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2017-08-14刘光斌

新课程·教师 2017年7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数学教学应用

摘 要:实施分层教学是很必要的,也是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分层教学的前提是学生。分层教学能有效地重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目标、授课过程、布置作业、评价方式和测验上区别对待,使各层次学生都能感受到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分层教学;数学教学;应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经过小学六年的数学学习之后,学生个体差异高低不一。以民勤实验中学为例,一个有着几十名学生的班集体中,优等生较少,学困生较多。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按多数学生的水平授课,长期下来必然形成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消”的局面,并且这种差距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呈拉大趋势,致使部分学困生丧失学习信心,继而厌学。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采用“分层教学法”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促进了学生健康地发展。下面谈谈我的实践与反思。

一、学生分层

实施分层教学的基础是学生分层编组,这也是提高分层教学效率最重要的一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应该有足够的了解。我在教学中的做法是:在实践中,采用召开家长会、个别访谈、重点家访以及从以前任课教师等方面了解情况,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然后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材,对于新生的分层基本以入学成绩为主;其他年级的学生根据上一学期的具体学习情况、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等进行分层。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分层实行动态管理,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或测验后,调整层次,比如银牌学生如果在本小组前两名,可以上升到金牌层次进行学习,银牌学生如果在本小组后两名而且态度不端正直接降到铜牌小组进行学习,实行优升劣降。

二、教学目标分层

实施分层教学的前提是分层教学目标。目前,我在教学中的做法是:备课时精心制定每一节课金牌、银牌和铜牌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对金牌层次的学生设计难度较大的问题,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发展学生的特长;对银牌层次的学生设计的问题稍有点难度,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灵活运用基本知识;对于铜牌层次的学生应多给予指导,问题应简单化,梯度应平缓,培养基本的能力。例如:在执教一元一次不等式时,可制定以下目标:

(1)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其解集;

(2)进一步熟练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3)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培养分析和建立不等式模型的能力。

这里(1)(2)是铜牌目标,(1)(2)(3)是银牌目标,(1)(2)(3)(4)是金牌目标。这样的课堂教学做到了目标细化分层,避免了以往教师在制定目标时单一性、随意性的弊病,强化了目标的针对性和具体性,使教学目标得以具体化。

三、授课分层

实施分层教学的核心是授课分层。授课分层是课堂教学中弹性最大、最难操作的部分,也是教师最有创造性的部分。我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是:同一个知识点,采用梯度设计,对于金牌层次学生来说,尽量少讲多练,独立学习,培养他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其解题的技巧;对于银牌层次学生来说,问题适中。为了鼓励铜牌层次的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简单问题入手,给他们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让他们有成就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让他们主动参与。这样,金牌、银牌和铜牌三个层次的学生均参与了课堂教学活动,让他们都能达到一个可能高的水平。

四、作业分层

实施分层教学的有效途径是分层作业。学生要有收获,分层作业是核心。作业能反映出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能反馈教师一节课的教学效果。我的做法是:给金牌、银牌和铜牌三个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不同难度的作业,不同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金牌层次的学生可选做银牌层次学生的作业,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综合性、灵活性的题目;银牌层次的学生以基础性为主,同时配以少量提高的题目;铜牌层次的学生放缓坡度,做基础作业。这样做,作业的容量和题目的难度,都能让每一个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从而调动三个层次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尤其是铜牌层次的学生主动性明显提高,达到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效果。

五、测验分层

衡量分层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是测验。在小测验中,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标准去衡量。尤其是在试卷的编写中,本人根据教材三维目标,把测验题目分为基础题、选做题、附加题三大类,基础题目占85分,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做,而10分的选做题则由金、银牌层次的学生完成,对于金牌层次的学生来说增设附加题5分。例如,在测验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时,设计:铜牌学生:x2-9y2;银牌学生:16x2-9y2;金牌学生:16(a-b)2-9(a+b)2。这样的试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所考虑,保证测试结果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感,确保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达标。

总之,采用分层教学存在很多困难,但在教学过程中各层次的学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展,并出现了“你追我赶,奋勇向前”的可喜局面,而且以金、银、铜牌层命名,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因此,分层教学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通过本人实践,以点带面,分层教学法在各学科不断渗透,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了“学有所用、学有所获、学以致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天旭.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7).

[2]李国栋.初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法探究[J].新课程研究(上旬版),2011(1).

作者簡介:刘光斌(1982—),男,汉族,甘肃民勤,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数学教学应用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