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解决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作用

2017-07-03王芳

当代医学 2017年18期
关键词:阻塞性疾病功能

王芳

(河南省周口市人民医院内科,河南周口466001)

聚焦解决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作用

王芳

(河南省周口市人民医院内科,河南周口466001)

目的分析研究聚焦解决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抽取104例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聚焦解决模式。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概念(26.54±1.79)分、自我责任感(27.65±2.51)分、自我护理技能(39.57±3.71)分、健康知识水平(47.59±3.21)分比(21.11±1.21)分、(22.13±2.17)分、(32.54±2.98)分、(37.21±2.83)分]评分及生活质量[躯体功能(73.24±9.54)分、心理功能(72.87±10.63)分、社会功能(70.57±9.81)分、物质功能(74.57±11.35)分比(63.54±8.79)分、(63.23±9.26)分、(62.78±6.62)分、(65.58±9.17)分]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焦解决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显著作用,值得推广运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聚焦解决模式;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多发于老年群体的常见疾病类型,该病常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单纯依赖住院期间的治疗与护理无法长期控制,因此患者自我护理在疾病的防治中极其重要[1-2]。聚焦解决模式是建立在对个体自身资源利用上一种心理干预模式,近年来被广泛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有研究[3]指出,聚焦解决模式可有效提高慢阻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对促进呼吸功能锻炼及肺功能改善具有显著作用。为论证上述观点,本研究特选取本院收治的104例慢阻肺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抽取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河南省周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2例。观察组男28例,女24例,年龄61~84岁,平均(70.63±10.52)岁,病程6~15年,平均(9.54±2.14)年。对照组男27例,女25例,年龄62~83岁,平均(71.66± 10.29)岁,病程6.5~16年,平均(9.67±3.63)年。两组基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包括入院指导、健康宣教、康复训练、出院指导等。

1.2.2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采用聚焦解决模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1)问题描述:评估患者对慢阻肺认知程度及对呼吸功能锻炼掌握程度,引导患者回忆以往对呼吸困难预防及缓解所实施的方法及效果,及时给予肯定,增强患者疾病防治信心;(2)目标构建:入院评估后,更正患者不当的锻炼方法,根据患者呼吸困难程度、工作情况、家庭环境等制定自我护理目标,协助患者回忆自入院以来做过的治疗与护理,让患者自己总结对康复有益或成功的例子,确定护理目标实现的可行性;(3)例外探查:帮助患者回忆自己偶然成功缓解呼吸困难的例子并进行思考与分析,引导其发现自我护理中简单有效的锻炼方法,支持并鼓励患者坚持自我护理;(4)实施反馈:指导患者总结自我护理过程,对不正确方法及时给予纠正,患者出院后定期进行电话随访,指导患者进行正确测试训练,并根据测试结果帮助患者调整目标;(5)评价:对患者自我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指导患者总结经验,制定下一个护理计划;(6)3个月后进行自我管理能力评定。

1.3 观察指标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能力采用自我能力测定量表(ESCA)[4]评估:包括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生活质量由GQLI-74量表[5]评定,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分析计算数据信息,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管理能力比较护理前,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水平各项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各项指标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管理能力比较(x±s,分)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比较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比较(x±s,分)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呼吸科常见疾病类型,多发于老年群体,咳嗽、呼吸困难、气促为其主要临床表现特征,严重者甚至并发呼吸衰竭。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及空气质量的逐日下降,慢阻肺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该病迁延不愈较易复发,对患者身体健康及日常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呼吸功能锻炼对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肺通气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具有显著作用,但该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单纯接受医院护理及治疗无法保证慢阻肺不再复发,因此患者出院期间的自我护理及锻炼尤为重要[6]。聚焦解决模式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含义是将干预的关注点聚焦在与被干预者共同构建问题解决方案,并以完成被干预者期望的结果为目的。聚焦解决模式起初用于心理咨询与治疗中,近几年被广泛运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得到广大医界学者与患者的认可。在赵辉等研究[7]中,实施聚焦解决模式的研究组护理后自我管理能力水平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且干预后研究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与肺功能测定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该研究结果表明聚解决焦模式可有效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水平,有利于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自我管理能力水平显著优于干预后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佐证了聚焦解决模式对慢阻肺患者自我护理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相比于传统护理模式,避免了因一味灌输健康教育知识而忽视患者自身管理的主动性,进而有利于提高慢阻肺患者自我管理的积极性。本研究未对两组患者呼吸功能进行统计分析,因此在聚焦解决模式有利于慢阻肺患者呼吸功能改善方面仍需进一步深入探讨方可得出确切结论,但在生活质量方面,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与范静等研究[8]结果基本相一致,由此可以得知,聚焦解决模式对提高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聚焦解决模式可有效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而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与提高,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值得推广运用。

[1]梁俊军,谢爱平,欧红元.家庭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急性加重疗效的研究[J].当代医学,2017,23(13):60-62.

[2]邹小芳,于书慧,刘青,等.应用聚焦解决模式对合并焦虑、抑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延续护理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8):11-14.

[3]刘翠贞,邹小芳,毕赐成.聚焦解决模式在提高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26-29.

[4]沈贵洪,张治,许灿龙.纳洛酮与无创呼吸机联合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7):1827-1828.

[5]李洁.舒适护理干预对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6,22(19):94-95.

[6]高瑛,华亚芳,孙志岭.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模式对COP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5,32(3):210-211.

[7]赵辉,刘丽娟.应用聚焦解决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理能力及呼吸功能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6):1963-1965.

[8]范静,李婷,杨玮.自我管理对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5,9(5):340-344.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8.084

猜你喜欢

阻塞性疾病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
辨证施护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