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兴国话对兴国山歌的影响
——兼谈兴国山歌的保护与发展

2017-07-05陈建锋

关键词:衬词特征词兴国

陈建锋

(江西农业大学 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



兴国话对兴国山歌的影响
——兼谈兴国山歌的保护与发展

陈建锋

(江西农业大学 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

兴国山歌的咬字、吐字、归韵和兴国话的声母、韵母关系密切。兴国话声母音感差异大、送气音多,韵母没有撮口呼、韵腹开口度大,形成了兴国山歌咬字清晰有力、吐字悠扬宏亮的特点。兴国话声调的音高变化较窄,导致兴国山歌旋幅不大,旋律比较简单。兴国山歌通常一字一音,歌词中有许多单音节的兴国话特征词,如果用普通话来唱往往音不够多。原生态兴国山歌需要保护,但兴国山歌也需要在保留兴国话基本元素的基础上,向通俗化发展。

兴国话;兴国山歌;影响;通俗化

陈建锋.兴国话对兴国山歌的影响——兼谈兴国山歌的保护与发展[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6(2):145-149.

Chen Jian-feng.The impact of Xingguo dialect on Xingguo folk songs——Concurrently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Xingguo folk songs[J].Journal of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2017,36(2):145-149.

兴国山歌是我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传起源于唐朝时的木客之歌,历史悠久。但兴国山歌属于山野俚曲,历代很少被文人著于笔端,在我国浩如烟海的艺术种类中并不出众。兴国山歌传唱的黄金时代当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当时兴国山歌风行于中央苏区,山歌手四处宣扬革命思想、鼓舞士气、歌颂新风。500多首兴国山歌被收录在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编印的《革命歌谣选集》中,兴国山歌第一次大规模地以书面和雅化的形式出现在大众面前,当时还得到党和苏区的许多高层领导关注。

在长期的口耳传唱过程中,兴国山歌逐渐形成自己的结构特点和艺术风格。从调式和节拍上看,兴国山歌多采用五声民族调式,以羽调式、徵调式为主,节拍变化多,经常增眼或减眼。从歌词上看,兴国山歌多数为七言四句体,少数为五句体的“三跌板”或句子更多的长歌形式。又根据歌词中的顶针、谐音、设问、夸张等修辞手法,分为“捡脚跟”、“尾驳尾”、“丢关音”、“锁歌”、“斗歌”等类别。从表演舞台来看,兴国山歌既可以山野遥唱,又可以室内演唱,室内演唱时多与当地民俗(如跳觋)相结合。

1 兴国话语音对兴国山歌音色和旋律的影响

“声乐品种的‘词’,在音乐作品中具有双重身份,它们既是表达特定语义的文学符号,又是能够表现特定区域风格的音乐符号。它们作为音乐符号,实际上又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对腔的构成具有潜在影响的各种语言因素(隐性符号);另一部分是直接的音乐成分——语言音色(显性符号)。”[2]兴国话歌词作为兴国山歌的音乐符号,主要表现在兴国话语音对兴国山歌音色和旋律两方面的影响。

声乐作品的音色可以从声音的纯净度、密度、质地、弹性、力度等方面加以区别,音色不同的声乐作品,在情感表现上存在明亮黯淡、丰满干瘪、圆润干涩等演唱方面的差异[3]。兴国山歌的音色,与歌词的咬字、吐字、归韵关系密切,而这些又都要归结到兴国话字头、字腹、字尾的发声上来。在谱写声乐作品的旋律时,作曲者应遵循依字行腔的原则,要考虑歌词本身包含的音乐因素,在汉语歌词中主要指每个字声调的音高变化。不同方言的声调形成不同的腔格,从而形成不同的民歌特点。声调对旋律的影响,在似吟似唱的兴国山歌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1.1 声母和咬字

声乐咬字的重点在于准确发出字头。字头主要是声母,也包括介音。声母不是乐音,在声乐中没有太多的演唱技巧,但要求准确清晰、喷口有力,既要避免音包字,又要避免字包音。声母的发音,与发音部位及发音方法有关,如果把普通话歌词“开窗”唱成“开枪”、“肚子”唱成“兔子”,则是咬字不准。

