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

2017-08-14达朝元

新课程·教师 2017年7期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

达朝元

摘 要:建构良好的文化环境能使学习共同体得到进一步丰富与完善。管理文化是教师发展共同体的关键,教师发展共同体的具体形式、持续发展的评价文化是学习共同体的动力。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管理文化;教师发展共同体;评价文化

“学习共同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公司,学习共同体的构建都成为其中的核心组成部分。然而现在学校的教师学习共同体,更多的是组建几个学习小组,这只是一种群体的合作学习方式,未能真正调动教师爱学、乐学、笃学的精神。建构良好的文化环境能使学习共同体得到进一步丰富与完善,为学校文化提供新的生长点。

一、管理文化是教师发展共同体的关键

学习共同体的管理制度不是文字规定的制度,而是实际运行中的制度。制度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就是要使人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和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制度建设要以人为本,要体现人文关怀。

1.参与式管理

在教师学习共同体中,学校的领导班子在管理理念上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关注的中心不再是规则与控制,而是强调共同领导与民主管理。例如,学校发展计划、教师发展计划、课程设置、培训方案等,都源自于全体教师的共同商讨,教师参与了决策,也就意味着教师要承担更大的责任。这样就把学校的目标变成所有人的目标。另外,领导不仅要先于教师掌握正確的教育思想观念,而且还要将其传播给共同体中的每一位教师,并引领他们的工作。

2.自主式管理

让教职员工参与学校管理,实现民主决策,有利于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学校活力,培养教职员工的责任意识。为了使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顺利且高效地运行,教师需要全力努力践行集体的愿景。在构建学习共同体的过程中,将这种自主管理思想引入行动中,将权力赋予教师。如基于教师学科“特长”的学习共同体小组的管理,每学期要求做到“四个一”:共读一本专业书,交流一个教育话题,研讨一节课(课堂观察),参加一次专题讲座。但具体研究的内容与时间等相关要素由各小组根据每学期的研究计划进行部署,并且由教研组长把好关,各组长召集组织。这样的管理模式充分体现了平等、务实、团结的思想,使组内成员形成思考、评价的习惯,逐步提升了自己的学科教学能力和水平,从而使不同的思想、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得到充分的展示与交流。

二、教师发展共同体的具体形式

1.专业学习

集中学习与自愿参与相结合,盘活各校学习资源,公开各校的学习形式与内容,把握每次专家面对面的契机,让全体教师都有机会、有义务参与,真正达到“共同体是我家,学习为大家”的共享效果。具体组织形式有主题沙龙、观点展示、热点评说、读书交流等。

2.合作研究

与校本结合,教师合作与学校合作结合,突显校际联盟的作用,构建合作性的科研模式,让大家在互帮互学、互访互研中共同进步,在合作交流中不断体验科研活动的无穷乐趣。

3.专家对话

请进来,派出去。邀请专家进行讲座,邀请科研骨干传授经验,同时努力创造共同体成员参加研讨的机会。让专家、骨干引领教师成长。

4.网络科研

创办片区科研共同体网站,每个栏目由专人管理。网站不仅聚集了每次活动的相关材料,更重要的是为所有教师提供了一个网络科研的平台。鼓励共同体成员人人做智客,人人参与教育教学论坛研讨。

5.创办刊物

以片区主办,各校轮流承办,实现每学期不少于1期的内部刊物发行。

三、持续发展的评价文化是学习共同体的动力

教师在参与学习共同体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集体的智慧,也形成了对自我个体的认同感,与此同时,正是这种积极的参与活动,作为一个整体的共同体也在不断地成长和繁衍,良好的评价文化推动了它的发展。

1.评价团队化

每个个体与学习共同体之间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双向同构关系,是一种共荣共生、一损俱损的关系。在我们开展的各类学习共同体活动中,校长和教研、教科主任,根据自己学科特长具体负责1~2个“共同体”。在参与共同体的活动中,随时了解各共同体的活动情况,及时发现好的做法,了解教师的需要,提供引领、支持和帮助。每个学期初,召开各学习共同体工作计划交流会;学期中,举行活动经验和成果展示;学期末,开展活动总结和评价表彰,主要从共同愿景、课堂教学、研究反思、阅读学习、教学成绩和团队文化等方面,通过材料、听课、展示等方式进行,根据结果对“先进教师共同体”进行表彰。

2.个性的飞扬

在强调学习共同体合作、互动的同时,我们不应忽视个性的表达。我们的学科教研活动不只局限于学科教研组教师之间的学习,还可以跨学科地学习,除了学校安排的固定活动外,还有学科的特色活动,这些特色活动激发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也体现了团队的个性展示。例如,音乐组开展了“红五月”“艺术节”,阅读小组开展“古诗朗诵会”,美术小组开展“纸艺传情”等特色活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教师积极主动地投入工作中,大家都在探索着教学,寻找自己的优势,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学习共同体的文化构筑着集体的灵魂。构建好这一文化的基础、核心等各个要素,并使其相互作用、和谐共生,教师在这种充满尊重与平等的校园文化中,必将能热情迸发、积极参与、自我成长。

注:甘肃省十三五规划课题《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的研究》(立项号为:GS〔2016〕GHB0591)研究成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习共同体
简论中学体育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构建中学生物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策略研究
如何运用“学习共同体”提高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学习共同体视域下高中生物课堂的“问题教学”
基于“微信群”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共同体建设
翻转课堂中“学习共同体”构建初探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论学习共同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