表现出更加成熟的叙事和市场号召力,表现出更易让人接受的主流价值观,表现出对现实和历史新的观照角度和更通俗的表达方式,表现出更加关注具有人类普通意义的情感,以及在创作团队上表现出的港台、特别是香港电影人与内地电影人的融合。”[15]作为近年来新主流电影的代表作品,《智取威虎山》《战狼》《湄公河行动》《铁道飞虎》这些影片在价值观层面上的共同特征就在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阐释与传递,在观念上高扬爱国主义精神。其中最具有代表性与轰动性的影片当属2016年上映的改编自真实事件的《湄公河行动》,影片“凭借创新的艺术表达、精彩的视觉呈现、商业化的包装手段实现了同类题材的类型突破,取得了口碑和市场的双赢,是一部弘扬主流价值观的精品佳作”[16]。与传统常见的主旋律影片不同的是,此类新主流电影在创作上朝向真实化、奇观化方向发展。尤其是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新主流电影摆脱了传统主旋律电影在人物塑造时“高大全”的完美英雄模式,而为片中人物注入了更具现代色彩的人性元素,如《湄公河行动》中张涵予饰演的警察在同伴面临生命危险时会果断向受犯罪分子蛊惑的未成年人开枪将其击伤,彭于晏所塑造的警方卧底会因为个人仇恨而就地枪决犯罪分子等,虽然在人物行为上还有待商榷,但是对于观众来说,这些人物身上所体现出的个性特质是更加真实的体现,而只有当人物塑造真实可信的时候,影片在爱国主义价值观构建与传递上才成为可能。同类的例子还有徐克的《智取威虎山》,影片不仅将杨子荣的英雄形象进行了重新的建构,甚至在匪首座山雕的塑造上也都十分出彩,将该人物内心的毒辣、阴险刻画的入木三分。同时影片还十分注重视觉奇观的营造,与猛虎搏斗、座山雕的老巢、飞机大战等片段在3D技术的帮助下带给观众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都是以往主旋律题材影片单纯地注重意识形态传递所不具备的。但是对于此类影片来说,如何有效地平衡构建主流价值观与市场化策略二者间的关系,避免因过度重视市场因素而消解主流价值观甚至宣传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问题则是当下与未来创作面临的问题。

2.借鉴传统文化元素

习近平在“北京讲话”谈及作为社会主义文艺灵魂的中国精神时指出:文艺创作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文艺创作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17]。而近年来我国电影艺术创作也正体现出向中华传统文化吸取创作灵感的趋势。如从2014年之前的《大闹天宫》《西游·降魔篇》到后来的《西游·伏妖篇》《大圣归来》《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简称《三打白骨精》)等影片。《西游记》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作品显然已经成为近年来我国电影艺术创作的一大灵感来源,这些作品将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元素与现代电影艺术观念相结合,一方面继承了传统文化经典中的核心元素另一方面又从主题、叙事、表现手法、人物塑造等方面尝试进行突破与创新。《大圣归来》作为其中的佼佼者成功地塑造出了一个不同以往但又充满人性色彩的孙悟空的形象。影片摆脱传统叙事角度,将孙悟空作为一个成长中的人物形象来理解,影片刚开始孙悟空失去了神通变成了一只普通的猴子,而在经历生死之后终于认识到了人间真情重获新生。有学者认为“《大圣归来》是新一代年轻群体对民族经典的当下解读”[18]。事实上,除《大圣归来》之外的其他取材于《西游记》的影片都是这种解读的产物。《西游·降魔篇》《西游·伏妖篇》《三打白骨精》等都是对经典孙悟空形象的重构,只是除《大圣归来》外,这些作品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都不甚成功,人物个性往往突破了普世价值的范畴。2016年上映的《大鱼海棠》的创作灵感也是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不同于之前影片围绕“西游IP”展开创作,我们从《大鱼海棠》中明显能够看出《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的影子,也能够从中发现诸如火神祝融、雨神赤松子、嫘祖等中国古代神话形象,甚至是影片中只出现一次的帝江(又名“混沌”)也是出自《山海经》。可以说《大鱼海棠》在创作上广泛吸收了中国传统神话、传统文学的相关元素,但是影片在价值观构件上却引起了极大争议,主人公椿为了报答鲲的救命之恩,却将全族人的生命推向了灭亡的边缘,影片在个性表达与集体利益的选择中存在着摇摆,这从根本上曲解了道家物我两忘之自由境界的本意,也与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集体意志下人的生存”[19]大相径庭。以上作品的不足之处说明在我国电影艺术在对传统文化经典进行借鉴与创新的过程中,还不能够完全把握传统文化的精髓,还不能熟练地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20]习近平的“北京讲话”是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项艰巨而伟大事业而发出的时代呼声。自“北京讲话”之后我国广大文艺创作者积极响应时代号召,在网络文艺、电视文艺、电影文艺三个主要方面进行突破与创新。在网络文艺方面这种突破与创新主要表现在网络综艺节目、网剧等文艺创作的勃兴。在电视文艺方面主要表现在文化类节目的崛起与以主旋律题材为代表的多元类型的井喷。在电影文艺方面这种突破主要表现在新主流电影的崛起与传统文化元素在创作中凸显。这些文艺创作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繁荣了我国文艺创作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但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在这三个方面我国文艺创作还存在不容忽视的局限。首先,在网络文艺方面这种局限主要体现在网络文艺创作中的虚假、低俗、致瘾等“高碳化”问题,而随着网络文艺监管与治理的加强,这种“高碳化”问题得到了明显缓解,但是网络文艺的娱乐化、浅表化等问题依然制约着网络文艺进一步发展。其次,在电视文艺方面这种局限主要体现在文化类节目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还停留在表层,电视剧创作领域娱乐性强而现实观照弱。再次,在电影文艺方面这种局限主要体现在主流价值观传递与市场化策略的两难选择与平衡上,同时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吸收与创新的过程中还不能准确抓住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行有效的现代转化。综上所述,自习近平“北京讲话”之后我国文艺创作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又面临着新的发展问题,面对这种突破与局限并存的局面,如何不辜负时代召唤、不辜负人民期待,创造出更好更多的文艺精品,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贡献是每一位文艺工作者都应深刻思考的时代命题。