兴国话有20个声母,与普通话相比,少了舌尖后音zh、ch、sh、r,多了v、nɡ两个声母。兴国话声母之间的音感差异较大。比如普通话中平舌音z、c、s和翘舌音zh、ch、sh虽然有区别,但实际上音感差异不大,口语中有时很难辨析,语音的纯净度不够高。而兴国客籍话没有平舌和翘舌的区别,普通话中的翘舌音一部分读成平舌音,另一部分读成其它声母,不存在平翘舌辨析的问题。因为兴国话不同声母之间的音感差异比较大,所以,兴国山歌的咬字容易咬准,音色的纯净度较高,听起来直爽、豪迈、清晰、有力。

兴国话送气音多,这是与兴国山歌大多在山野中遥相唱和相适应的。普通话中大多数声调为去声的字,如果声母为不送气辅音如b、d、z、zh、j等,在兴国方言中都读成了送气声母p、t、c、q,如“步、病、邓、大、坐、字、丈、重、尽、贱”等字。普通话有一些声调为阳平的不送气声母字,在兴国方言中也读为送气声母,如“白、毒、直、绝、族”等字,这些字在兴国方言中读为送气入声字。送气音气流强,共鸣足,声音能够传送的距离远,歌唱时畅快淋漓、明亮奔放。

1.2 韵母和吐字归韵

声母咬字一般时值短,快速过渡到字腹吐字。字腹是韵母中的韵腹,是一个音节的主要元音,和嘴巴的开口度大小有关,开口度大的音比开口度小的音更响亮。元音是乐音,一首歌高扬沉降、婉转曲折的旋律变化,主要体现在字腹吐字的延长之上。

兴国话有41个韵母,只有开口呼、合口呼和齐齿呼,没有撮口呼,即没有由元音ü构成的韵母。普通话中的撮口呼字在兴国话中基本上读成了齐齿呼, “雨”读如“倚”,“雪”读如“写”。撮口呼的字音听起来又细又柔,适合于小调和细嗓抒情。而兴国山歌悠扬响亮,多用本嗓歌唱,少数在末尾高音拖腔处用假嗓,如果兴国话中的撮口呼字多的话,就很难形成兴国山歌悠扬响亮的特点。

一个有拖腔的字如果韵母中的音素较多,它的润腔形式就会比较复杂。兴国话中“命、清、平、精”等字在介音i后面比普通话多了一个开口度大的低元音字腹a,唱起来比普通话更响亮,但如果字腹吐字时机不对,容易将一个字唱成两个字,如“精”字唱成“吉安”。反过来,兴国话中有一些字的韵母比普通话更简单,如“咸、交、队、吹”等字,兴国话丢失了介音i或u,变成了一、二等的开口呼字,声母咬字之后直接为字腹吐字,声音宏亮,不含糊。虽然韵母内部的润腔形式比普通话少了,但显得干脆利落。

歌的旋律主要表现在字腹上,一般不宜将字尾(即韵尾)归韵过早,如普通话“美”字归韵过早就可能唱成了“米”字。不过兴国山歌的旋律比较简朴精练,拖腔较少,因而字尾的归韵往往比较及时,但字音往往不够饱满。兴国话中还有一些入声字,如“白、石、六、学、绿”等字,它们的字尾带有急促的喉塞音,这些字在歌唱时很难拖腔,字腹吐字一完成,就迅速以入声归韵。有些带鼻音的字,如兴国山歌《苏区干部好作风》每句唱词的最后一个字“风、公、命、农”等,在山歌演唱时会较早归韵到鼻音,然后以鼻音行腔。

1.3 声调和旋律

字的声调是音高的相对变化,歌的旋律应该符合字调的走向,这就是依字行腔,腔随字走。如果作曲者在谱曲时对旋律处理不当,就容易使唱词中的某些字或词被听众误解或不知所云,形成“倒字”。一旦歌词唱“倒”了,一首歌基本上就很难做到“字正腔圆”。

