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分析

2017-06-19刘瑜褚夫兵

山东医药 2017年16期
关键词:使用量压缩性类风湿

刘瑜,褚夫兵

(1南阳市中心医院,河南南阳473003;2 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分析

刘瑜1,褚夫兵2

(1南阳市中心医院,河南南阳473003;2 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200例RA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34例(骨折组),未发生166例(非骨折组)。比较两组年龄、病程、激素使用时间、激素累积使用量、血沉(ESR)、CRP、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抗CCP抗体)、28个关节疾病活动指数(DAS28),采用SPSS19.0软件对上述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年龄、病程、激素使用时间、激素累积使用量及ESR比较P均<0.05,性别、CRP、抗CCP抗体及DAS28比较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病程>7 a、激素使用时间>300 d、激素累积使用量>2 500 mg、ESR>50 mm/h为RA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高龄、病程长、激素使用时间长、激素累积使用量大、ESR升高是RA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危险因素。

类风湿关节炎;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危险因素

类风湿关节炎(RA)主要表现为关节慢性滑膜炎,关节骨质受到侵蚀和破坏,造成全身性骨量丢失,进而发生骨质疏松症[1],RA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为正常人群的2倍[2]。脊柱作为人体重要的支撑部位,在遭受剧烈外力时容易发生椎体压缩性骨折。骨质疏松症患者骨脆性显著增加,即使未遭受剧烈外力作用,也会因为椎体骨量减少而发生慢性压缩性骨折,即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3]。本研究对RA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基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RA患者200例,男68例、女132例,年龄(67.8±13.5)岁,BMI 23.9±3.0,病程(4.7±0.5)年。纳入标准:①参照Moon等[1]的方法确诊为RA;②年龄≥18周岁;③自愿参加本项研究并签署知情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可导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其他原因;②合并多种急慢性疾病;③合并严重免疫系统疾病;④合并严重精神疾病。对患者T5~L5进行X线正侧位摄片及骨密度(BMD)测量,并采用Genant半定量法[6]诊断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发生情况,其中34例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骨折组),166例未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非骨折组)。

1.2 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影响因素分析 骨折组男10例、女24例,年龄≥65岁20例、<65岁14例,病程>7 a 28例、≤7 a 6例,激素使用时间>300 d 20例、≤300 d 14例,激素累积使用量>2 500 mg 22例、≤2 500 mg 12例,血沉(ESR)>50 mm/h 18例、≤50 mm/h 16例,CRP>10 mg/L 7例、≤10 mg/L 27例,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抗CCP抗体)>25 RU/mL 8例、≤25 RU/mL 26例,28个关节疾病活动指数(DAS28)>1.2 10例、≤1.2 24例。非骨折组男58例、女108例,年龄≥65岁66例、<65岁100例,病程>7 a 94例、≤7 a 72例,激素使用时间>300 d 54例、≤300 d 112例,激素累积使用量>2 500 mg 90例、≤2 500 mg 76例,ESR>50 mm/h 58例、≤50 mm/h 108例,CRP>10 mg/L 32例、≤10 mg/L 134例,抗CCP抗体>25 RU/mL 33例、≤25 RU/mL 133例,DAS28>1.2 42例、≤1.2 124例。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上述资料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年龄、病程、激素使用时间、激素累积使用量及ESR比较P均<0.05,性别、CRP、抗CCP抗体及DAS28比较P均>0.05。以上述有意义的变量为自变量,以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病程>7 a、激素使用时间>300 d、激素累积使用量>2 500 mg、ESR>50 mm/h为RA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见表1。

