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尿路成像分泌期图像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应用价值

2017-07-03王健民郑丽王亮亮

当代医学 2017年18期
关键词:泌尿系统尿路B超

王健民,郑丽,王亮亮

(胜利石油管理局河口医院放射科,山东东营257200)

CT尿路成像分泌期图像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应用价值

王健民,郑丽,王亮亮

(胜利石油管理局河口医院放射科,山东东营257200)

目的研究CT尿路成像分泌期图像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4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辅助检查方式,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对,比较传统检查方法和CT尿路成像检查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效率。结果应用CT尿路成像检查患者确诊肾结石9例、输尿管结石6例、膀胱结石5例,肾结核4例、肾脏肿瘤8例,确诊率高达100.00%,采用B超和静脉尿路造影检查结合确诊率达到84.38%,所有病例都得到手术病理结果证实,CT尿路成像检查确诊率远高于B超和静脉尿路造影检查(χ2=5.657,P<0.05)。结论使用CT尿路成像检查图像分辨率高,诊断效率较高,检查用时短且无创,对于泌尿系统疾病的及时和准确诊断具有积极的意义,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CT尿路成像分泌期图像;泌尿系统疾病;诊断;应用价值

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主要分为先天发育不良、结石、炎症、肿瘤以及外伤等。超声检查由于其无创性、可重复性高等优点作为泌尿系统疾病的影像学检查初查的首选方式[1]。如果超声检查不能明确诊断则需要进一步行尿路静脉造影检查。近年来有赖于影像学技术的进步,CT尿路成像技术作为泌尿系统影像学检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其对数据强大的后处理能力,正逐渐替代静脉尿路造影技术,越来越多应用于临床检查[2]。本研究对2014年10月~2015年7月胜利石油管理局河口医院就诊的64例患者使用了CT尿路成像检查进行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探究其泌尿系统疾病早期、准确诊断的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胜利石油管理局河口医院2014年10月~2015年7月收治的64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就诊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腹部绞痛、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出现,对64例患者分别使用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方式,共64例,男40例,女24例;年龄22~74岁,平均(53.3±6.2)岁。研究选取的患者及其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计划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1)排除严重的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受损的患者;(2)排除造影剂过敏或不能配合进行B超、静脉尿路造影检查、CT尿路成像检查的患者;(3)患者近期未进行胃肠道钡餐造影。

1.3 方法

1.3.1 CT尿路成像检查患者使用东芝Aquilion TSX-101A 16排CT机。嘱患者禁食6~8 h,检查前饮水500 mL,待有尿意时进行检查,以确保膀胱充盈。常规自肾上极至耻骨联合下缘行尿路平扫[3]。后经由肘静脉使用高压注射器注入造影剂80~100 mL,速度3 mL/s。设定延时扫描时间,按照注射对比剂20 s,1 min,5 min分别采集皮质期,髓质期以及排泄期图像。图像采集完成后,嘱患者排尿后再次饮水,约20 min后待患者有尿意再行采集分泌期相关数据。所有数据采集完毕后即转入工作站使用专业软件进行后处理。

1.3.2 B超及静脉尿路造影检查采取常规B超检查和静脉尿路造影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检查。患者检查前进行相关肠道准备后,取仰卧位。将35 mL76%的泛影葡胺(湖南汉森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3021315)通过肘静脉快速注入,并与注入造影剂7、15、30 min分别进行摄片。完成后再取头低脚高位采集腹部片。

1.4 观察指标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由两组中级职称的影像学医师双盲法进行诊断,若出现分歧则进一步综合上级医师意见,作为初步诊断结果。并将最后的手术病理结果作为最终诊断结果,将之前的初步诊断结果与之进行比较,比较不同检查方式的确诊率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通过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则采用McNemar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根据检查结果主要将患者分为尿路结石、肾结核、肾脏肿瘤以及检查未见异常四类。应用CT尿路成像检查的患者确诊率100.00%,采用B超和静脉尿路造影结合的患者确诊率达到84.38%,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57,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确诊率情况比较(n)

