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心插柳柳成荫

2017-08-14王建民

新课程·教师 2017年7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

王建民

摘 要:时观当下,中学语文教学的相关教研活动可谓是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有研讨作文课堂的有效性,有针对文言文教学的实用性,也有针对语言积累与运用教学的实效性等诸如此类的教学研讨活动。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课堂有用性;生动有趣

笔者参与类似这样的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可谓是家常便饭。但在这家常便饭之后似乎总感觉到所有的“有效课堂”教学中几乎呈现出模式化的教学倾向。课堂步骤如下:

首先,先亮出此课知识模块的高考要求;其次是分析高考考点的动态及试题的典型性;紧接着拿出历年来所谓精选的试题进行课堂小练;最后试着总结规律,顺便布置类似考题的作业。

这样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可以说是让我们的教师屡试不爽。但大多的现状是——语文课堂沉闷,听课老师一听就知道接下来的教学步骤了,学生的学习完全是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试想一下:如此的语文教学的“有用性”难道真的“有用”吗?

更让人遗憾的是听课之后的评课教研活动。一些资深的专家或一线老师也几乎心有灵犀不约而同地探讨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际上,笔者最后都强烈感受到一点:那就是急于在一节课就马上提高同学的考试能力,或者说得更直接一些就是如何更快地在考场上提高分数。长期以来的此类教研活动有时真的不得不让人感到遗憾,甚至痛心。原因呢?一言以蔽之:语文教学的功利化趋向太严重,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已经与当下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貌合神聚。实在难以不让人困惑与忧虑。

笔者想借此回到语文教学的本质去思考。语文课堂该教给学生什么呢?仅仅是考试内容和应试技巧吗?课堂模式化才显得思路清晰吗?能不能把我们原本亮丽多彩的语文课堂上得生动有趣一点呢?

带着对上面几个问题的思考,并结合自己十四年的中学语文教学实践,鄙人借此与各位同仁共同分享几点浅薄的教学随想与心得。

在中国,语文作为一门特殊而博大精深的人文学科,它几乎涵盖了中华语言、文字、文化及这种文化的传承与运用等问题。因此笔者认为语文的课堂教学一定要建立在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基础上进行,而这种人文素养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更不是依靠所谓的模式化、功利化的课堂能解决的?它应该是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的,靠的是语文老师们表面看是“无心插柳”似的潜移默化的人文熏陶。

中学语文课堂为何不可以丰富多彩些,为何不可以生动有趣呢?

回到课堂的有用性与实效性,我想说:丰富生动有趣,对学生有用,而且是终生受用。“无心插柳柳成荫”是鄙人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很受用的一句话,在课堂上注入一点一滴的人文之“柳”,这看似无心之“柳”,定会不知不觉中在学生身上形成鲜活之“荫”的。

笔者暂且举自己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实例来分析:说到文言文教学,文言文字词的解释通常是摆在学生面前难以逾越的一道深坎。但如能把文言文字词的理解与中华优美的汉字联系在一起解释,相信同学们对文言字词的掌握会终生难忘,而且还受益无穷。

如在《过秦论》一文的教学中,其中有一句是“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其中“追亡逐北”的理解中,对“亡”的理解同学是没有问题的,但对于“北”解释成“败兵”,相信绝大多数老师是让学生利用这种并列句式来推断出“败兵”的意思,当然这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但对于“北”为何能解释成“败兵”,学生一直是有想“知其所以然”的强烈愿望的。此刻,鄙人便把汉字“北”的魅力以甲骨文及篆文的板书展现给同学们,他们一眼便看出“北”是两个人背靠背的样子,我解释道:“‘北是会意字,是表背部的意思,因为人体的‘背部不好画出来,所以便用两个人背靠背的形式表示出来,它体现了我们先祖造字的智慧。后来啊,表示‘背部的‘北字被代表方向的‘北字借走了,而且长期不还了。因此,只得在‘北字底下加一个‘肉(月)来表背部的‘背。”

“为何‘北字会被借去代表方向呢?”随着我抛出的悬念,同学们的好奇心再次被调动起来了。

此时,笔者耐心解释:“大家想啊,我们的中华文明主要是受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的影响,早期的先祖无论是建造房子还是在家里尊贵的坐向,都是背部向北,面朝南。大家在想象一下北京故宫的建造朝向,还是天子临政的朝向,包括我们现在建造房屋大门朝向问题,是不是都是坐北朝南啊?这样才符合自然科学,冬暖夏凉哟!因此‘背部的‘北不经意间便自然而然代表了方向的‘北字啊!”(“哦,原来是这样,想不到汉字还有这样的文化渊源呢。那老师,‘北为何可以解释成‘败兵呢?我们还是迫切想知道啊?”)

