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脂联素对老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发性骨化的影响

2017-06-19刘金山李迪武首先

山东医药 2017年16期
关键词:传代骨化脂联素

刘金山,李迪,武首先

(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通辽028000)

脂联素对老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发性骨化的影响

刘金山,李迪,武首先

(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通辽028000)

目的 探讨老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自发性骨化过程及脂联素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将第2代BMSCs(分离自一小儿畸形断肢的残指)分为空白对照组及脂联素低、中、高剂量组。空白对照组加入DMEM/F12培养基及10%胎牛血清,脂联素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在此基础上加入终浓度为0.5、1.0、2.0 μg/mL的脂联素,各组均传代培养至第10代。收集各组第2代和第10代细胞,茜素红S染色后计算钙化物染色率,qPCR法检测骨钙素(OCN)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第2代细胞比较,各组第10代细胞钙化物染色率、OCN mRNA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均<0.05);与空白对照组第10代细胞比较,脂联素低、中、高剂量组钙化物染色率、OCN mRNA相对表达量均升高,但脂联素中、高剂量组升高更明显(P均<0.05)。结论 BMSCs在传代过程中可发生自发性骨化,脂联素可促进这一过程,并呈浓度依赖性。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脂联素;骨钙素;成骨分化;细胞传代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可分化为多种成熟细胞。BMSCs可修复受损的骨组织,在维持骨组织代谢平衡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1~3]。近年研究发现,BMSCs的分化能力具有在传代过程中逐渐减弱的趋势,且伴有自发性成骨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4]。脂联素是近年来新发现的脂肪细胞因子之一,具有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抗炎、促进骨发育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等生物学活性,在调节机体糖类和脂类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5]。研究发现,骨外伤患者体内脂肪细胞因子含量明显升高,且与患者的年龄相关[6,7]。2016年2~5月,本研究通过多次传代构建老化的BMSCs模型,观察了脂联素在诱导老化BMSCs自发性骨化过程中的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主要试剂:QuantiTect Probe RT-PCR Kit试剂盒购自德国凯杰公司,茜素红S染色试剂盒购自上海中乔新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0.25%EDTA胰酶购自美国Hyclone公司,TRIzol和α-MEM培养基购自美国GE公司,CD45-Percp、CD34-PE、HLA-DR-FITC、CD29-PE、CD44-FITC、CD105-APC购自美国BD公司;脂联素购自美国Sigma-Aldrich有限公司;分析纯试剂购自国药集团北京分公司;二抗购自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仪器:细胞培养箱购自美国热电公司,Allegra 64R低温高速离心机、CytoFLEX流式细胞仪购自德国Beckman公司,CX51荧光倒置显微镜购自日本奥林帕斯公司,MyCycler PCR仪购自美国Bio-Rad公司。

1.2 BMSCs分离及鉴定 经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同意,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取我院骨外科一小儿畸形断肢的残指,于超净工作台中反复使用75%乙醇消毒。手术刀分离断肢的肌肉、肌腱,取出残肢内的指骨,用咬骨剪剪断指骨两端。注射器抽取含10%胎牛血清的α-MEM培养基20 mL,从指骨一端反复冲洗骨髓腔,并将液体收集于50 mL离心管中。PBS冲洗,1 500 r/min离心5 min,取细胞悬液用含10%胎牛血清的α-MEM培养基培养3天,半量换液。培养第7天时,显微镜下观察BMSCs生长情况,取贴壁生长的细胞进行消化并传代。取消化下来的部分BMSCs,1 500 r/min离心5 min,弃除培养基;使用PBS清洗2次后重悬,并调整细胞密度为1×106个/mL,制备单细胞悬液。取200 μL单细胞悬液,分别加入CD45-Percp、CD34-PE、HLA-DR-FITC、CD29-PE、CD44- FITC、CD105-APC不同类型的流式抗体5 μL,避光室温孵育15 min,上流式细胞仪检测CD45、CD34、HLA-DR、CD29、CD44和CD105在BMSCs中的表达。以阳性表达率>99%定义为阳性,<1%定义为阴性。结果显示,细胞表面CD45、CD34、HLA-DR表达均为阴性,CD29、CD44、CD105表达均为阳性,证实分离的细胞为BMSCs。

