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支线建设研究

2017-06-19姚金伟

人文杂志 2017年5期
关键词:阿克苏丝绸之路经济带一带一路

姚金伟

内容提要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内容,关乎中国振兴与亚洲发展。作为核心区的新疆,通过现代治理不断提升善治水平,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当前国家空间发展规划凸出了三大主线,但轻视了主线间支线的建设,这不利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全面提升全疆的繁荣和稳定。阿克苏作为连接南、北支线通道的重要节点,自古区位优势显著,其分支线对于向西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南疆四地州之一,阿克苏近年来在治理上“精耕细作”,特别是通过反暴恐和促就业有效促进了地区稳定和发展,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打下了深厚的基础、树立了坚固的屏障。强化南北通道支线建设,阿克苏要积极打造南疆区域新的增长极,特别是推动“三大中心”和“四大基地”建设,使阿克苏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区域合作的前沿地区,为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有效实施做有效支撑。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 现代治理 阿克苏 支线建设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7)05-0084-06

支线是支撑。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整体格局和向西开放的战略布局,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空间规划布局凸出了三大主线,也称“三大通道”。北通道起于“环渤海经济圈”,自京津唐地区经山西大同-内蒙古呼和浩特和额济纳,从伊吾进入新疆,再经北屯-吉木乃西出哈萨克斯坦至俄罗斯等国;中通道起于“长三角经济圈”,自上海沿陇海-兰新一线横穿中原、西北诸省,由哈密进入新疆,再经乌鲁木齐-精河,分别从阿拉山口和霍尔果斯出境直通中亚至欧洲;南通道起于“珠三角经济圈”,自广州经湖南长沙-重庆-四川成都-青海格尔木,由若羌进入新疆,再经和田-喀什,南下印度洋沿岸的瓜达尔港。陆上丝绸之路的盛衰在于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关键在于三大主线;而支线建设则关乎主线兴替。历史上三大主线是个笼统的说法,其实支线繁多,也相应地促进了西域三十六国的共同繁荣。充分把握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战略大契机,全面提升新疆自治区的繁荣和稳定,实现全疆长治久安,不能仅关注三大主线,更要重视和推动支线建设。

阿克苏是连接南、北通道之间支线通道的重要节点,扼南北疆交通要隘。阿克苏是新疆南北要冲和东西贯通的关节点:北跨天山达伊犁州,南越沙漠、直至和田地区,西抵喀什地区、莎车县,东通库车达库尔勒、吐鲁番乌鲁木齐。在500公里的半径内辐射南疆5个地州和吉尔吉斯坦首都比什凯克、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从乌什出发,仅440公里可到达中亚通往欧洲的铁路大动脉吉尔吉斯坦巴雷克

其市,從这里进入欧洲比从欧亚大陆桥进入欧洲缩短了1200公里,比海运缩短了3/4,运输成本可降低1/3。以阿克苏为中心的南、北通道间的支线通道东起吐鲁番经库尔勒-轮台,由库车进入阿克苏,再经巴楚西至喀什。在这条支线通道中,还有一条分支线,由阿克苏市经乌什县,再由别迭里口岸进入吉尔吉斯坦的比什凯克,最后到达中亚至欧洲,这条分支线的开通将大大缩短阿克苏通往欧亚腹地的距离。总体而言,作为支线建设重要节点的阿克苏,发挥着承东启西、连接南北区域经济的重要桥梁作用、核心区位优势凸显。

一、大国大手笔:“一带一路”助力新发展

丝绸之路是中国与世界贸易与繁荣的象征。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人便在漫漫黄沙、风吹驼铃的欧亚大陆腹地开辟了一条通商、交流之路。通过这条道路,东方的茶叶、瓷器、丝绸和以四大发明为标志的科技文化等传往中亚、西亚和欧洲;也是通过这条道路,多民族的文化艺术、丰盈物产和风土人情等逐渐融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在当时,开辟这条繁荣与交流之道的汉朝人,赢得了举世的赞誉,“汉人”也成为世界对富庶、包容的东方人的遐想。不止于陆上丝绸之路,先辈们还将东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思考传播到西亚、北非和东非之地。两千年后,伴随着中国崛起,改革开放、包容互惠的中国愿意在新的历史起点为亚洲发展和欧亚大陆繁荣承担新的历史责任,“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应此而生。

