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初中生10分钟跑的有效性

2017-08-14游勇

新课程·教师 2017年7期
关键词:耐力素质终身体育实效性

游勇

摘 要:中长跑是中学体育教材中的必修内容,也是中学生每年体质检测必测的达标项目,更是近年来初三毕业中考体育的必测项目。但是由于中长跑运动动作单调、枯燥,有一定的运动负荷量,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活动受影响,教学目标也难以完成。在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教学手段与方法,通过十分钟跑的练习,培养学生对中长跑的兴趣,以达到提高学生耐力素质,养成终身体育的教育之目的。

关键词:耐力素质;十分钟跑;实效性;终身体育

中长跑是中距离跑和长距离跑的简称。由于中长跑运动是一项需要速度和耐力完美结合的综合性项目,其动作表现形式没有各种球类运动丰富多彩,加上现今多数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耐力素质差,甚至产生厌倦情绪。但是中长跑运动对学生的身体锻炼和增强体质具有非常实用的功能,对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提高初中生10分钟跑的有效性,培养学生对中长跑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身体各项素质势在必行。我尝试着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调查研究,制定策略

1.问卷调查

首先我以初一到初三的中学生为调查对象,随机抽取100人,其中男生50人,女生50人。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98份,有效问卷94份,有效率94%。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关于中长跑运动态度、运动的频度,运动动机、兴趣等。

2.分析结果

对回收问卷进行分析,在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进,提高10分钟跑教学的有效性。调查结果如下表。

中学生对中长跑运动的兴趣情况统计表(%)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学生对中长跑运动的兴趣总体不够积极,参与运动倾向差,有一半以上的中学生选择了不喜欢或讨厌中长跑运动。其中,男生不喜欢或讨厌体育中长跑运动的人数占64%,女生占79.2%,现在的体育设施环境条件比过去有了很大改善,学生练习项目的选择多了,自然参加中长跑的人数就会减少。

3.制定策略

根据以上情况,我从项目选择上结合我校现有场地器材等具体现状,制定了以10分钟跑为桥梁,辅以各种有趣、新颖的教学手段,加大宣传中长跑运动的力度,加强中长跑的理论教学,让学生知道中长跑的好处,并且设法让学生更多参与中长跑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

二、改进方法,强化训练

跑的项目对下肢力量、速度和耐力要求较高。因此,本着全面发展和循序渐进的锻炼原则,科学地安排运动量,合理地组织训练,努力使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都得到提高。

1.快速等距离、等间歇时间训练法:例如,(200m+200m)×3—5组。

2.快速不等距离、等间歇时间训练法:例如,200m+400m+800m+1000m,间歇5分钟。

3.组合间歇训练法:如(400m×5)×4,每次间歇5分钟。跑完5个为一组,共跑4组。

4.上下坡跑:例如,150m×6×2—3组,训练间歇5分钟,练习要求:上坡快跑,下坡慢跑。适用于准备的前半段,后半段转入跑道上进行,上坡跑变更为计时计步的后蹬跑。150m×3×2组间歇训练法中间歇恢复的方法,有自由休息:练习者自己选择方式,如走动、静坐、放松练习等,待心率恢复到20~22次/10s;做规定练习:慢跑、轻重量的快速力量练习、徒手操等;放松慢跑:快跑结束后,紧接着进入放松慢跑一定的距离,并有规定时间要求;反复跑:反复跑又称强化专项能力跑,一般选用略低于专项的距离。反复跑之间的恢复时间可因人而异,一般应以恢复后的心率来决定间歇时间。

5.变速跑:变速跑又称混合代谢跑。该练习对快速跑和慢速跑的速度都有较严格的要求,是改善运动员不同代谢速度的转换能力及培养意志品质的主要手段。

三、学习技能,注重实践

1.选好跟跑的对象。起跑之初可以跟着大部队跑,尽量跑在稍靠前的位置,除非特殊情况不要领跑,但也不要为了节省体力落在后面,到后来会很难追上。最好找个跑得比你稍快的同伴一起跑,并且尽自己全力跟跑。

2.掌握跑步的重心。重心平稳、小腿向后折叠紧、向前摆动快。小腿折叠紧从而减小摆动半径,进而可以较快的速率完成向前摆动跨步的动作。

3.把握冲刺的时间。视全程距離和个人情况不同,到最后一百米或几十米时,全力冲刺,在比赛中,曾多次出现终点前我校队员冲刺超越全程领跑的其他学校队员。这与平时中长跑训练方法有关。

四、丰富常识,避免伤害

1.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即热身是十分重要的。准备活动不需要太快,但一定要让学生的身体热起来,以微微出汗,面色红润,气息悠长但不急促为度。

2.选择抢道时机。起跑后不要马上抢道,人数较多的情况下立即抢道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整个过程中如遇到需要超越的情况,为了安全起见,必须从右手一侧绕远路超越,同时也避免了内圈超越踩线犯规的可能性。

3.及时调整气息。跑到终点后应立即深呼吸慢步调整,而不能马上躺下或坐下,防止出现“重力性休克”。跑步后,人体全身上下都得到活动,应使身体各部位慢慢放松,全身彻底放松、呼吸均匀后,再做一些腰、腹、腿、臂的拉伸、整理活动。

总之,笔者认为要提高初中生10分钟跑的有效性,必须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寻求突破口,从调查研究入手,改进训练方法,做到实践第一,强化训练,既要教给知识,又要强化技能,才能让学生有效地提高心肺功能、发展耐力,增强他们的意志品质,培养“终身体育”的理念,

参考文献:

余文森,郑金洲.新课程体育与健康教与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04.

猜你喜欢

耐力素质终身体育实效性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篮球运动员耐力素质训练方法研究
高中学生耐力素质状况的分析
周口师范学院普通大学生耐力素质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年级小学生耐力素质的调查和干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