1.3 细胞分组处理 将BMSCs用0.1%胰酶消化后,接种到25 cm2培养瓶中,原代培养至第7 天(第2代)。将第2代BMSCs分为空白对照组及脂联素低、中、高剂量组。空白对照组加入DMEM/F12培养基及10%胎牛血清,脂联素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在此基础上加入终浓度为0.5、1.0、2.0 μg/mL的脂联素。将细胞按照1∶3的比例每3 天传代1次,保持脂联素在各组培养基中的浓度,融合至90%后进行传代,传至第10代。

1.4 BMSCs自发性骨化及脂联素对自发性骨化影响的观察

1.4.1 细胞钙化情况 取各组原代细胞培养至第2代和传代培养至第10代的细胞,分别行茜素红S染色。方法如下:将细胞用PBS冲洗两遍,4%多聚甲醛固定10 min;PBS继续冲洗两遍,加入茜素红S染液,37 ℃孵育30 min,PBS冲洗两遍。严格按照茜素红S染色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40倍显微镜下观察钙盐沉积情况(茜素红)可将钙化物染成红色,随机选取10个视野,采用Image Pro Plus6.0软件分析钙化物面积。钙化物染色率=茜素红S染色面积/低倍镜视野总面积×100%。实验重复5次。

1.4.2 细胞骨钙素(OCN)mRNA表达 采用qPCR法。取各组原代培养至第2代和传代培养至第10代的细胞,TRIzol裂解后提取总RNA,合成cDNA后,对MIB2和内参基因GAPDH mRNA进行实时定量PCR扩增。PCR反应体系20 μL:上、下游引物1 μL,ddH2O 8.5 μL,cDNA 0.5 μL,SYBR绿色荧光染料10 μL。PCR反应条件:95 ℃、3 min,循环1次;95 ℃、12 s,62 ℃、60 s,循环35次;62~95 ℃,每2 s升高0~2 ℃,循环1次。OCN引物序列:上游引物:5′-TGCAAAGCCCAGCGACTCT -3′,下游引物:5′-AGTCCATTGTTGAGGTAGGG-3′,引物长度:20 bp;GAPDH引物序列:上游引物:5′-ACAACTTTGGTATCGTGGAAGG-3′,下游引物:5′-GCCATCACGCCACAGTTTC-3′,引物长度:19 bp。采用2-ΔΔCt法计算OCN mRNA相对表达量。实验重复6次。

2 结果

2.1 各组细胞钙化物沉积情况比较 与第2代细胞比较,各组第10代细胞钙化物染色率均升高(P均<0.05);与空白对照组第10代细胞比较,脂联素低、中、高剂量组钙化物染色率均升高,但脂联素中、高剂量组升高更明显(P均<0.05)。见表1。

表1 各组钙化物染色率比较

注:与同组第2代比较,*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与脂联素低剂量组比较,△P<0.05。

2.2 各组OCN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 与第2代细胞比较,各组第10代细胞OCN mRNA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均<0.05);与空白对照组第10代细胞比较,脂联素低、中、高剂量组OCN mRNA相对表达量均升高,但脂联素中、高剂量组升高更明显(P均<0.05)。见表2。

表2 各组OCN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

注:与同组第2代比较,*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与脂联素低剂量组比较,△P<0.05。

3 讨论

骨形成在人体发育过程中具有一定规律性:在青年期以前,骨可以由骺软骨逐渐骨化形成;而成年期以后,骨的来源主要依靠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在骨组织内的代谢平衡完成[8]。BMSCs作为已知成骨细胞的主要来源,在骨细胞的自我更新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随着传代数量的增加,BMSCs的分化和增殖能力逐渐改变,可以发生自发性骨化和自发性脂肪化等不同现象,其原因目前尚不明确。