兴国话声调种类有6个,阴平字为中升调值(24),阳平字为低平调值(11),上声字为中降调值(31),去声字为高降调值(53),阴入字为低促音(2),阳入字为高促音(5)。兴国话声调种类多,按理用兴国话写成的词可谱写的旋律会很丰富,但由于兴国话每个声调的相对音高变化较窄,所以实际上兴国山歌的音程波动小,旋幅多在4度或3度以内,旋律并不复杂。而且兴国山歌通常为一字一音,一句歌词内部拖腔较少,拖腔大多落在一句词的最后一个字上,似说似唱,因此不花哨,感情朴实。

1.4 山歌实例分析

这里以《好花一朵冇人贪》中的两句歌词为例[4],来简要分析兴国话声韵调和兴国山歌的音色、旋律之间的关系。

从旋律上看,歌中的“下河”两字如果按普通话来唱,“下”字的声调为降调值51,而配的旋律为上行音,听起来像“狭”字,从而形成倒字。但在兴国话中,“下”是阴平字中升调值24,正好配上行的旋律,“河”是阳平字低平调值11,旋律音为7,也正好比“下”字低,因此不存在倒字问题。歌中的“白”字,为高促的阳入声,音值短,为了强调情感加了一个短暂的后倚音,适当地延长了音值,但这个字不可能形成长的拖腔。

这是《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西卷·下)》记录的兴国山歌《高山岽上开良田》中的一句歌词[5],实际歌词应为“佢尧舜登基(都)十八(啊)年(喏)”,其中的“八”是阳入声字,“八”字后面有两拍拖腔,实际上是衬词“啊”的拖音,“八”和“啊”之间有个不易察觉的小停顿,但上例记谱并没有标明衬词“啊”,会让人误以为“八”字有两拍的拖腔。

此外,杨婷、唐玉琴也分析了兴国山歌《赞八仙》中兴国话各字的调高和旋律音高的关系,逐字分析之后得出结论:兴国山歌的字调和旋律走向一致,表明兴国山歌与当地语言文化融合紧密[6]。

2 兴国山歌中的衬词和方言特征词

兴国话词汇对兴国山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衬词和方言特征词上。

2.1 衬词

歌曲中的衬词和正词是相对来说的。正词直接表现歌曲的思想内容,衬词和正词一般没有直接联系,在句子中属于独立性成分,主要是为情感需求和音乐结构而设置的。各地民歌的特点可以从衬词的不同得到体现。在兴国山歌中,最重要的衬词是开头引腔“哎呀嘞(哎)”和结尾提示语“心肝哥(妹)”或“同志格”。这是兴国山歌的标志。

“哎呀嘞(哎)”是兴国当地的日常感叹语,这一引腔往往在兴国山歌的高音区中进行并得到延长,山歌手一张嘴就透出一种热烈奔放的兴国风情,听众感觉迎面扑来一阵阵的山野气息。“哎呀嘞(哎)”的作用可以是呼唤他人、宣泄疲劳、驱赶猛兽、壮胆提神等,有时也可以根据演唱时的情绪来调整“哎呀嘞(哎)”的腔调,表现出温柔婉转、深沉厚重的一面。结尾提示语“心肝哥(妹)”或“同志格”是称谓性词语,在七言四句体山歌中出现在第三句和第四句之间,用以表明歌曲即将结束。与开头引腔“哎呀嘞(哎)”的高亢粗犷相比,结尾提示语“心肝哥(妹)”或“同志格”则唱得委婉细腻。

山歌中的衬词大多数是叹词、拟声词、语气词、副词、代词、称谓名词等,可以出现在一句词的开头、中间或结尾。如兴国山歌《生当老妹蛮难嘲》(括号里的为衬词):

这些衬词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就、都、是”是常见衬词,通常紧接在主语成分之后,是话题标记。“介、格”也是常见衬词,意思为“那”和“的”。 这些衬词的运用使得整首歌和平时说话的语气、腔调、停顿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衬词在歌唱时可以渲染感情,如“活捉老蒋何应(哟嗬嗬个)钦”中的“哟嗬嗬个”突出幸灾乐祸、大快人心的情绪,也可以模拟声音增加现场感,如“麻雀雕子(打打帝帝)讨老婆”中的“打打帝帝”模拟的是婚礼上的唢呐声。