“一带一路”象征着历史传统的传承,是中国助力亚洲新发展的战略大手笔。经过37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经济大国、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及第一出口大国、第三投资大国、最大外汇储备拥有国等。中国有能力为亚洲新发展承担更多的大国责任。作为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走廊——“一带一路”,发端于中国,贯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部分区域,东牵亚太经济圈,西系欧洲经济圈,该战略一经提出便得到沿线 50 多个国家的积极响应,基础设施建设、贸易投资成为合作热题。白永秀、王颂吉:《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纵深背景与地缘战略》,《改革》2014年第3期。

“一带一路”为亚洲新发展提供了务实、坚强的支撑。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优质、密集的基础设施是经济腾飞的保证。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上,习近平提出设立400亿美元的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和产业合作等有关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加上早先成立的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及准备设立的上合组织银行,“一带一路”总投资可能高达8万亿美元。

“一带一路”对中国发展同样意义非凡。时下中国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迫切需要新的发展契机提升中国经济增长动力。长期以来,中国各级地方政府对重化工业的倚重在成就“中国制造奇迹”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产能过剩,特别是交通、钢铁、水泥等行业在内需不振的情况下,为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负担。中国在基础设施设备和工程项目上的经验和成就已逐渐赢得国际信赖,通过在海外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投资可以有效推进中国资本和技术的“走出去”以促进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中华文明正处在复兴的关键进程,重振丝绸之路——这条通商与繁荣之路,与中华民族的复兴不谋而合。中国人以实际行动来证明中国崛起为世界带来共享的繁荣。邢广程:《理解中国现代丝绸之路战略》,《世界经济与政治》2014年第12期。“一带一路”为中国深度融入21世纪的区域发展和全球治理提供了战略机遇,项目开发、投融资机制创新、信用评级建设、产业融合等拓宽了中国与亚洲诸国的合作空间。正如两千年前,丝绸之路对欧亚大陆文明诸国所带来的生机与活力一样,“一带一路”在新的历史纪元也必将助力亚洲新发展,并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二、用现代治理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保驾护航

治国先治边,富边兴边先稳边。中国是一个陆海复合型大国,东南海防和西北边防历来是国家治理的肯綮,海祸和边患对执政者提出了最严峻的挑战。边防不稳、国家不太平,百姓生活便不富足安稳。新疆是西北边防的主阵地,新疆稳则西域平。新疆地处多元的政治、文化、宗教、民族、经济和地理环境,治理局面复杂。今日新疆稳定的大环境来之不易,是近代一个世纪以来政治家、治边者和多民族集体智慧和血汗的凝结,这既是国家治理的战略需求、又是新疆人民的切身期望。胡鞍钢、马伟、鄢一龙:《“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内涵、定位和实现路径》,《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新疆治理要明晰“大环境、小气候”。复杂的环境加深了新疆局势的多层次性,整体大环境稳定、局部小气候紧张是新疆局势的准确概括。“7·5”事件后,新疆问题不再是地方问题,而成为关涉全局的复杂性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中央政府已召开两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十八大以来中央更是至少召开了7次会议部署新疆工作。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成为新疆治理的主基调。

第一,新疆治理要坚持民族治理,并强化法治严打。新疆治理的根本性命题是强化少数民族对党的领导和国家认同的意识自觉。作为民族自治区,新疆民族治理特点明显:一是从乡镇到自治区行政首长多为维族同志,各地区、各单位维族同志也占相当比重;二是政治上靠得住、学识上有造诣、群众中有威信、关键时刻起作用的宗教代表人士和骨干力量已成为稳定社会基层的中间力量。这夯实了新疆治理的基础,但也带来了一定的“荫庇”后果,特别是滋生了“保护伞”“两面人”和“老好人”。在近年发生的暴力恐怖犯罪案件中,由于“保护伞”“两面人”和“老好人”的消极拖延,致使现场处置迟缓,造成了不必要的伤亡,也给一线处置人员带来了消极影响。法治严打是现代治理能力的重要权威体现,新疆治理在坚持民族治理的同时,也要强化法治严打。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在同民族分裂主义、非法宗教活动、破坏民族团结言行作斗争等大是大非问题上不能“认识含糊、态度暧昧、行动动摇”。李晓霞:《论新疆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

