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剂量他巴唑在老年患者亚临床甲亢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7-07-03饶盛环

当代医学 2017年18期
关键词:氨酸甲亢小剂量

饶盛环

(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分泌科,江西抚州344000)

小剂量他巴唑在老年患者亚临床甲亢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饶盛环

(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分泌科,江西抚州344000)

目的探讨观察小剂量他巴唑在老年患者亚临床甲亢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3年2月~2014年4月收治的老年亚临床甲亢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大剂量他巴唑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小剂量他巴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对照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2%,明显高于对照组67.6%(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但是观察组不良反应率5.9%明显低于对照组14.7%(P<0.05)。结论小剂量他巴唑在老年患者亚临床甲亢中的临床效果好,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他巴唑;小剂量;老年;亚临床甲亢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俗称甲亢,是临床常见内分泌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提高。亚临床甲亢是甲亢的前期体征,患者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表达水平处于正常范围,但是血清促甲状腺激素表达水平异常,临床症状不典型[1]。本研究主要探讨观察小剂量他巴唑在老年患者亚临床甲亢中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次选取的68例研究对象均为本院2013年2月~2014年4月收治的老年亚临床甲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男19例,女15例,年龄63~84岁,平均年龄(69.7±5.4)岁;患病时间4个月~10年,平均患病时间(5.7±1.4)年;其中甲状腺肿大Ⅰ度12例,甲状腺肿大Ⅱ度13例,甲状腺肿大Ⅲ度9例。观察组患者男18例,女16例,年龄62~83岁,平均年龄(69.5±5.1)岁;患病时间:3个月~10年,平均患病时间(5.2±1.1)年;其中甲状腺肿大Ⅰ度11例,甲状腺肿大Ⅱ度12例,甲状腺肿大Ⅲ度11例。所有患者经检查,均符合亚临床甲亢的诊断标准,排除严重心脑血管、肝肾疾病、全身免疫系统疾病、神经系统障碍等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患病时间等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检查,患者晨起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4 mL,编号进行血常规检查,将血液标本分离血清后检测患者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血清促甲状腺激素表达水平,同时观察记录患者的心脏症状和生命体征情况。对照组患者予以大剂量他巴唑(Merck KGaA,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20405)治疗,1次口服10 mg,3次/d。观察组患者实施小剂量他巴唑治疗,1次口服10 mg,1次/d。两组患者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恢复正常后,对照组患者药量减至10 mg/d,观察组患者剂量减至5 mg/d,均持续服药2年。

1.3 观察指标(1)观察比较两种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变化情况,主要包括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血清促甲状腺激素[2]。(2)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皮疹、白细胞减少、肝损害、肠胃不适等[3]。

1.4 疗效评价标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通过总有效率进行评价。显效: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体质量、临床指标恢复正常,心电图指标与血清学指标基本恢复正常,经检查心功能改善≥2级或者与正常人无异。有效:患者部分临床症状或者体征恢复正常,心电图指标与血清学指标接近正常值,体质量有所恢复,心室率≤100次/ min,经检查心功能改善≥1级。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或者体征无明显改善,患者不适感明显。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变化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变化情况对比(x±s)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对照组患者34例,皮疹5例(14.7%)、白细胞减少3例(8.8%),未发生肝损害、肠胃不适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14.7%;观察组患者34例,皮疹、肝损害各1例(各占2.9%),未发生白细胞减少、肠胃不适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5.9%。两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但是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2,P<0.05)。

3 讨论

近年来亚临床甲亢疾病逐渐受到内分泌临床治疗的关注,该疾病如果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后期会逐渐发展成为甲亢,会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的心血管系统稳定性,尤其是老年患者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大大增加了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4-5]。研究表明,老年亚临床甲亢根据发病机制可以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其中内源性因素主要包括单一自主功能性甲状腺结节、多结节性甲状腺肿等,外源性因素包括良性肿瘤、恶性肿瘤、外源性甲状腺素摄入量过多,给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埋下了隐患[6]。但由于亚临床甲亢症状不明显,容易在治疗过程中耽误最佳治疗时机,加大了后期治疗难度,因此在该疾病治疗中,早诊断、早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7]。

他巴唑是治疗甲亢的首选药物,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液中所含的甲状腺素和三碘甲状腺氨酸的浓度,进而改善患者消瘦、饮食异常、焦躁等临床症状;同时还可有效抑制B淋巴细胞抗体合成反应,降低甲状腺刺激性抗体的表达水平,有效促进T细胞功能恢复[8]。不过研究表明,机体对该药物的吸收存在一定的饱和性,剂量增加并不能加强治疗效果,反而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患者身体造成损伤。本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虽两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但是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小剂量他巴唑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并且安全可靠性高,可行性强。

综上所述,小剂量他巴唑在老年患者亚临床甲亢中的临床效果好,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1]林日昌.小剂量他巴唑治疗70例老年亚临床甲亢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3,7(3):598-599.

[2]刘美艳.小剂量他巴唑治疗37例老年亚临床甲亢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1(15):3462-3462.

[3]张丽梅.小剂量他巴唑治疗74例老年亚临床甲亢的效果[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14(4):568-569.

[4]潘润洪,黄敏旋,谢锦智,等.老年亚临床甲亢患者采用小剂量他巴唑治疗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0):142-144.

[5]白云峰.非大剂量他巴唑治疗50例老龄患者亚临床甲亢的结局探索[J].海峡药学,2015,15(3):162-163.

[6]黄梅.小剂量他巴唑治疗48例老年亚临床甲亢的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6,6(16):248-249.

[7]杜馥曼,仲恒,王嵬民,等.小剂量甲巯咪唑对绝经后女性亚临床甲亢患者骨代谢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校医,2014,28 (11):853-855.

[8]韦耀丽.比索洛尔联合甲巯咪唑治疗老年亚临床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合并房颤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4,8(12):2567-2568.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8.060

猜你喜欢

氨酸甲亢小剂量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放射性核素碘131治疗甲亢的效果观察
蒜氨酸抗菌机制研究
甲亢患者需警惕甲亢性心脏病
小剂量激素治疗在更年期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探究
小剂量 大作用 肥料增效剂大有可为
高羊毛氨酸硒提高猪肌肉中硒沉积
酸枣仁汤治疗甲亢失眠的效果观察
小剂量辐射比格犬模型的初步研究
茶氨酸合成及生理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