衬词在山歌中的出现没有很强的规律性,歌手可以根据自己的语言习惯和演唱风格随意改编。兴国山歌重词轻唱,特别在斗歌中,“唱歌从来冇歌本,灵番刁钻考肚才”。衡量一个山歌手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要看其即兴编词的能力,优秀的山歌手被人称作“有肚才”。对歌时,衬词可以为即兴演唱预留思考时间,让山歌手发挥出更高的水平。

2.2 方言特征词

方言特征词是一种方言中拥有、而其他方言中没有或少有的词语。兴国山歌中有许多兴国话的方言特征词,如:“(等)兴国山歌有咁多”中的“等”意为“我们”,“咁”是指示代词“那么”的意思;“哥哥问叫麻格,一朵好花冇人贪”中的“叫”意思为“哭”,“麻格”意思为“什么”,“贪”意思为“青睐”;“你做爷来做娭”中的“爷”是“父亲”,“娭”是“母亲”;“猫公想食喉出痨”中的“喉”意思为“眼馋”;“打只山歌过横排”中的“横排”是山与山之间的狭长平地;“高山岽上开良田”中的“岽”意思为“山顶”;“半夜歇眼打哈哈”中的“歇眼”意思为“睡觉”;“麻雕子飞过河”中的“麻雕子”是“麻雀”。

类似的方言特征词在兴国山歌中还有很多,其中有些是古语词在兴国话中的遗留,有些是当地特产的名物词,有些方言特征词根本找不到本字。这些方言特征词具有浓郁的地方烙印,如果换成普通话或其他方言来演唱,一方面词的声韵调和曲的音色及旋律不一定能相配,另一方面,山歌的表现力、形象性也将大打折扣。而且,有些兴国话特征词在普通话中没有对应的词语,很难用普通话来表达。再者,由于许多兴国话中的单音节词语,用普通话来说要变成双音节词语,大多数兴国山歌是一字一音的旋律,如果用普通话来唱明显会导致音的数量不够多。

3 兴国山歌的保护和发展

谢征、幸莹洁提出了兴国山歌保护的问题,因为包括客家方言在内的各种汉语方言,正面临被普通话取代的风险,客家山歌要传承保护,首先必须让客家方言有一个生存的土壤。而且如今的民俗活动作为客家山歌的主要载体,过分商业化和职业化,客家山歌变成一种事先精心安排的功利性质的文艺形式,脱离了其原有的“山”的特性和“即兴”的特征,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山歌了[7]。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耕方式的转变、城镇化的进展、多元文化的冲击以及普通话的推广,兴国山歌逐渐丧失生存的土壤。目前,虽然城岗乡的白石村、茶园乡的猪婆嶂等偏远山区,唱山歌的风气比较盛行,而且县政府也采取了定期举办官方歌会等保护措施,但依然挡不住兴国山歌日益式微的步伐。老一代山歌手相继去世,山歌传承却后继无人,年轻人的受众市场也难以培育,兴国山歌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

原生态山歌的保护和山歌的繁荣发展之间并不存在矛盾,对兴国县作为“山歌之乡”的建设来说,保护和发展可以并行不悖:保护为了发展,发展促进保护。政府和研究人员要做好原生态山歌的记录、整理工作,对一些濒临灭亡的曲目更要进行抢救性挖掘。演艺市场要做好兴国山歌的改编和推广工作,利用现代传媒让兴国山歌“触电”,并将兴国山歌做成一种产业。如果过于强调原生态保护,阻止兴国山歌适应时代的变化,实际上是对兴国山歌的变相扼杀。