第二,新疆治理要加强世俗社会建设,弱化宗教极端主义。人类社会的历史经验表明,加强世俗社会建设是破除宗教极端主义的根本方法。为此要大力传播现代文化理念和生活方式,鼓励群众享受世俗化和現代化生活,提高生活的品质。提高流行文化影响力,把内地一些成功的流行文化形式引入新疆,发掘推广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和亮点,提高群众文化参与度。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用好村文化室、便民服务中心、乡村大舞台、篮球场等阵地,发挥基层宣传文化骨干、民间艺人、文化带头人的作用,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

第三,新疆治理要加强基层治理,特别是改善乡镇干部乃至村干部的待遇。基层治理事关全局,基层乱、全疆不宁。乡镇是中国行政体制中最低一级政府,“工作多、任务重、编制少、薪酬低”现象突出,造成了乡镇干部“乏、散、贫”,特别是年轻乡镇工作人员甚至无力考虑娶妻成家。曹李海:《博弈情景下新疆社会稳定与治理实践问题探讨》,《新疆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为此,一方面要增加新疆基层政府行政编制。新疆地区稳定团结和改革发展任务并重,行政编制无法满足工作需求,“一人一编多岗”现象突出,直接影响服务能力和治理成效。另一方面,要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薪酬福利水平。除提高既有的工资标准外,要加大补贴力度,不仅满足正常生活需求,还要尽力确保适度宽裕;还要加大对乡村干部的补贴、提高乡镇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此外,要对乡镇工作人员创造更多的晋升渠道、培训进修机会等,特别是提高对民宗、宣传和民政等维稳人员的优遇。

三、历史上阿克苏地区的商业与交通

水源和交通区位对于西域三十六国具有根本性意义。历史上,西域各国的盛衰同绿洲的收缩和丝绸之路支线变更密切相关。特别是,一旦新的支线道路被开辟,沿线各商埠会迅速崛起,相应的邦国也会富强。夏特古道(也称夏塔古道)便是明证。夏特古道是从北疆翻越天山、通往南疆的捷径,始于伊犁的昭苏、抵于阿克苏地区的温宿,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最为险峻、高危的一条著名古隘道。因唐朝玄奘法师沿此道抵达南疆佛国龟兹(现阿克苏地区库车县),此道也称唐僧古道。这条古道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疆的商贸、交流,在唐朝和清朝时更成为维护新疆统一的战略通道。这条南北大通道奠定了阿克苏地区在历史上的繁荣地位。

阿克苏地区交通区位独特,在丝绸之路上开辟了诸多支线道路。向东,有两条通道:其一两汉时期,主要经过焉耆、尉犁,取道楼兰(鄯善),然后经玉门关、阳关、敦煌、酒泉、张掖、武威到长安;其二公元5世纪末,吐鲁番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又向东开辟了经焉耆、高昌(今吐鲁番一带)、伊吾、河西通往长安的道路。向西,也有两条通道:其一经姑墨、尉头南向与疏勒交通,并经疏勒、依耐、蒲犁、难兜、无雷,通往迦湿弥罗、吐火罗;其二经温宿,穿伊犁河流域,往七河流域、伊塞克湖一带。向北,同样也有两条通道:其一经库车,北向经现今天山公路,穿南天山达大裕勒都斯草原;其二是经今轮台,北向经南天山达小裕勒都斯草原。向南,有三条通道:其一是经今新和、沙雅、越塔里木河,穿塔克拉玛干沙漠,南行数日至拘弥国;其二经今柯坪、巴楚通古于阗,唐代名将阿史那社尔西征龟兹,便启用此道;其三,经柯坪、巴楚前往莎车。华发号:《阿克苏史话》,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1页。以阿克苏为中心节点,便捷发达的支线通道,南北贯通、东西联动,并入丝绸之路的主通道,极大促进了东西贸易。

