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麻黄碱与去氧肾上腺素应用在剖宫产术患者麻醉中的比较

2017-07-03刘新结夏开群

当代医学 2017年18期
关键词:麻黄碱低血压血气

刘新结,夏开群

(益阳市中心医院麻醉科,湖南益阳413000)

麻黄碱与去氧肾上腺素应用在剖宫产术患者麻醉中的比较

刘新结,夏开群

(益阳市中心医院麻醉科,湖南益阳413000)

目的研究并分析麻黄碱与去氧肾上腺素在剖宫产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4月~2016年5月在我院实施剖宫产的82例产妇纳入到临床研究中,分为麻黄碱组(n=41)与去氧肾上腺素组(n=41),对比两组产妇血压与新生儿脐动静脉血气分析结果。结果在血压变化方面,麻黄碱组血压低于去氧肾上腺组。在新生儿脐静脉血气分析结果上,麻黄碱组pH值低于去氧肾上腺组,BE与PCO2高于去氧肾上腺组;在脐动脉分析结果上,麻黄碱组低于去氧肾上腺组,BE与PCO2高于去氧肾上腺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2与HCO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麻黄碱与去肾上腺素都可以维持术中患者的循环稳定,保证麻醉质量,但是后者易于产妇血压的稳定性,不会增加新生儿酸血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麻黄碱;去氧肾上腺素;腰-硬联合阻滞;剖宫产术;应用对

于剖宫产产妇,腰-硬联合阻滞是一种有效的麻醉方法,但是在麻醉手术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低血压,与α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相比,麻黄碱很少引起子宫收缩。近年来,我院对于剖宫产术患者在麻醉后分别采用了麻黄碱与去氧肾上腺素纠正手术中的低血压,以便维持循环的稳定,得了良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将2015年4月~2016年5月在我院实施剖宫产的82例产妇纳入到临床研究中,均为足月单胎妊娠,均采取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排除标准:胎儿发育异常者;有出血凝血史者;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合并其他心肝肾功能不全者。ASA分级Ⅰ~Ⅱ,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8.9±

4.8 )岁,孕周38~42周,平均孕周(40.3±0.67)周,身高157~169 cm,平均身高(162.8±2.44)cm,体质量62~72 kg,平均体质量(68.9±4.8)kg。随机将82例产妇分为麻黄碱组(n=41)与去氧肾上腺组(n=41),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身高、体质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会影响麻醉结果。

1.2 麻醉方法对于两组产妇,在进入手术室后,开通静脉,给予8~10 mL/(kg·h)的复方林格氏液,密切监护产妇心电图心率、血压变化情况,予以低流量吸氧,产妇置于左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在L3~4位置进行腰硬联合穿刺,注入2 mL 0.5%的左布比卡因和1 mL 10%的葡萄糖液到蛛网膜下腔,并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于硬膜外腔,患者平卧之后测试麻醉平面变化情况,控制好麻醉平面低于T6水平。麻醉后对于患者低血压的血管活性药物是分别静脉给予麻黄碱或去氧肾上腺,对于麻黄碱组,以一次性注射麻黄碱6 mg,对于去氧肾上腺组,以单次给予去氧肾上腺素40μg,伴有心率减慢<50次/min者,可给予阿托品0.25 mg静注,必要时重复给药。对比两组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值[1]。此外,在麻醉结束后,每隔1分钟记录1次患者心率(HR)与收缩压(SBP)变化情况,直至胎儿娩出,结束后及时进行血气分析,记录给药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血压变化方面,麻黄碱组血压低于去氧肾上腺组,在心率方面,麻黄碱组麻醉中最大值与麻醉中最小值均高于去氧肾上腺组。在新生儿脐静脉血气分析结果上,麻黄碱组pH值低于去氧肾上腺组,BE与PCO2高于去氧肾上腺组;在脐动脉分析结果上,麻黄碱组低于去氧肾上腺组,BE与PCO2高于去氧肾上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2与HCO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2。

3 讨论

腰-硬联合麻醉法在剖宫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种麻醉方式阻滞程度深、起效迅速、失败率低、中毒风险少,但是低血压发生率高,情况严重时会导致产妇丧失意志,减少子宫胎盘中的血流量,导致胎儿血氧,甚至造成神经系统损伤[2]。如何降低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发生率是麻醉学中关注的焦点问题,目前最为有效的方式是减少麻药用量、术前有效扩容,并应用预防性的升压药物。麻黄碱是临床中常用的血管收缩药物,可以降低术中低血压发生率,维持剖宫产产妇血压的平稳性[3]。可以对β1、β2以及α1受体产生兴奋作用,促进甲肾上腺素的释放,提升产妇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出量,可以短时间反复进行使用。去肾上腺素是一种纯α受体激动剂,作用时间短,容易滴定,与麻黄碱相比,对于麻醉后的血管扩张处理效果更为理想,近年来的研究显示,为剖宫产产妇应用去肾上腺素能够维持产妇血压的稳定性,降低胎儿酸血症的发生率[4-5]。

本组研究显示,在血压变化方面,麻黄碱组血压低于去氧肾上腺组。在新生儿脐静脉血气分析结果上,麻黄碱组PH值低于去氧肾上腺组,BE与PCO2高于去氧肾上腺组;在脐动脉分析结果上,麻黄碱组低于去氧肾上腺组,BE与PCO2高于去氧肾上腺组,上述数据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2与HCO3-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见,麻黄碱与去肾上腺素都可以保障麻醉质量,但是后者易于产妇血压的稳定性,不会增加新生儿酸血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表1 两组产妇血压变化、心率情况对比(x±s)

表2 麻黄碱组、去氧肾上腺组新生儿脐动静脉血气分析结果(x±s)

[1]付云明,罗赢,刀莲萍.去氧肾上腺素和麻黄碱预防剖宫产母婴影响的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4(7):620-621.

[2]许正才.去氧肾上腺素和麻黄素对剖宫产产妇低血压和新生儿安全性的影响[J].海峡药学,2012,19(7):564-565.

[3]SaharM.Siddik-Sayyid,SamarK,etal.A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Variable Rate Phenylephrine Infusion With Rescue Phenylephrine Boluses Versus Rescue Boluses Alone on Physician Interventions During Spinal Anesthesia for Elective Cesarean Delivery[J]. Anesthesia&Analgesia,2014(3):19-21.

[4]李会.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手术围术期低血压的防治与护理[J].黑龙江医药,2014,20(5):289-291.

[5]张晓坤,王喆妍,骆璇,等.去甲肾上腺素和去氧肾上腺素对不停跳冠脉搭桥术患者肺动脉压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25(9):559-561.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8.029

猜你喜欢

麻黄碱低血压血气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低血压: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大问题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氯麻黄碱的检验研究
羟苄羟麻黄碱用于先兆早产50例疗效及用药护理
两种不同方式供氧对新入高原某部官兵血气的影响
非法提炼麻黄碱行为的刑法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