兴国山歌的受众目前主要局限在兴国县域范围,随着县域受众逐渐消失,如果不及时培育出新的受众群体,兴国山歌最终可能会消亡。因此,必须让兴国山歌走出兴国,将其推向外地,让更多的人了解兴国山歌,喜欢兴国山歌。兴国话是兴国山歌的立足之本,但兴国话也成为兴国山歌走向全国的语言障碍,“触电”之后的兴国山歌有必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普通话改造。全国流行的《十送红军》,就是根据兴国山歌《送郎调》改编的,其中便保留了兴国话衬词“里格”和“介支格”。“优秀的赣南客家山歌可以有两个唱法版本,一个是客家话版本,另一个是普通话版本;也可以参照《十送红军》的手法,客家话与普通话相结合,加上客家话的衬词,如‘罗’‘喂’‘哟’等,加在歌曲当中,既有通俗意味,又有客家风情,必将受到大众的喜爱。”[8]

目前,兴国县大力开展的山歌进校园活动,得到了中小学师生的热烈欢迎,不少学校自编了一批倡导时代新风、可以用普通话歌唱又保留了方言特征词的兴国山歌。这些现象表明,兴国山歌通俗化发展已经有了现实基础,只是在通俗化的过程中,必须把握一条原则,那就是兴国山歌中的方言特征词不能丢。

笔者认为,兴国话受普通话影响,出现了向普通话靠拢的趋势,但面对这种趋势不必过于紧张。客家人一向注重“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兴国话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失,兴国山歌也不会迅速失传。兴国山歌以前有深厚的群众基础,通俗化之后的兴国山歌仍将会有大量的受众群体。至于一些演艺组织对山歌手予以包装和推行兴国山歌的商业化演出,这是让市场来保护兴国山歌,不必过分担心山歌的变味。

[1] 刘新华.兴国境内两个客家话点的语音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03:4.

[2] 钱茸.语言学方法之于音乐的“中国元素”[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9(2):105.

[3] 李建明.论声乐演唱中的音色问题[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46.

[4] 江西省兴国县民间歌曲采编小组.兴国县民间歌曲集(铅印本)[M].1981:5

[5]《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西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西卷(下)[M].北京:中国IBSM中心,1996:1206.

[6] 杨婷,唐玉琴. 潋江镇方言在兴国客家山歌《赞八仙》中的表现[J]. 大舞台,2013(2):265.

[7] 谢征,幸莹洁.赣南客家山歌与方言关系初探[J].四川戏剧,2008(6):96.

[8] 张红.两难选择:赣南客家山歌保护还是创新[J].江西社会科学,2007(7):197.

The Impact of Xingguo Dialect on Xingguo Folk Songs——Concurrently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Xingguo Folk Songs

CHEN Jian-feng

(CollegeofHumanitiesandPublicAdministration,JiangxiAgriculturalUniversity,Nanchang330045,China)

The initial and final tones of Xingguo dialect have an impact on the articulation, enunciation and rhyme of Xingguo folk songs. The big difference of pitch, the abundance of aspirated sound, the lack of front rounded vowel, and the big opening degree of final nucleus form clear articulation and loud enunciation of Xingguo folk songs. The change of tone’s pitch is narrow, which causes the simple melody. Xingguo folk songs are usually that one word is one note. There are not enough notes to sing a Xingguo folk song in common Chinese because of many single syllable Character-words in the dialect. It is necessary to protect the original ecological folk songs, but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popularize Xingguo folk songs based on the conservation of Xingguo dialect’s basic elements.

Xingguo dialect; Xingguo folk songs; influence; popularization

2016-10-26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语言音乐学视阈下的江西民间歌谣研究”(YS1320)。

陈建锋(1974— ),男,江西万安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研究。

J607

A

1674-3512(2017)02-0145-05

猜你喜欢

衬词特征词兴国
山歌迎你到兴国
基于类信息的TF-IDF权重分析与改进①
藏族古乐谱《目意耳之喜宴》中的衬词研究
西和赞歌
扬州民歌中衬词的语音特点及其来源
基于改进TFIDF算法的邮件分类技术
兴国之歌
手术病人大多吃错了
产品评论文本中特征词提取及其关联模型构建与应用
中国民歌衬词的音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