发达的支线促进了主通道的繁荣。丰富的支线通道营造了良好的商贸微环境,加速了文化交流,促进了西域宗教、文化、民俗、艺术和社会生活的融合,形成了发达的商贸文化氛围。以阿克苏为核心节点的密集支线通道构成了南北大通道的有力支撑,构筑了坚实的商贸交通网络,这既是阿克苏在历史上长盛不衰的根源,更为新时期实现跨越式大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阿克苏地区的支线建设具有十分突出的商业、政治和军事意义。历史上,得益于发达便捷的支线通道,阿克苏地区的商旅东至沿海,西尽波斯,南达印度洋、波斯湾,北至七河流域和阿尔泰草原等。以支线为支撑,商旅和使者们不断开拓新的通道,更多的国家和地区被汇集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当中。西域三十六国成为当时丝绸之路经济带富裕、多元的象征,历代王朝政府也格外重视西域的开发与经营。阿克苏的区位和交通优势也使其成为南疆治理的桥头堡,在历次维护国家统一的斗争中,阿克苏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发达的支线既促进了地区商贸和交流,更维护了南疆稳定。

四、阿克苏对支线建设的贡献:反暴恐与促就业

维护稳定和促进发展事关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全局。新疆是全国反暴恐的主战场,阿克苏地处南疆反暴恐第一线。“以铁的手腕予以毁灭性的打击”是阿克苏反暴恐工作的生动写照,而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促进了要素有序流动、特别是创造和引导劳动者就业,增强了少数民族群众社会认同基础。如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企业投资信心下降,招商引资难度加大,原有签订协议的项目不能落地;要素流动受阻,特别是劳动力就业难问题突出,社会闲散人员的增多既削弱了其自身社会生活的福利效用,更加大了社会维稳和反暴恐的压力。顾华详:《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阿克苏是南疆打击国外敌对势力、暴恐犯罪、民族分裂破坏活动的主战场和前沿阵地。通过强化现代治理,阿克苏有力支持了支线建设。

深入实施“去极端化”工程。宗教极端是“三股势力”的思想基础,不根除宗教极端思想,暴力恐怖活动会不断反复。在实践中,阿克苏用好用活“五把钥匙”,“五把钥匙”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书记张春贤同志所倡导的新疆治理理念,具体内涵是:思想的问题用思想的方法去解决,文化的问题用文化的方式去解决,习俗的问题用尊重的态度去对待,宗教的问题按照宗教规律去做好工作,暴恐的问题用法治和严打的方式去解决;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最大限度地将各族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扎实推进“去极端化”。第一,教育疏导。整合各类宣传教育资源,运用通俗生动、喜闻乐见的方式和“草根化、接地气”的语言戳穿“圣战殉教进天堂”“六功”等荒唐谬论。第二,正信挤压。发挥“爱国宗教人士之家”的作用,引导爱国宗教人士有针对性地批驳歪理邪说,宣讲和平、团结、宽容、善行思想,在信教群众中确立正信、抵制极端。第三,文化对冲。发挥基层宣传文化骨干、民间艺人、文化带头人的作用,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引领各族群众在精神和情趣上向世俗化、现代化迈进。第四,法治约束。依法严惩打着宗教旗号以任何形式干预行政、司法、教育、婚姻和生育等行为,依法严惩妨碍正常社会秩序、工作秩序、生活秩序和世俗生活的行为,特别是严惩宗教极端犯罪,维护宗教和谐。

创新社会管理。一方面加强对流动人口动态管理。特别是针对流动人员和重点管控人员,采用“流动人口平台”等综合信息平台的共享应用,实现“以证管人”“以房管人”和“以业管人”有机结合;另一方面,依法加强宗教事务工作。极端势力亵渎伊斯兰教、煽动宗教狂热、制造事端,背离了正信,依法管理宗教活动、宗教场所和宗教人士,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符合正信的要求。

