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阳利气配穴埋线法对哮喘持续期免疫功能的影响

2017-06-27胡翀妮崔星吴云天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14期
关键词:免疫功能

胡翀妮+崔星+吴云天

【摘要】 目的 评价哮喘持续期应用温阳利气配穴埋线法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76例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8例。对照组仅用西药治疗, 观察组应用温阳利气配穴埋线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免疫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指标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改善, 且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71.1%, 观察组为92.1%,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哮喘持续期患者应用温阳利气配穴埋线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应用效果显著, 可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 温阳利气;穴埋线;哮喘持续期;免疫功能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4.046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influence by warming yang and reinforcing qi combeind with acupoint catgut embedding applied in persistent period of asthma on immune function of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76 patients with persistent period of chronic asthma were divided by random number table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38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Western medicine alone for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warming yang and reinforcing qi combeind with acupoint catgut embedding for treatment. Comparison was made on immune function and clinical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both groups had better body fluid and cellular immune function index level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control group had effectiveness rate as 71.1%, which was 92.1%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effective rate in treatment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Implement of warming yang and reinforcing qi combeind with acupoint catgut embedding in treating persistent period of asthma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immune function, along with excellent application effect. This method is worth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Warming yang and reinforcing qi; Acupoint catgut embedding; Persistent period of asthma; Immune function

支氣管哮喘为一种临床常见的气道慢性炎症疾病, 在呼吸系统疾病中比较常见多发, 每年因哮喘病而死亡的患者不断增加, 再加上生态污染加剧, 哮喘发病率以及死亡率明显增加。该疾病多发生于清晨或夜间, 多数患者的病情经治疗后可缓解。近些年临床西医关于哮喘疾病的治疗研究获得了较大的成功, 但仍主要应用激素治疗, 会诱发一系列药物副作用, 影响患者身体早日康复[1]。而中医学在哮喘治疗方法则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尤其是中医用于治疗哮喘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应用效果显著, 被临床所广泛认可。本次研究中提出, 采用温阳利气配穴埋线法治疗支气管哮喘, 评价其治疗效果, 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确诊的76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2例, 女16例, 平均年龄(39.55±12.22)岁, 病情程度:1级14例, 2级12例, 3级5例, 4级7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6例, 女12例, 平均年龄(39.76±12.15)岁, 病情程度:1级16例, 2级13例, 3级6例, 4级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史及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次参与研究患者均获得知情权且自愿参与研究, 排除合并严重脏器疾病、精神疾病患者以及妊娠期女性。

1. 2 方法 对照组仅应用西药治疗:氟替卡松100 ?g、沙美特罗50 ?g, 早晚各1次, 1、2级患者1吸/次, 3、4级患者2吸/次。观察组应用温阳利气配穴埋线治疗, 埋线时患者取俯卧位, 并对所需埋线穴位实施消毒, 埋线时选择埋线操作方法:选用无菌性设备(换药盒、医用剪刀、止血钳各一个), 5 ml注射器针头和0.4×40 mm一次性针灸针(无尖头)各一枚, 选用PETERS 0SURGICAL可吸收手术缝合线 (规格18S20E 3/0), 线体剪成约1 cm长度, 首先对埋线穴位予以碘伏常规消毒, 再用酒精脱碘, 右手将注射器针刺入要求深度, 有针感后边推针灸针埋入线体, 边退注射器针, 用棉棒按压穴位, 然后贴上创可贴。针刺肺俞时, 进针角度为15°斜刺向脊柱方向10~15 mm, 太溪部位直刺到15 mm, 应用泻法;定喘与皮肤间呈15°斜刺向脊柱方向15 mm, 直刺间使、支沟10~20 mm, 向上平刺膻中10 mm。15 d操作1次, 1个疗程为2次, 两组患者共实施3个疗程治疗。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 评价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体液免疫功能评价指标包括:血清中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疫球蛋白E(IgE);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外周血T淋巴细胞、辅助性T淋巴细胞、抑制性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

1. 4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有关支气管哮喘治疗临床指导原则对患者症状体征程度进行评价, 将哮鸣音、咳嗽、喘息等症状划分为三级标准, 轻微2分, 中度4分, 严重6分, 计算症状体征总积分, 并根据积分改善率对疗效进行评价, 积分改善率=治疗前后积分差/治疗前积分×100.0%。临床控制:积分改善率>90%;显著改善:积分改善率为60%~90%;改善:积分改善率30%~60%;无效:积分改善<30%。有效率=(临床控制+显著改善+改善)/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指标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改善, 且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对照组临床控制0例, 显著改善3例, 改善24例, 无效11例, 有效率为71.1%, 观察组临床控制1例, 显著改善11例, 改善23例, 无效3例, 有效率为92.1%,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据统计, 我国哮喘发病率不断增加, 是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一个主要慢性疾病, 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该疾病为中医学“哮病”范畴, 传统中医学认为哮喘发生是因外邪入侵而导致痰瘀, 肺气功能下降, 而导致病情缠绵难愈, 主因为脾肾阳虚, 急性发作, 痰瘀互结, 因此临床治疗应实施标本兼治, 从疾病根本着手治疗。肾阳不足而导致痰瘀不去, 一旦出现机体受外邪入侵, 痰瘀互结而导致气道阻塞, 导致疾病慢性反复发作, 因此支氣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发作的主要病机为脾肾阳气亏虚, 治疗要温脾阳, 强肾气, 肾气足则痰液可不治而散[2]。古代学者总结经验, 并进行长期实践, 提出给予患者实施温阳利气配穴埋线法治疗。穴位埋线法是在传统针灸技术上的一种延伸以及发展, 是一种新型的穴位刺激方法, 要求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标准, 将羊肠线埋于腧穴处皮下组织肌层, 并利用其腧穴内埋藏羊肠线的持久刺激, 提高穴位传导性以及兴奋性, 可起到有效防治疾病的作用。临床治疗哮喘疾病过程中, 根据脏腑辨证以及经络辨证方法, 于机体特定穴位掩埋羊肠线, 可起到祛痰降气以及止咳平喘作用。本次研究结果表明, 经温阳利气穴位埋线治疗后, 观察组的IgM、IgG、CD3+、CD4+、CD4+/CD8+水平有明显升高, 且显著优于对照组, 其中IgE、CD8+指标水平则有明显下降, 且低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霍湛新[3]研究结果基本相符。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温阳利气配穴位埋线治疗哮喘, 可有效调节机体的免疫应答, 改善气道炎症症状, 有效预防支气管哮喘发作。相较于西药治疗, 研究表明采用阳利气配穴位埋线治疗哮喘, 标本兼治, 有效缓解哮喘, 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 采用温阳利气配穴埋线方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 与常规西药方法治疗, 改善机体免疫力效果显著, 减少或预防支气管哮喘发作, 值得广泛应用到临床中。

参考文献

[1] 宋芊, 杨璐, 李友林. 运用异病同治法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和哮喘持续期临床疗效分析.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 36(8):874-879.

[2] 王超红, 张凤宇, 周海云, 等. 健肺组方联合信必可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35例临床观察.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5(7):11-12.

[3] 霍湛新. 温阳利气配穴针刺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 37(31):3936-3937.

[收稿日期:2017-03-09]

猜你喜欢

免疫功能
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镇静对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全肠外营养对早产儿营养、免疫功能及行为发育的影响分析
CT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靶向治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重度烧伤患者不同阶段营养支持效果探讨
生物治疗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差异分析
辣椒素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LAM联合ADV治疗老年失代偿期乙肝后肝硬化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利妥昔单抗对小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
细菌溶解产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观察
结核丸辅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效果及免疫功能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