脂肪细胞因子是上世纪80年代发现的由脂肪细胞分泌的补体因子,最初是由Friedman研究组在1994年首先克隆出肥胖基因的表达产物——瘦素,从而开启了脂肪细胞因子的新时代[10]。随后脂肪细胞因子家族中的其他成员逐渐被发现,包括脂联素、抵抗素、TNF-α和IL-6等,目前已经确认的脂肪细胞因子有20多种。脂联素是由体内脂肪组织和脂肪细胞分泌的脂肪细胞因子之一,其基因定位于染色体3q27,蛋白质分子量为30 kDa,由244个氨基酸组成,在人体血液中以三聚体、六聚体和多聚体的形式微量存在,其浓度为2~25 mg/L,在女性血液中的含量较男性高[11,12]。脂联素在调节机体糖类和脂类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在体内可以通过激活AMPK、PPAR-α和p38MAPK等信号通路,发挥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抗炎、促进骨发育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等生物学活性[13,14]。研究显示,骨外伤患者体内脂肪细胞因子含量明显增高,推测脂肪细胞因子可能与骨组织的修复有关[9];老年人在骨折愈合的过程中体内脂联素含量明显升高[15]。说明脂联素可能在骨形成的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钙化物沉积及OCN表达升高是BMSCs发生自发性骨化的特异性标志。骨骼在形成的过程中,钙化物不断沉积在骨小梁表面,是形成骨密质的主要成分。因此,钙化沉积可以反映出骨组织的形成情况。OCN是成骨细胞特异分泌的一种蛋白质,可促进骨骼的钙化过程,被认为是骨组织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标志蛋白之一。本研究结果显示,各组第2代细胞钙化物染色率、OCN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这是由于在BMSCs分化的早期,细胞增殖能力较强而分化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并未出现分化现象。本研究各组第10代细胞钙化物染色率、OCN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第2代细胞,说明BMSCs在传代过程中分化能力增强,发生了自发性骨化。本研究第10代细胞脂联素低、中、高剂量组钙化物染色率、OCN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空白对照组,但脂联素中、高剂量组升高更明显,说明脂联素可促进BMSCs在传代过程中的自发性骨化过程,并呈浓度依赖性。

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BMSCs自发性骨化的机制,为临床骨代谢过程的研究提供依据。通过监测骨质疏松患者血液中脂联素水平, 并分析其骨代

谢情况,在预防老年性骨质疏松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孟增东,李蕾,胡彪,等.MRI示踪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10):1560-1565.

[2] 王月福,于锡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微损伤环境中修复骨不连[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41):6677-6682.

[3] 彭鹏,曾庆贵,李敏,等.4种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比较[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4,27(9):1145-1149.

[4] Saeed H, Iqtedar M.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 (BMSC) and skeletal aging: role of telomerase enzyme[J]. Pak J Pharm Sci, 2014,27(2):321-333.

[5] Caselli C, D′Amico A, Cabiati M. Back to the heart: the protective role of adiponectin[J]. Pharmacological Res, 2014,82(4):9-20.

[6] Wu CC, Tsai CH, Lu YC, et al. Contribution of adiponectin and its type 1 receptor to age-related hearing impairment[J]. Neurobiol Aging, 2015,36(6):2085-2093.

[7] Tanigawa T, Shibata R, Ouchi N, et al. Adiponectin deficiency exacerbates age-related hearing impairment[J]. Cell Death Dis, 2014,5(4):538-545.

[8] 陈晓虎,孙瑜隆,骞爱荣,等.破骨细胞的形成和活化研究进展[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4,36(2):258-266.

[9] 王莹,罗速.人骨髓MSC分离培养及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的实验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13(1):27-29.

[10] 陈维煜,方玲.脂肪细胞因子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1):3199-3202.

[11] 马非凡,刘滨,李悦,等.脂联素与冠心病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5,36(1):80-83.

[12] 樊兵,胥顺.血清脂联素、TNF-α、CRP联合检测在脓毒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15,7(6):383-386.

[13] 郭文文,张志杰,李珍.女贞苷通过激活AMPK促进脂联素的组装[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6,23(1):18-21.

[14] 陈炼.2型糖尿病合并骨折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1,17(8):15-17.

[15] 郝东升,黎明.脂联素与骨代谢的研究进展[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09,2(4):260-267.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NJZY173)。

武首先(E-mail: wushouxian@yeah.net)

10.3969/j.issn.1002-266X.2017.16.012

R329

A

1002-266X(2017)16-0041-03

2016-10-11)

猜你喜欢

传代骨化脂联素
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遗传性对其益生特性及货架期菌数的影响
塞尼卡病毒A在BHK-21细胞中培养条件探索
仙灵骨葆胶囊联合阿法骨化醇片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
微生物实验室菌种复苏传代保存流程分析
膝关节胫侧副韧带Ⅲ度损伤并发异位骨化的临床研究①
脂联素生物学与消化系统肿瘤
自噬与脂联素诱导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关系
创伤性骨化性肌炎中医治疗概述
脂联素、瘦素与2型糖尿病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泼尼松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IgA肾病伴新月体形成的疗效及对脂联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