惠民生以聚民心。创造更多的社会就业岗位,引导农业人口合理有序流动,以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收入水平。以增加社会就业为目标,阿克苏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产业。2016年上半年,阿克苏地区纺织服装产业完成投资45.71亿元,同比增长6.93倍,占全部制造业投资比重的58.6%。阿克苏地区已经聚集纺织服装企业107家,其中已建成投产74家;已建成投产纺纱规模130万锭、织机400台、服装(家纺)900万件(套)、袜机1050台。纺织服装产业从业人员35700人,今年新增就业9268人。《阿克苏纺织服装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93倍》,http://news.163.com/16/0824/09/BV7N8JP700014SEH.html,2016年8月24日访问。纺织服装产业具有较长的产业链,产业关联系数也较大,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较明显;同时该产业又具体涉及了园区建设、项目推进、招商引资、就业培训、市场拓展、金融支持等工作,也得到了诸多政策支持。根据规划,到2018年阿克苏纺织服装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将达400亿元,纺纱产能达到430万锭,实现就业15万人;到2023年全产业链总产值750亿元,纺纱产能达780万锭,实现就业32万人。届时,阿克苏纺织服装产业在全国及周边中亚国家将具有重要市场影响。

五、阿克苏加快支线建设的规划与思考

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南疆区域新的增长极。充分发挥阿克苏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通道支线的优势定位及“东联西出”“南引北联”的独特区位优势,形成以阿克苏市为中心,向东距巴州520公里,向北距伊犁460公里,向西距喀什480公里,向南距和田450公里,輻射周边500公里的区域经济圈。进一步形成丝绸之路古道复兴、新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推进的集聚效应,着力打造“三大中心”和“四大基地”,促进阿克苏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区域合作的前沿地区。其中,三大中心是指区域性交通枢纽中心、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和区域旅游文化集散中心;“四大基地”是指能源加工基地、矿产资源开发和加工基地、纺织服装加工基地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

区域性交通枢纽中心。立足阿克苏丝绸之路古道重要交通枢纽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通道支线的部署方向,打造连接三亚(中亚、南亚和西亚)、沟通两洲(亚洲和欧洲)的能源、资源国际交通枢纽,逐步形成亚欧国际战略通道、中西通道和南北疆通道的核心节点,加快铁路、公路、航空、电信、电网、能源管道的互联互通网络建设,促进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综合运输体系全线贯通。

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充分利用阿克苏自身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打造物流产业平台,重点发展产业物流,加快保税区建设步伐,满足丝绸之路经济带快速增长的煤炭、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产品、农产品以及外贸出口产品的物流需求。强化物流资源整合,加快扶持和培育一批主业突出、内外贸一体、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商贸物流企业,努力推进现有运输、仓储、货运代理等企业向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转型,加快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点、线、面相互结合的区域物流体系。

区域旅游文化集散中心。阿克苏历史厚重,史称“龟兹”“姑墨”,文化积淀厚重,是龟兹文化和多浪文化的发祥地,民族风情浓郁、名胜古迹众多。同时,兵团屯垦文化特殊,开发潜力巨大。以阿克苏与中亚国家历史渊源和一脉相承的民俗、文化为纽带,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推动阿克苏与中亚国家的民俗和文化交流,开拓精品旅游路线,提高阿克苏旅游知名度,广泛吸引欧洲国家和中亚国家游客,畅通国内游客赴中亚旅游通道,依托自然资源及世界文化遗产把阿克苏市和库车县等打造成为旅游文化集散中心。

能源加工基地。阿克苏是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的主战场和“西气东输”的主要气源地。立足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光热资源优势,以资源整合和能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抓手,全力将地区打造成为西部乃至全国的大型油气生产和加工存储基地;重点发展火电,积极开发水电,稳步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加快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形成火电、水电、太阳能光伏发电互为补充的“绿色、高效”的能源产业体系。

