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症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的应用效果及心理状态分析

2017-07-03刘博马晓丽

当代医学 2017年18期
关键词:神经功能脑梗死高血压

刘博,马晓丽

(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医院)神经内科,辽宁阜新123000)

循症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的应用效果及心理状态分析

刘博,马晓丽

(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医院)神经内科,辽宁阜新123000)

目的对循症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的应用效果及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不同设为对照组(n=41)和研究组(n=52),前者行常规护理,后者行循症护理,观察两组神经功能损伤及住院时间,采用抑郁自评表(SDS)和焦虑自评表(SAS),对抑郁、焦虑情绪评分,血压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14.19±5.30)分及平均住院时间(11.19±3.46)d低于对照组(17.81±6.17)分、(13.51±4.08)d(P<0.05);两组护理后SDS、SAS评分改善,但研究组SDS、SAS评分(33.50±9.98)分、(34.26±10.09)分低于对照组(45.49±10.41)分、(45.29±11.18)分(P<0.05);两组护理后血压改善,但研究血压(13.47±5.08)mmHg、(111.55±6.68)mmHg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循症护理应用于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中可显著降低神经功能损伤,缓解抑郁、焦虑情绪,降低血压水平,具临床推广价值。

循症护理;脑梗死;高血压;效果;心理状态脑梗死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病症,多发于老年群体,由于该病的致残率、复发率及病死率较高,严重威胁到患者生命健康[1]。其常见并发症主要表现为高血压,两者合并带来的危险更大,提高了临床治疗难度[2]。据相关临床研究显示,实施合理有效循症护理以配合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治疗,其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针对确诊的93例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93例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不同设为对照组(n=41)和研究组(n= 52)。前者男女比例21:20,年龄47~81岁,平均(66.22± 12.47)岁,高血压病程5个月~6年,平均(3.18±2.47)年;后者男女比例28:24,年龄50~85岁,平均(68.16±13.15)岁,高血压病程8个月~10年,平均(4.71±3.23)年;两组上述各项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给予患者临床治疗脑梗死与高血压的常规药物,并对其各项指标严密监测,进行疾病相关知识健康宣讲。研究组行循症护理,具体方案如下:(1)心理护理,多数研究显示,患者良好心理状态能够有效促进治疗后较快恢复。为此,护理人员需积极与患者交流,加强关注心理状态。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相关预防与控制知识,加强其进一步了解自身病情,并以积极态度对其心理进行疏导,缓解其负面情绪,主动配合治疗。(2)饮食护理,护理人员需依据患者病情状况及饮食喜好,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饮食计划。引导其健康合理饮食,嘱患者多食高蛋白质、维生素及纤维素食物,观察其吃饭状态,并合理评价其摄食功能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3)康复训练,护理人员依据患者实际临床症状制定合理康复计划,由于该病在发作时大多患者伴有偏瘫、语言障碍等状况,为此,在康复训练同时,每天需适当运动与按摩,每天5~6次,每次10~15 min。待其病情较稳定后适当进行内外旋、伸展训练,每天5~7次,并协助其翻身,以减少坐疮与感染的出现,促进肌肉恢复。护理期间多与患者交流,促进其发音练习,以缩短其语言功能恢复时间。(4)并发症护理,护理人员应定期协助患者适当进行身体清洁,勤换衣物,保持皮肤干燥,便后及时对外阴部清洁,预防感染。此外,由于脑梗死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低、行动不便,较易出现跌倒或坠床情况,所以需配备专人陪护,并在床旁安放护栏等,以减少并发症发生。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比较两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及平均住院时间;采用抑郁自评表(SDS)和焦虑自评表(SAS),对抑郁、焦虑情绪评分,评分越低表明恢复情况越好[3];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压变化情况,主要包括收缩压(SBP)、舒张压(DBP)。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均以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及平均住院时间比较研究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14.19±5.30)分及平均住院时间(11.19±3.46)d低于对照组(17.81±6.17)分、(13.51± 4.08)d(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前后SDS、SAS评分比较护理后两组SDS、SAS评分均有改善,但研究组SDS、SAS评分(33.50±9.98)分、(34.26±10.0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5.49±10.41)分、(45.29±11.18)分(P<0.05)。见表2。

表1 两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及平均住院时间比较(x±s)

表2 两组护理前后SDS、SAS评分比较(x±s,分)

2.3 两组护理前后SBP、DBP变化比较护理后两组SBP、DBP均有改善,但研究组SBP、DBP(13.47±5.08)mmHg、(111.55±6.68)mmH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前后SBP、DBP变化比较(x±s,mmHg)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通过饮食对胆固醇、脂肪等热量较高食物的摄入增多,导致脑梗死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4]。该病属于临床较常见的一种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及高病死率等特点,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偏瘫、语言功能障碍等,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5-6]。为此,本研究针对已选定的93例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日后临床提供循证依据。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及平均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循症护理应用于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中可有效降低神经功能损伤,缩短住院时间。分析原因可能如下:本研究中护理人员依据患者实际临床症状制定针对性的合理康复计划,提前和患者及其家属交流沟通,使其对康复训练重要作用进一步了解,并主动配合,护理期间与患者进行交流,促进其发音练习,以缩短其语言功能恢复时间[7-8]。此类针对性护理方法能够使相关预防工作提前做好,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患者的病情,消除并减轻不良情绪,缓解脑组织损伤引发的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9]。本研究中组内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充分证明针对性护理的重要性,促进患者主动配合治疗,从而缩短住院时间。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两组SDS、SAS评分均有改善,但研究组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循症护理应用于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中可显著缓解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分析原因可能如下:本研究中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交流,关注其心理状态,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相关脑梗死与高血压预防与控制知识,加强其进一步了解自身病情,并以积极状态对其心理进行疏导,缓解其负面情绪,积极乐观配合治疗[10]。提供优质的护理,以患者为整个护理过程的中心,发挥循症护理的作用,提高治疗依从性,缓解焦虑抑郁症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两组SBP、DBP均有改善,但研究组SBP、DBP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循症护理应用于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中能够有效降低血压水平。分析原因可能如下:本研究中护理人员依据患者病情状况及饮食喜好,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饮食计划,引导其健康合理饮食,嘱患者多食高蛋白质、维生素及纤维素食物,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少量多餐。

综上所述,循症护理应用于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中能够有效降低神经功能损伤,缩短住院时间,缓解抑郁、焦虑情绪,降低血压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临床推广价值。

[1]朱春兰.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中循症护理的应用体会[J].吉林医学,2015,36(18):4181-4182.

[2]赵珊.循证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3):221-222.

[3]徐萍.人性化护理在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5,3(1):177-178.

[4]刘俊玲.脑梗死伴发高血压的循证护理[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5(5):48-50.

[5]富丽岩.脑梗死伴抑郁症患者护理中预见性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26(10):1290-1291.

[6]江秀华.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中循症护理的应用解析[J].当代医学,2016,22(23):77-78.

[7]苗保霞,刘同宝.高血压及合并冠心病或脑梗死患者的动态血压特点分析[J].山东医药,2013,53(36):70-72.

[8]李杰.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伴高血压的疗效[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3):509-510.

[9]聂玉平.糖尿病高血压及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合并脑梗死预后关系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4,2(13):161-162.

[10]张秋艳.循证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上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2):2394.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8.086

猜你喜欢

神经功能脑梗死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医干预治疗高血压49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