表1 RA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

2 讨论

RA是一种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疾病,具有系统性和异质性,其发病机制和病因至今没有明确定论,因而临床上对RA的预防和根治仍然没有有效的措施[7]。在对RA的治疗中,延缓病情进展、减轻临床症状、减少和预防关节破坏、保护关节功能是主要治疗原则[8]。RA患者多伴有全身性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能够导致骨脆性增加,骨折发生率升高[9];若骨质疏松症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则可能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明确RA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对于其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病程>7 a、激素使用时间>300 d、激素累积使用量>2 500 mg、ESR>50 mm/h为RA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说明高龄、病程长、炎性反应和激素使用情况均与RA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有一定的关系。高龄RA患者较正常患者机体免疫能力显著降低,同时老年患者本身存在BMD降低和骨丢失现象,因而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发生率较高。随着RA患者病程的不断延长,其关节功能不断下降,机体运动负荷降低,骨吸收量超过骨形成量,导致其正常活动受限[10,11]。RA患者活动受到限制,加上接受光照不足,不能合成足量维生素D,导致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多,肠道钙、磷吸收减少,最终导致骨质疏松和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发生率升高[12]。本研究中激素使用时间、激素累积使用量也是导致RA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重要原因,说明在RA治疗过程中使用大量激素会增加患者发生骨折的风险。研究指出,服用2.5~7.5 mg/d泼尼松进行治疗的RA患者骨折发生率显著升高,若连续3个月以上口服超过10 mg/d泼尼松,则患者髋部骨折和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发生率会增加7~17倍[13]。因此,RA患者应当尽量减少在治疗过程中的激素使用量,缩短治疗时间,以降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高龄、病程长、激素使用时间长、激素累积使用量大、ESR升高是RA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对于存在上述情况的RA患者,临床应特别重视预防其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而控制RA病情和改善骨质疏松则是预防的两个重要原则。

[1] Moon SJ, Hong YS, Ju JH, et al. Increased levels of interleukin 34 in serum and synovial fluid are associated with rheumatoid factor and 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y titers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J]. J Rheumatol, 2013,40(11):1842-1849.

[2] van der Goes MC, Jacobs JW, Jurgens MS, et al. Are changes in bone mineral density different between groups of early rheumatoid arthritis patients treated according to a tight control strategy with or without prednisone if osteoporosis prophylaxis is applied[J]. Osteoporos Int, 2013,24(4):1429-1436.

[3] Gamez-Nava JI, Zavaleta-Muiz SA, Vazquez-Villegas ML, et al. Prescription for antiresorptive therapy in Mexica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is it time to reevaluate the strategies for osteoporosis prevention[J]. Rheumatolol Int, 2013,33(1):145-150.

[4] Hussein YM, Mohamed RH, El-Shahawy EE, et al. Interaction between TGF-β1(869C/T) polymorphism and biochemical risk factor for prediction of disease progression in rheumatoid arthritis[J]. Gene, 2014,536(2):393-397.

[5] 庞学丰,刘欢,吴燕红,等.补肾抗风湿中药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临床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0(1):47-49.

[6] 穆继宏,曾国庆,陈爱宝,等.骨质疏松致压缩性骨折177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15,26(5):664-666.

[7] 牟方祥,吴红,邹德生,等.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血清标志物阳性的临床意义[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4,18(4):267-269.

[8] 洪琼,徐建华,徐胜前,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3,17(3):159-163.

[9] Lescaille G, Coudert AE, Baaroun V, et al.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 and nonmalignant disease: is there an association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J]. J Rheumatol, 2013,40(6):781-786.

[10] 刘童,徐胜前,邓娟,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研究[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3,17(5):341-345.

[11] 洪琼,徐建华,徐胜前,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分析[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3,48(9):1083-1087.

[12] 李雪,李青,康丽荣,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发病情况及其与临床因素的关系[J].山东医药,2014,54(48):63-64.

[13] 刘文,徐胜前,马喜喜,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临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14,53(11):852-857.

10.3969/j.issn.1002-266X.2017.16.018

R593.22

B

1002-266X(2017)16-0057-02

2015-12-02)

猜你喜欢

使用量压缩性类风湿
核素骨显像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减少#1炉再热器减温水使用量
“以虫吃虫”这家大棚农药使用量减少30%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PKP在老年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益肾蠲痹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Meta分析
求医更要求己的类风湿关节炎
В Китае снизился объем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пластиковых пакетов 中国塑料袋使用量减少
未来汽车的塑料使用量将呈倍数增长
复方骨肽注射液配合仙灵骨葆治疗老年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