矿产资源开发和加工基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全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加工基地。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加大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力度,充分利用阿克苏地区和周边丰富的矿产资源,采用先进的深加工技术,延伸矿产资源加工产业链条,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一批矿产资源冶炼、深加工产业项目,建设矿产资源进口矿产品加工基地。

纺织服装加工基地。加快推进阿克苏纺织服装产业和纺织品加工出口基地建设,诸如华孚、雅戈尔、联发、巨鹰等纺织服装优强企业已在阿克苏投资建厂多年,重点发展针织、梭织、色织、织布、印染、服装、袜业和家纺等产业,形成完整的纺织服装产业链。完善健全仓储物流、工业园信息化平台建设,以阿克苏纺织工业城为核心,加快建设纺织工业城配套的热电联产、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将阿克苏纺织工业城打造成为全疆及至全国出口中亚、西亚和欧盟等地的纺织品和服装生产加工、出口基地,以纺织服装产业为纽带,拓展与周边及沿线国家合作领域。

农副产品加工基地。立足阿克苏地区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将阿克苏打造成为“环塔里木盆地1200万亩林果基地”的重要环节和棉花产业发展重要基地,打造“薄皮核桃”“冰糖心苹果”等知名品牌,充分发挥浙江对口援阿的人才、技术、市场优势,与地区农产品资源优势相结合,加速推进地区农副产品深加工出口基地建设。

六、总结与讨论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内容,关乎中国振兴与亚洲发展。作为核心区的新疆,通过现代治理不断提升善治水平,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当前,空间发展规划凸出了三大主线,但轻视了主线间支线建设,不利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全面提升全疆的繁荣和稳定。阿克苏是连接南、北通道之间支线通道的重要节点,自古区位优势显著,其分支线对于向西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南疆四地州之一,近年来阿克苏在治理上“精耕细作”,特别是通过反暴恐和促就业有效促进了地区稳定和发展,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打下了深厚的基础,树立了坚固的屏障。强化南北通道支線建设,阿克苏要积极打造南疆区域新的增长极,特别是推动“三大中心”和“四大基地”建设。此外,随着支线建设的推进,阿克苏还要更加积极担当。

第一,打造内陆开放试验区。阿克苏地处南、北通道支线网络的中心位置,近邻中亚五国,与南疆其他四地州(库尔勒、喀什、和田、克州)的半径为500公里,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百货、特色农副产品出口中亚、东亚等国家。随着今后中吉乌铁路、中巴铁路的建成,以及别迭里口岸开通,阿克苏将成为最便捷的西进中亚通道和对外开放窗口,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比南疆其他地州具有更强的示范、辐射和集散作用;可成为南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战略区,成为我国西部走向中亚的主通道,成为中亚了解我国西部的最大窗口,是联系我国西部与外部世界的最强纽带,也有条件成为改革开放试验区。

第二,打造稳定安全屏障区。阿克苏边境线长达235公里,国防屏障区位特点突出,是新疆反恐维稳的重要屏障,在南疆的反恐维稳中发挥着特殊作用。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和创新社会管理,保持社会政治大局持续稳定,成为应对中亚、西亚、南亚地区不稳定因素和国外敌对势力、“三股势力”破坏活动,实现维稳戍边的坚强屏障,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阿克苏将继续作为维护新疆长治久安的坚强屏障。

第三,生态安全保障区。南疆生态环境脆弱,维护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南疆区域生态环境至关重要。李泽红、王卷乐、赵中平等:《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格局与生态文明建设模式》,《资源科学》2014年第12期。阿克苏要做好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南疆区域的生态安全保障。阿克苏水资源相对丰富,长期肩负着塔里木河流域生态治理重任,坚持实施“山川秀美”生态建设工程,是新疆环塔里木盆地千万亩特色林果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过程中将继续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生态屏障。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韩海燕

猜你喜欢

阿克苏丝绸之路经济带一带一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教育合作现状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下中国的中亚能源政策
“丝绸之路经济带”跨境次区域合作的前景展望
中国当代雕塑家——阿克苏情结城雕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