3 讨论

近年来泌尿系统疾病发病率正呈现逐年升高趋势。由于泌尿系统疾病种类繁多,病情复杂,为疾病的及时诊断和治疗都带来了一定难度。因此选择更优的检查手段,尽早诊断疾病以进行相应治疗,最大程度保护患者的肾功能[4]。

传统超声检查与尿路静脉造影检查的诊断效率一直不甚理想。前者具有无创、可重复性较高的特点,但是图像分辨率较低。且诊断结果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尤其对输尿管中下段病变,确诊率较低[5]。后者对检查前的肠道准备要求较高,检查耗时长,并且成像效果与肾功能受损程度有直接相关性,对泌尿系统病变部位图像的显示不够直观,易造成误诊和漏诊[6]。而CT尿路成像检查图像分辨率较高,数据后处理功能较强,有利于提高泌尿系统疾病诊断的效率[7]。

本研究为明确CT尿路成像技术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效果,对2014年10月~2015年7月胜利石油管理局河口医院收治的64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分别进行了常规影像学检查和CT尿路成像检查,检查结果由两组中级职称影像学医师双盲法判定后,综合上级医生意见得出,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医师主观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在疾病的确诊率方面,应用CT尿路成像检查患者的确诊率达到100.00%,采用B超和静脉尿路造影结合患者的确诊率为84.38%,应用CT尿路成像检查的确诊率远高于B超和静脉尿路造影结合检查(χ2=5.657,P<0.05),表明CT尿路成像检查可以为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地诊断意见,提高诊断效率。

CT尿路成像检查在图像分析方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1)尿路结石方面,由于后期处理图层厚度仅为5 mm。研究表明对于尿路结石尤其是微小结石都具有很高的敏感性[5]。(2)肾结核方面,肾实质内结核性空洞的分泌期图像可有对比剂进入,对肾结核的检出更加高效便捷。(3)肾脏肿瘤方面,CT尿路成像检查可以明确肿瘤的大小、部位、范围以及邻近组织的情况,有利于肿瘤的临床分期,指导临床进一步进行相关治疗。相关研究表明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肾脏实质部位的病变情况以及肾脏功能[8]。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和传统检查方式相比,CT尿路成像检查具有检查步骤简便,患者检查前无需进行肠道准备,检查时间短,患者依从性好等诸多优点。此外,CT尿路成像检查尤其是其分泌期图像相较于常规B超结合静脉尿路造影检查图像分辨率更高,对泌尿系统病变的敏感性较高,图像更为直观,一定程度减少了主观因素对诊断结果的影响,对于泌尿系统疾病的及时和明确诊断都具有积极意义。CT尿路成像检查可以为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对于进一步指导临床针对性治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1]蒋燕东,马逸宜,朱栋晓.输尿管结石致急性尿路梗阻伴肾周积液58例超声诊断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12):1504-1505.

[2]段晓培,吴非.单源单能量CT双能量成像法检测泌尿系统结石成分可行性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10):158-160.

[3]贾晓辉.CT尿路成像分泌期图像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1):71-72.

[4]贾爱英.宝石能谱CT在小儿泌尿系畸形诊断中应用价值[J].当代医学,2013,19(9):45-46.

[5]陈路宁,赖尽忠,张荣萍,等.128层螺旋CT成像技术在泌尿系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6):63-65.

[6]陈军,李广润,刘杰.多层螺旋CT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23):3487-3488.

[7]黄崇耀.64层螺旋CT成像技术(CTU)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疗前沿,2013,8(12):88.

[8]吴凯宏,成峰,余水全,等.64排螺旋CT肾动脉成像效果和相关因素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36):107-108.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8.036

猜你喜欢

泌尿系统尿路B超
SNHG16 promot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development via activating ECM receptor interaction pathway
要想不被“尿路”困扰 就要把它扼杀在摇篮里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哪些疾病容易诱发泌尿系统结石
写字的尴尬
巧用一元二次方程的“B超单”
腹部B超与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比较
泌尿系统组织学PBL教学模式浅析
临床护理路径在泌尿系统疾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清热化瘀排石汤治疗尿路结石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