“同学们,别急,听为师慢慢道来,‘追亡逐北的‘北用的是‘北字的本义,就是‘背的意思,为何会解释成‘败兵呢?你们想,古代双方面对面打仗,被打败的一方肯定扭头就跑啊,逃跑肯定就得‘背向追击的一方啊,所以‘北字就顺理成章做‘败兵解释喽!现在我们在各种比赛的报道中,也有一个出现频率非常高的词语,而且依然保留着‘北的本义,大家说是哪一个词语呢?”

笔者再次质疑,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败北。”“对的,它就表示比赛失利或输给对方嘛!”(大家掌声一片。)

在很多老师看来,原本枯燥乏味的文言文字词教学,在笔者口中,却能把汉字的魅力、先民的居住文明、作战习性与文言文字词翻译充分融合在一起,这种融知识性、文化性、趣味性为一体的语文课堂,难道不正是我们中学语文课堂所需要的吗?请问,这样的课堂就是无用吗?

再举个笔者最近自己开设的一堂课:《中国饮食文化里的语文生活》。都说我们中国有吃的文化,那怎么体现出来呢?我平时就有意识去收集跟“吃”有关的语言表达惯用语,这种随心的积累便拿来做课堂教学内容了。我在课堂上举了很多例子:例如“吃苦”“吃亏”“吃回扣”“吃醋”等,我就与同学们一起分析这些充斥在我们生活中各种领域的“吃文化”,这样的课堂,哪怕学习基础再差,平时再厌学的同学也都饶有兴趣地听起课来,大家都对这样的语文课堂感到耳目一新。尤其是笔者举出当下的热门词汇——“啃老族”时,就让同学们去比较:是“吃老族”“咬老族”“吞老族”形象,还是“啃老族”形象,大家都争先恐后指出“啃”字充分反映出年青一代不思进取,不劳而获,恨不能榨干父母辛苦积攒的心血的特点,当然比“吃、咬、吞”字来得形象生动。这样的教学实践不知不觉把饮食文化与语文中的语言锤炼(炼字)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到饮食文化里的丰富语文生活的同時,又不经意间掌握了语言锤炼的技巧。可谓是两全其美,又乐在其中。

試问,如此的语文课堂是不是来得生动而又富有生活的情趣呢?教学尝试证明:学生更愿意积极主动并欣然接受这样的课堂。倘若老师平时能插这支“无心之柳”,久而久之,不仅能让学生轻松应对考试,更重要的会变成他们终身受用的一片语文生活之“荫”。

“学以致用”,经典的一句话,语文的学习除了培养人文素养,还应学会语文知识的实际运用。这一点尤其体现在语言积累与运用上。对此,我个人想方设法在语言运用教学中努力探索出能让同学在乐中学,学有所得,学有所乐的方法。

例如在对联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按部就班把对联的特点及要求讲授给学生,学生还是被动接受的。这样的课堂即使有效也显得单调乏味得多。而我是这样尝试的:事先出一道1932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的国文试题:上联——孙行者,让学生对出下联,便马上把学生的兴趣疑问调动起来,笔者提示也是一个人名,而且众所皆知的人名,最后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同学得出一个最佳的答案——“祖冲之”。

此时,笔者再让他们思考为什么“祖冲之”是最佳答案。他们就自行总结出对联的特点。第一:结构相同;其二:词意相对(相近或相反);其三:内容相符(尽管此联是无情对);最后区分上下联的标志:“仄起平收”。大家看,对联教学就不用像平常大费口舌单向对学生讲授。学生完全是在一种自觉快乐中获得知识,而且终生难忘。

这样的有趣的语文课堂教学有用吗?鄙人坚信一条道理:无论是考试与否,凡是学生感兴趣的有关语文本质的内容,作为一线老师都可以自行灵活拿来做教学内容。当下的语文教学更看重实惠,就是考什么就教什么,就是所谓的课堂有效性。但我坚信西哲之言:“有趣必有益”。

当然,教无定法,只要老师们能结合自我的个性特点并充分挖掘自身长处,相信我们的语文课堂可以尽快告别当下急功近利的单调模式,完全可以变得丰富多彩、有趣生动。因为语文与生活本来就处于同一片多姿多彩的蓝天。

借此也希望各位同仁插好这支“无心的语文之柳”,以便日后水到渠成长出一片旺盛鲜嫩的“人文之荫”!

参考文献:

[1]骆秀琼.浅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3,5(6):35.

[2]陈金婵.浅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J].大观周刊,2012(30):209.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教学
信息技术如何服务于中学语文教学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学案导学法的应用探析
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做法和体会
如何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探究
论中学语文教学中提问设计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论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谈新课程下如何做好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渗透
论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浅谈“态势语”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维系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情感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