注释:

①CP是英文coupling的缩写,本意是指有恋爱关系的同人配对,主要运用于二次元ACGN同人圈,近年来在其他场合也开始广泛使用。

[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3.

[2][7][8][9][14][15][17][20]习近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N].人民日报,2014-10-16(1).

[3]马立新,李攀.从原子到比特:数字艺术生产权利的量变与质变[J].现代传播,2016,(7):84-89.

[4]马立新.扩大的权利与扩大的义务——数字艺术行为哲学论要[J].政法论丛,2014,(4):35-42.

[5]【美】马泰·卡里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M].顾爱彬,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5:249.

[6]马立新,苏月奂.论高碳艺术与低碳艺术[J].艺术百家,2014,(6):98-110.

[10][11]李蕾.文化类节目何以赢得口碑[N].光明日报,2017-02-14(9).

[12]李君娜.综艺清流:让观众释放“诗意”需求[N].解放日报,2017-03-01(6).

[13]赵丽,李霆钧.《湄公河行动》研究讨会在京举行获赞“有望成为中国电影的转折点[N].中国电影报,2016-11-02(2).

[15]张卫,皇甫宜川,等.界定·流变·策略——新主流大片研讨[J].当代电影,2017,(1):6-20.

[16]赵丽 李霆钧.电影《湄公河行动》研讨会在京举行,获赞“有希望成为中国电影转折点”[N].中国电影报,2016-11-02().

[18]陈可红.《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叙事回归与人性情怀[J]. 电影艺术,2015,(6):61-63.

[19]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5.

(责任编辑:孙书平)

Breakthrough and Limitation: China's Literary Creation Situation Overview after XI Jin-ping's speech on Art Forum

LI Pan

( School of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Shandong Woman University , Jinan 250300, China )

XI Jin-ping's speech at Beijing literature and Art Forum in 2014 was a time call for the great cause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After the speech our artistic creators respond positively to the call of the time and seek a breakthrough in the network literature, TV literature, film literature, therefore a large number of outstanding literary works was created which meet people's spiritual and cultural needs greatly. But meanwhile, in the above three aspects of China's literary and artistic creation, we should not ignore the following limitations: false and vulgar works in the network literature, homogenization in the TV literature creation , lack of accuracy in grasping the esse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film literature. These limitations will restrict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literature creation of our country, and they are also the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solved in the future literature creation.

Beijing speech; network literature ; TV literature ; film art

2017-03-15

李攀(1988-),男,山东济南人,讲师,主要从事文艺理论研究。

J05

A

1008-7605(2017)04-0015-07

猜你喜欢

文艺作品文艺创作
文艺作品
1942,文艺之春
丽江市弘扬张桂梅精神文艺作品评论会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论近代中西方文艺作品互译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墙之隔》创作谈
□文艺范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国内九成文艺作品属模仿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