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季练功与养生

2017-07-12任秋林

健身气功 2017年2期
关键词:肝经疏肝发物

任秋林

春季天气由寒转暖,自然界各种生物萌生发育,一片生机盎然。正如唐代李绅所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季节,同样也是人们一年中开始健身养生打好基础最关键的时刻。那么春季该如何健身养生,下面将运用中医相关理论从生活起居、饮食、情志和运动锻炼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生活起居上,夜卧早起,广步于庭,防风保暖

春天的自然气候非常适合睡眠,加上春天比冬天夜短,人体生理状态正处于调适过程中,容易出现“春眠不觉晓”的现象,易犯“春困”,因此春季养生主张早睡早起。按照子午流注的次序,子时(23-01点)对应的是胆,丑时(01-03点)对应的是肝,此时也是胆经和肝经代谢最旺盛的时候。因而在晚上23点之前最好已经进入了梦乡,晨醒后才会气色红润、头清眼明,不易生肝病。在睡觉之前我们可以进行泡脚和足部按摩,揉捏大敦穴和足窍阴等穴位,注意泡脚水温要热,可添加一些艾叶、生姜和菊花等具有保健功效的植物。另外,中医认为“久视伤血,久行伤筋”,因此平时要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用眼疲惫和行走劳累等。春季呈春情萌动之态,所谓“春心荡漾”,使房事明显多于冬寒。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恣情纵欲,历代养生都主张节欲保精,因此,房事当有度。清晨起床后,开窗通风,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来到室外,身心放松,呼吸着大自然的新鲜空气,顺应春季的升发之性,使人体气血畅达,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

另外,春季风气当令,气候变化较大,尤其早春,气候变化更大,常有寒潮来袭,多出现乍暖乍寒的情况。因此,要注意防风保暖,适时“春捂”,不忙减衣,应随着气温变化而加减衣服,使身体适应春季气候变化的规律,可使生病的几率减少。

二、饮食调摄上,少酸宜甘,警惕发物

春季忌过于酸涩和油腻生冷的食物,饮食宜甘而温、清淡可口,适宜喝一些花茶,多吃含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肝主青色”,还可以多吃一些青色的食物。例如花茶性质甘凉而气味芬芳,又有辛辣消散之气,有利于散发体内经冬郁结的寒邪,促进阳气升发,令人神清气爽。水果和绿色蔬菜中富含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通过食用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另外,春季饮食要警惕“发物”。所谓发物,是指特别容易诱发某些疾病(尤其是旧病宿疾)或加重已发疾病的食物。“发物”也是食物,在通常情况下适量食用不会产生副作用或引起不适,只是对某些特殊体质才会诱发疾病。例如竹笋,中医认为笋味甘、微寒,无毒,在药用上具有清热化痰、益气和胃、治消渴、利水道、利膈爽胃,可以利九窍、通血脉等功效。但春笋中难溶性草酸钙和膳食纤维素含量较多,因此各种结石患者、儿童、年老体弱者、消化不良和脾虚肠滑者不宜多食,特别是过敏体质的人过量食用还会容易引发荨麻疹。

三、情志调节上,喜条达舒畅,恶抑郁恼怒

中医认为:“肝为刚脏,喜条达而恶抑郁,在志为怒。”肝气疏泄正常,则能调畅全身气血津液,对情志活动发挥积极的调节作用;肝疏泄失职,阳气升泄太过,表现为稍受刺激则容易发怒。怒不仅伤肝,还表现为肝郁气滞等证候,进而还会影响到脾胃,表现为频频嗳气,两肋刺痛,饮食无味,消化不良,呕吐酸水,倒饱嘈杂,周身串痛。因此要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戒郁怒以养性,要做到心胸宽阔,豁达乐观。当有压力或者内心深处对什么人或事物不满、不高兴、痛苦或者烦恼的时候,不要闷在心里,找朋友倾诉一下,或者约上三五知己外出游春赏花,散步踏青,陶冶性情,振奋精神,使肝气疏泄,气血调和,心情愉悦,以符合春阳萌生、蓬勃向上的自然规律。

四、运动锻炼上,多习练健身养生功法,疏肝利胆

冰雪消融,春暖花开,万物苏醒,自然界阳气开始升发,这种环境最有利于生精血化津气,充实人体的脏腑及各个组织器官。但此时人的四肢关节、肌肉和脏器等还处于“苏醒前期”,因而适合选择一些像太极拳、健身气功等动作柔和,运动量适宜的项目。另外,春季是肝当令的时节,因此最好选择一些疏肝利胆的运动,以健身气功为例,具体习练功法如下。

易筋经之出爪亮翅势,青龙探爪势。“肝开窍于目,其华在爪”,练习出爪亮翅势时,当两臂向前推出,目视双掌,怒目圆睁时,可振奋精神、宣泄不良情绪。做青龙探爪这一式时,通过身体的左右拧转,可拉伸两胁,俯身下按,握固沿着胆经上行,收于章门穴,可刺激胆经,起到疏肝利胆的作用。

