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素养下中学历史学科素养培养策略分析

2017-08-14林辉彬

新课程·教师 2017年7期
关键词:中学历史学科素养培养策略

林辉彬

摘 要:初中历史是初中教学的一门必修课,历史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从中了解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历程,同时也开阔学生的视野,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大有裨益。学科素养是在学习科目的同时,具备一种本科目特有的专业素质,这种素质的形成与日常等科目学习、知识经验的积累有直接的关联。分析了学科素养下,探讨初中历史学科素养培养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学科素养;中学历史;培养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也有了较大的改进。初中历史的教学不再是无聊的理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逐步改善历史的教学现状。

一、历史学科素养的基本内涵分析

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自身具备一定的学科素养,这不仅需要教师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自身而言也有一定的要求。

1.必须掌握基本的历史常识

初中历史课程的内容比较丰富,其中涉及的时代、任务、事件也比较多,但是每个不同时代发生的重大事件是要求掌握的,也是平常考试的考点。初中历史涵盖的内容都比较基础,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需要掌握的历史知识也会相对简单。学生通过课堂老师的讲解、课后资料的阅读、百度相关历史知识等多种不同渠道,增进对历史常识的了解。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有助于弘扬我国的历史文化。

2.必须掌握基本的学科技能

学科的学习,并不只是为了单纯地学习,而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某方面的能力。听、说、读、写是每个初中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首先,课堂上教师讲解历史知识的时候,学生要耐心倾听,养成倾听他人观点和意见的好习惯。其次,敢于表达。教师讲解某部分内容之后,学生可以就其中不懂的地方或者有疑问的地方提出来,与学生、老师一起讨论。只有积极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才能更好地掌握其中的内容。此外,要善于阅读。阅读的书籍多少,可以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一个人的素养。阅读的书籍越多,自身可以进行知识的沉淀和积累,在以后的为人处世中也会表现出来。但是要注意合理选择阅读的材料,最好是能够选择与历史相关的书籍,强化学科的思维能力。

3.具备强烈的民族意识、爱国情操

历史知识的学习,可以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人的智慧、伟大之处,有强烈的维护祖国统一的民族意识,有着强烈的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操。初中生的素养培养是全方位的。初中生作为国家培养的重要人才,有责任也有义务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包括民族精神的形成过程和特征,对于个人今后的成长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培养初中生历史学科素养的主要策略分析

初中生处于一个叛逆的时期,很容易在学习中产生逆反心理。历史课程的学习相较于其他的课程而言没有那么大的压力,有助于缓解学生的情绪,同时也可以带动学生一起学习,改善当前的学习现状。

1.合理安排教学任务,创设教学情境

合理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引入多媒体教学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创设课堂情境,从而推动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例如,在教学“秦王扫六合”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当时朝代发展的背景,了解秦始皇是如何在那个年代一统天下的,教师可以设置多个不同的问题向学生提问,分别是:秦王最先攻打的哪个国家?在攻打其他国家的过程中使用了哪些策略?秦始皇一统天下产生的影响?等问题,学生可以顺着这些问题去阅读课本。与此同时,教师可以搜索相关的视频,以5~10分钟为主,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感受当时的历史背景。视频可以给学生直观的视觉冲击,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感受当时那个时代下的历史背景、发展情况等,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2.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强化课程建设

历史课程的教学必须以历史课本的内容为依托,在此基础上开展历史知识的教学。中学历史也是有考核的,学生在学习完对应的知识点之后必须参加科目的考核。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改善教学现状,必须结合历史科目的需求,将学科素养的培养放在教学范围中。在开展历史内容教学时,有些教师会组织学生去做调查、搞采访,获取当时的历史资料,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也会参与,并给予适当的帮助,整个过程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基本学科技能。

3.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教学相关联。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教学,这就要求事先掌握每个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从而开展后续历史知识的教学。首先,教師要着重强调“历史时间观”。历史既然已经成为历史,就不可能在当今社会发生相同的。历史遗留下来的给现代人提供借鉴的地方,我们要善于尊重古人的行为。不要随意批判古人的行为,只有深入地去体会当时的那种情况,才能更好地领悟历史时间发生的必然性。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学生要善于动脑去思考,才会有更大的突破。其次,提供学生对历史的领悟。我国经历了多个不同朝代的兴衰,每个朝代都有其肯定的地方。有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不够,没有深入了解不同朝代的发展变迁,这种思维制约了学生历史领悟的提升。教师在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最后,对历史时间进行直接的比较。历史事件的发生,往往会有多种不同的意见,个人看法不一致。教师鼓励学生多去阅读这方面的历史材料,让学生思考这些材料是什么人、什么时间、为什么和怎样做出的,从中反映出作者什么样的观点、利益和背景。

4.利用影视作品,培养历史素养

众所周知,与历史相关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每个朝代都有被翻拍出各式各样的古装剧,甚至同一个朝代被翻拍了多部不同的历史剧。人们对这些历史古装剧津津乐道的同时,也对剧中的历史人物有了更多的了解。影视作品在初中生中还是比较受欢迎的,在课余时间,学生都很欣赏这些作品。有些历史知识讲解会比较抽象,单纯依靠理论知识是比较难讲清楚,但是通过引入相关的视频来说明,大大提高了历史课堂的趣味性,同时也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例如,在讲解唐朝的盛世时代时,教师可以引入《大明宫》的某个片段,尽管是影视呈现,但是这种直观的影视效果给予学生的感觉是比较形象的。学生根据影视内容可以相互探讨和交流,并以当时朝代的人物、服饰、风俗、百姓的生活为切入点,感受当时朝代的发展。影视作品的普及程度比较高,大多数的学生都会比较熟悉,再加上教师的适时引导,可以引发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思考,并将其与重要的历史事件相联系,自然而然地引入了历史内容的学习。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科目的学习可以扩大学生的见闻,增进学生对国家历史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感受国家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提高学生对历史科目的学习兴趣,为后期历史课程的开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汉国.浅议21世纪以来历史课程目标的变化[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5(10).

[2]钟小敏.以《西安事变》一课为例谈历史细节的运用[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4(3).

[3]张华中.基于中学历史教学需求的核心素养培养旨要:以时间观念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5).

[4]于长胜.加强乡土教育·促进中学历史教学改革[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1).

猜你喜欢

中学历史学科素养培养策略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浅论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作用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浅谈在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中慕课的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