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豆生产及贸易的生态分析

2017-08-17张东辉史国敏李文纯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22期
关键词:大豆效应贸易

张东辉,张 辉,史国敏,李文纯

(河南省周口市农业科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2)

大豆生产及贸易的生态分析

张东辉,张 辉,史国敏,李文纯

(河南省周口市农业科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全球各国之间农产品越来越大的交易额使得其环境和社会经济效应逐渐成为农产品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基于大豆生产及贸易的生态分析课题,利用多属性效应理论,主要从生态和社会经济两个角度进行研究和评价。首先,以大豆出口和进口的角度对大豆生产及贸易下的生态效应进行分析总结;其次,通过与世界的几个大豆生产大国对比,分析我国大豆生产和贸易生态与该些国家的差距;最后,对大豆生产及贸易的生态效应进行总结,提出利于我国大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大豆生产及贸易;生态效应分析;多属性效应理论

一、大豆出口贸易增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大豆生产和贸易引起的生态效应和社会经济效益愈加受到广泛的关注,因此本文主要从大豆出口和进口两个方面对生态和社会经济效应进行研究部。一方面,以大豆出口角度,大豆的出口贸易量增加势必引起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效应的变化。其中,生态环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大豆的种植面积的扩张使得其他类型土地面积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导致生态系统脆弱和生物多样性减少;(2)雨林等面积的缩减加剧了温室效应,温室气体过度排放不能有效地解决;(3)大豆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严重污染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另一方面,大豆高额的进口贸易带来的生态效应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大豆的大量进口对进口国养殖系统碳排放量的测算以及注重提高国内供给量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性;根据分析进口大豆及豆产品的生命周期找出其影响生态的重要环节;将国内豆制饲料和国外进口豆制饲料的生态效应进行计算比较,对两者的环境效率进行评价。但是,我国作为大豆的进口国,对于大豆生产和贸易探究,只是针对大豆的供求平衡、价格变动及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就进口大豆而言,也仅仅限于大豆生产的一般叙述,对国内外的大豆生产和贸易的生态和社会经济效应缺乏整体的评价和研究。

多属性效用理论是研究多目标决策的重要理论,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资源管理政策的效应评价及风险决策有着重要的应用。多属性效用理论的运用主要在其参考资料数据较少的前提下,能够对大豆生产及贸易产生的生态及社会经济效应进行综合的研究、评价。本文通过运用多属性理论将我国和世界各大豆生产大国的大豆生产及贸易下的生态效应进行比较评价,主要包括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家,从而为提高我国大豆的竞争力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二、研究方法及指标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内容运用多属性效用理论的步骤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首先,确定研究大豆生产及贸易下生态效应的总目标;其次,确定该研究的等级属性指标,其中包括生态效应和社会经济效应俩个方面,本文主要研究生态效应方面;再次,确定该研究的单属性效用问题,大豆生产及贸易下的生态效益问题主要涉及土壤退化、生物多样性、养分平衡、碳排放等四个方面,而社会经济效应主要包含大豆种植收益、收益稳定性、出口竞争力等三个方面;最后,确定大豆生产及贸易下生态的多属性效用,即生态—社会经济效应(如下页表所示)。

(二)生态效应评价指标

1.土壤退化。土壤是大豆生产发展的根基,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命脉,关于土壤的研究为分析大豆生产及贸易下生态效应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主要是从土壤退化角度下的退化程度和退化范围两个指标对大豆的生产及贸易下的生态效应进行评价分析。大豆生产区域的土壤退化等级主要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

其中,Stotal是大豆生产区域土壤退化等级;ai表示土壤单元i下的大豆种植面积;S是大豆生产区域的土壤退化程度值;i为土壤单元。

2.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它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生物多样性四个层次。其中,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内容。由于农产品贸易的增加,大豆种植面积的扩张势必影响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例如森林面积缩减、动物的迁移等。此外,生物多样性还可以理解为大豆品种的多样性,大豆种类的多样性能够促进大豆生产及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本文的重要研究内容。生物多样性的计算公式:

其中,Div表示大豆种植的品种多样性;n为大豆品种的总数量;pi为品种i的种植面积占大豆总种植面积的比例。

3.养分平衡。植物最大生长速率和产量必需的各种养分浓度间的最佳比例和收支平衡。由于大豆植物的固氮特性,大豆生产及贸易下生态效应下的土壤养分平衡主要是以土壤中氮元素的收支平衡作为参考指标。

其中,QECO2为单位面积大豆生产的能源消耗排放的碳含量;EU为单位面积大豆种植过程中机械和化肥农药消耗的能源;CO2P为单位能源消耗的碳排放量。

三、生态效应评价

(一)生态效应指标值

由下表可知,我国大豆生产及贸易过程中生态效应下的四个指标与其他国家对比中有很大差距。其中,我国大豆种植区域的土壤退化等级与其他国家相比是最低的;大豆的基因多样性指数仅仅高于美国,与其他两个国家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我国的大豆种植区域的表层土壤的氮平衡和碳排放值远远高于其他国家,主要的原因是我国在生产大豆的过程中投入的农业机械和农药化肥的使用力度较大。

各国大豆生产的生产效应指标值

(二)生态效应评价

从上表指标的总值来看,我国的大豆生态效应值最低,仅次于阿根廷,并且远远低于其他两个国家;从单个指标分析,各国家的在土壤退化、生物多样性、碳排放、氮平衡等方面存在非常大的差距。其中,巴西在土壤退化、生物多样性、氮平衡等三个方面具有很高的效应值,美国在土壤退化、碳排放有着较高的效应值,中国和阿根廷恰恰相反。大豆单产能力和生态效应值形成的是正比关系。一般来说,大豆单位生产水平越高,其生态效应越高。但是,单产能力越高并不能表示其生态效应越来越高,例如阿根廷。而我国的大豆不仅单产能力比较低,而且生态效应值也比较低。

四、总结

我国作为大豆最大的进口国,大豆生产及贸易下的生态效应在世界各国还是处于较低的水平,主要因为我国的大豆生产技术水平较低,单产能力低,并且因为化肥农药、农业机械的过度使用。同时,使得大豆的生产成本较低,在土壤退化、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正在逐渐地恶化。因此,提高我国的大豆生态效应是非常必要的。提高大豆的生态效应,应提高大豆的生产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注重免耕方法的实施,加大优良大豆的培育力度以及实施科学的田间管理技术,为我国的大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1]强文丽,刘爱民,成升魁.大豆生产及贸易的生态经济效应评价[J].资源科学,2013,(11).

[2]强文丽,成升魁,刘爱民,等.巴西大豆资源及其供应链体系研究[J].资源科学,2011,(10).

[3]崔萌,周杨,王东.区域水资源配置效果评价及指标体系研究[J].人民黄河,2007,(9).

[4]刘爱民,封志明,阎丽珍,于格.中国大豆生产能力与未来供求平衡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3,(4).

[5]张祖骥.多属性效用的决策方法研究[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1994,(1).

[6]黄武.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大豆产业的影响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5.

[责任编辑 史丽丽]

F326.1

A

1673-291X(2017)22-0155-02

2017-02-18

张东辉(1977-),男,河南周口人,副研究员,硕士,从事大豆遗传育种与栽培研究;张辉(1987-),男,河南洛阳人,硕士,从事作物生理生态研究;史国敏(1965-),男,河南周口人,副研究员,从事农业养殖研究;李文纯(1960-),女,河南民权人,研究员,从事农业科研与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大豆效应贸易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懒马效应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贸易统计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中国大豆供需平衡表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