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反思与策略探究

2017-07-12李会清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7年7期
关键词:素养语文课堂

一、高效课堂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一)考试制度不合理

高考的巨大压力已经向中小学的升学考试分流。在对老师的业绩考评中,往往倾向于教学数据的展示。[1]在此环境下,“教改”进程举步维艰,教师为了更好地提高成绩,不得不放弃重视素质教育的高效课堂,对学生进行应试教育。

中考的指挥棒无一例外地让教师选择了“捷径”——通过大量的重复练习让学生快速掌握答题技巧。封闭式的培养,使得学习范围被人为地限制在课本内,无法拓展的课外活动极大地约束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分数提高了,语文的人文素养却丢失了。

(二)部分教师观念落后

在教师队伍中,存在小部分人自身观念落后,教学水平不高,教学方法陈旧,缺乏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具体体现为:(1)教育教学理念落后,不能真正贯彻新课标的理念,没有真正认识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2)教学资料陈旧,无法满足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渴求。对知识的解释和联想还停留在过去的时代,其所传授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也显得老套、过时。(3)教师个人素养有待提高,高效课堂要求教师有较好的课堂把控能力,有较强的临场应变能力,这一切都是以教师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自身素养为基础的。[2]

(三)基础差异制约主体作用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应该是被动的接受,而应该是主动地自我构建知识体系。学生原有的知识系统要和所学的新知识体系联接起来。理论上的可行并不代表实践的成功,高效课堂里的互动式小组合作常会将学习后进生推向讨论的边緣。语文学科具有广泛性、丰富性、层次性等特点,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由于小学基础知识的差异化,势必导致在讨论过程中的两极分化,优者更优,差者更差。对于学习困难生来说,他们保持沉默的原因大多数是对教师所提问题的不理解或者是课程进度过快而无法跟上。

二、高效课堂的实施策略

(一)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教师的人文素养是指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以及教师在日常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道德、思想、心理、情感、性格、思维方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

高效课堂是一个知识性与灵活性并重的课堂,它要求教师首先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在语文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能够博古通今、触类旁通,从而点拨学生思维。其次要求教师必须拥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和巧妙的语言组织能力,在分组讨论的课堂上,每一次发言都会是思想火花的碰撞,当学生对问题产生质疑和反思时,恰当、灵活的回答将会使得学生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而在自由回答问题阶段,对杂乱无章的叙述进行精要概括总结将有助于学生要点的表达。最后必须要求教师有语文的情怀,一方面,要有对语文的无限热爱,讲课时充满激情,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另一方面,要有对中国文化进行薪火传递的责任意识,弘扬经典,振兴国学。

(二)精心的教学设计与反馈

高效课堂的建构不仅仅包含一位学识渊博的教师、一群积极主动的学生、一台连接互联网的电脑,还应包含教师在课前的充分准备和课后的认真评价。

语文教学设计是教师对整个课堂宏观把控的体现,其关键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调控。达到高效课堂的目标需注意三方面问题,首先要设计出对学生有启发意义的问题;其次要针对每个教学环节预备可能出现状况的备选方案;最后要对关键问题提供多种思路、多种角度的不同答案。唯有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才能使教师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同时不至于遗失自己的角色[3]。课后的认真评价是对高效课堂的一种反馈和延伸,它拉近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倾向于鼓励性的评价改变了过往僵硬的评价体系,人文关怀的突出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所在,如何让学生保持45分钟的学习热情成为决定高效课堂能否实现的关键性问题。教师应该努力优化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讲课,如情景式导入、课堂提问、合作探究等。

课堂导入环节旨在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学习状态,教育家董政枢先生说“好的开头,犹如春色初展。鲜花含露,叫人钟情”,精彩的导入将会快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为接下来的授课做好准备。同时,教师通过问题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形成对价值观、思维方式的正确认识。

三、结语

转变教育理念,是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实施策略与方法的理论基础。不论是建构主义理论还是教学最优化理论,都强调了高效课堂在当前素质教育下的重要性。对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的反叛将会把学生重新拉回课堂的主体地位,“教育首先是人学”的观念开始得到教育界的重视。推进教师角色的转换、授课方式的演变、多媒体技术的辅助,广大语文教师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做新课改下的弄潮儿。

参考文献:

[1]阮腾雷.浅谈语文有效教学[J].当代教育论坛,2007,(02).

[2]范桢.对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反思及策略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1.

[3]魏隽毅.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的新思考[J].科教文汇,2006,(06).

(李会清 四川省简阳市海螺乡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610000)

猜你喜欢

素养语文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美在课堂花开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