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教育者面临的变革

2017-08-14金惠忠

新课程·教师 2017年7期
关键词:教育变革教育发展教育者

金惠忠

摘 要:隨着教育领域各种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我们已经进入一个数据驱动教学、分析变革教育的大数据时代。描述在大数据背景下教育者面临的教育变革,以期对大数据的教育发展做出较为全面的梳理和分析,从而为大数据在教育领域得到更好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教育者;教育变革;教育发展

舍恩伯格(Viktor MayerSchnberger)与库克耶(Kenneth Cukier)认为,“大数据为学习带来了三大改变:我们能够收集对过去而言既不现实也不可能集聚起来的反馈数据;我们可以实现迎合学生个体需求的,而不是为一组类似的学生定制的个性化学习;我们可以通过概率预测优化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可以说,舍恩伯格等用一句话概括了教育者在教育大数据时代的三大变革:反馈、个性化和概率预测。下面笔者将基于舍恩伯格对大数据改善学习的观点,对教育者在大数据潮流下所要面临的变革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教育评价从单向度到多向度的变革

所谓单向度到双向度的转变指的不仅是评价对象,更是评价功能。从评价对象来说,教育者对于教育评价的对象指向学生毫无疑义。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打分并且要求他们对这一结果负责,然而教师却很少评价自己,更不会全面或大规模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评估。另外教师从未衡量所采用的教科书、测验和课堂讲解等教学内容与手段是否对学习有益。这种做法在其他行业是完全不被接受的,没有哪个企业会只对客户做评价而从不考虑自身产品存在的缺陷。大数据能够改变这一现状,就像斯坦福大学吴恩达教授在互联网上所开设的机器学习课程一样,通过对整个班级(几万人的群体)的数据分析,观察这一群体的学习情况,以此为根据对课程进行调整,达到对课程的优化,实现评价从学生到教师的双向转变。

从评价功能来说,大数据实现了使评价功能专注于检查、选择、甄别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转变。对学生而言,反馈主要是让教师和学生了解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学习效率等并为如何改进和提高学习找到依据。另外,早在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加德纳就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这本该意味着单一模式的教育评价的终结,但在小数据时代,由于数据的缺乏,教师无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方位的追踪,对学生的行为和成绩进行全面的评价似乎毫无可能。利用大数据,教育者就能获得学生的学习数据并对其进行处理或者利用新的方式组合数据,充分发挥其作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理解和学业表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从“批量生产”到个性化教育的变革

个性化学习应该是教育领域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早在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理念。然而,现代传统教育只能牺牲学生的利益以迎合教师和系统的要求。确实,教育在经过不断的变革,在教学模式、教学方式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比如微课、慕课、翻转课堂,但仍不能实现让大多数学生享受早期教育时期为贵族、富人定制的私人教学服务。个性化服务早在其他行业中试水并取得了成功,亚马逊、淘宝等电子商务平台基于顾客的购物浏览信息给每个顾客推送他们感兴趣的商品内容以提高商品的销售额。这样的成功是可以复制的,教师如果能捕捉到学生学习过程中足量的信息数据,就可以依据这些数据来判断针对每个学生的最适当的学习方式。如果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是个性化学习的前奏,那么,接触到数据之后的适应性学习系统的飞速发展就是实现个性化学习从理论到实践跨越的重要一步。个性化学习讲究动态性和灵活性,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适应性学习系统可以通过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所有行为日志,对其进行分析并对相应的知识进行改变与调整,以最适合学生学习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教师不必再凭借主观判断去选择最适合教学的书籍,大数据分析可以将相同的教材进行个性化处理,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最有效的私人订制教材。比如,在学生做错一个习题时,系统会在后续的学习中推送该题和其有关知识点,直到学生掌握为止。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个性化必须建立在大数据反馈的基础上。只有当教师或是系统获得足量的反馈数据流,针对大规模学生的个性化调整才能实现。大数据时代是“批量生产”到个性化教育变革的契机。

三、从小数据思维到大数据思维的转变

阿里巴巴总裁马云在贵阳召开的数博会上曾说:未来最大的能源不是石油而是大数据。可见,大数据对于各行各业来说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在教育领域,对于教育大数据的研究刚处在起步阶段,一些在线课程得到飞速发展,甚至在线课程将替代课堂教学的说法甚嚣尘上,教育者纷纷效仿,微课、慕课受到追捧。但是绝大多数的教育者仍旧保持着传统教育中的小数据思维,本质仍旧是学生学习,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评分,只不过将教学从线下搬到了线上。大规模的在线课程是一个巨大的数据收集平台,教师可以基于此去挖掘数据,发现新的创新空间。作为教育者应该知道,在线课程不仅是一个提供授课的平台。基于大数据思维,教师自身应是一个“数据脱盲者”,它要基于收集到的反馈信息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学习路线的倾向。比如,学生应该选修哪些课,选择哪个老师等等。教育者不需要为了微课而微课,在线教育只会是传统课堂的补充而非替代,技术也只是对教师的重新部署而非替代,跳出小数据的藩篱,成为大数据背景下的新型教师。

总之,大数据时代已真真切切地到来了。在滚滚前进的时代洪流中,它在各行各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毫无疑问,大数据推动教育变革是未来的必然趋势。但是,大数据对教育领域来说是一个新兴的发展中的事物,国内学者对教育大数据的研究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大数据在教育中的应用也面临着一些短期无法逾越的弊端。基于此,大数据推动中国教育变革必然需要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实践。

参考文献:

[1]舍恩伯格,V.M.库克耶,K.与大数据同行:学习和教育的未来[M].赵中建,张燕南,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梁瑞仪,李康.若干学习相关概念的解读与思考[J].学术论坛,2009(1):31-35.

[3]赵中建,张燕南.与大数据同行的学习与教育:大数据时代作者舍恩伯格教授和库克耶先生访谈[J].全球教育展望,2014(12):3-9.

[4]梁文鑫.大数据时代:课堂教学将迎来真正的变革[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

猜你喜欢

教育变革教育发展教育者
品读
季托,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者需培养反思性实践能力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教师应努力成为一个“教育者”
MOOC时代图书馆角色定位与创新服务
基础教育均衡化的实施对于现阶段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浅议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透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谈中英中学教育差异
当代大学生的科学人生价值观念探析
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教育变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