五禽戏之虎戏。虎戏包括虎举和虎扑,习练时要充分表现出老虎的威猛,就要做到力达指尖、虎视眈眈,而虎爪和虎目都属于肝脏属性的表现。再加上习练虎戏动作时,能让习练者的整个身体处于舒展状态,两臂和两胁能够得到最大幅度的拔伸,因此能起到舒筋活络、气血畅达,使习练者心情舒畅的作用。

八段锦之左右开弓似射雕,五劳七伤往后瞧,攒拳怒目增气力。左右开弓似射雕这一式古代称“左肝右肺如射雕”,中医认为肝气从左侧上升,肺气从右侧下降,通过这一式对拉拔长的练习,能起到疏调肝肺气机,以及强壮筋骨肌肉的作用。“五劳”指的是五脏因操劳而受到的损伤,“七伤”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的伤害,通过往后瞧的动作能活动眼肌,预防眼睛疲劳等症状;另外,眼部周围还是手足三阴三阳经的交汇处,因而通过这一式的习练能调理脏腑,疏通全身经络,达到防治“五劳七伤”的目的。习练攒拳怒目增气力这一式时,通过攒拳怒目瞪眼,可刺激肝经,使肝气疏泄,达到肝血充盈、强健筋骨的功效。

大舞之开胯势,震体势,揉脊势,摩肋势。习练开胯势时,通过两臂左右伸展,带动脚部大敦穴点地外旋,牵拉两肋,能达到疏肝理气、调畅气血的作用。通过震体势的两臂自然下落,合谷穴轻击大腿外侧中线的胆经,可刺激胆经,达到疏肝利胆的功效。通过揉脊势的摆臀侧屈,同时带动脚部大敦穴点地外旋,可调理足厥阴肝经,利于疏肝理气。习练摩肋势时,通过手掌对两肋的摩运,可增强肝的疏泄功能。

十二段锦之掌抱昆仑,通过身体的左右侧倾,可充分抻拉两胁,刺激到肝经和胆经,起到疏肝利膽的作用。

马王堆导引术之仰呼,折阴。习练仰呼这一式,当两臂上举下落时,需要稍带意念从头面部的瞳子髎穴经由身体两侧到臀部的环跳穴最后到脚趾端的足窍阴穴,即胆经的行经路线。做折阴这一式,当双掌沿下肢内侧上行时,同样需要稍带意念从脚趾端大敦穴经由膝关节一直到达腹侧的期门穴,即肝经的行经路线。通过这两式循经导引的习练,能达到疏肝利胆、通畅气血、强身健体的目的。

太极养生杖之轻舟缓行,风摆荷叶。轻舟缓行习练中有多次上步和退步即踝关节的屈伸动作,这个动作能加强对足三阴、三阳经络的刺激程度,因而能起到疏肝利胆的作用。风摆荷叶这一式就是模仿荷叶随风左右摇摆的样子,通过身体侧屈,能够有效的刺激肝经和胆经,从而能达到疏肝利胆,促进气血运行的功效。

导引养生功十二法之躬身掸靴。习练躬身掸靴时,手依次沿着两腿外侧中线的胆经向下摩运和循经上行,可有效刺激胆经,达到疏肝利胆的功效。

通过以上健身气功功法的练习,能达到疏肝利胆、通畅气血、舒活筋骨和头清目明的健身功效,其中还应多习练六字诀之“嘘”字诀,通过左右穿掌,口发“嘘”音,转体抻拉两肋,有助于吸入清气,呼出浊气,达到清肝火,以应春季肝气木旺。另外,还可以选择去郊外踏青、放风筝等,既可健身,又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令人心旷神怡。总之,通过这些运动能让身体吐故纳新、脏腑协调、气血顺畅,还能达到增强体质、消除抑郁和舒畅心情的健身养生效果。

结语

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如果不注重养生,就会伤肝气,肝伤则不能生心火,到夏季火就不足,火不足而寒水便来侮之,于是发生寒性病变。因此要注意让肝胆得到疏泄或贮藏,与春阳的升发相和谐,达到阴阳平衡、内安脏腑,以防肝木过旺克伐脾土或肝木过弱导致心火不足。总之,只要我们从生活起居、饮食、情志和运动锻炼等方面顺应春季的变化规律,因时调摄,就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达到养生长寿的目的。

猜你喜欢

肝经疏肝发物
自拟疏肝和胃汤加味治疗肝气犯胃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中医专家为您解读“发物”
身体出现这些不适,疏通一下肝经
巧用“发物”防病治病
侧卧养肝气 仰卧和五脏
肝不好 六个特征告诉你
“发物”是何物
“忌食发物”有新解
春季养肝 推推肝经
柴胡疏肝散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型腹痛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