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研究①

2017-05-30翁启伟

中国商论 2017年3期
关键词: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对策

摘 要:冷链物流是解决海南农产品物流中高成本、高损耗问题的有效途径,具有效率高、成本低和损耗率小等特点,本文通过阐述海南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并运用SWOT进行分析,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冷链物流经验,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为海南冷链物流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冷链物流 发展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1(c)-052-02

海南是我国冬季瓜菜、热带经济作物、热带水果的重要生产基地,农业是海南的支柱产业,2015年农业产值占海南GDP的23.1%。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完善食品安全冷链物流体系的呼声越来越高,对海南冷链物流业而言是极好的发展机遇。

1 冷链物流的内涵

冷链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冷链是指为保持新鲜食品及冷冻食品等的品质,使其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低温状态,并配有专门设备的物流网络。

2 海南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

当前海南物流企业发展很快,地位日益突出。据统计,海口市现从事物流业的企业近500家,但大多物流企业仍以常规物流为主,专业从事农产品的冷链物流企业则极少。总体来看,海南冷链行业发展滞后于国内华东、华南、华北地区,现有冷库总储量为22.6万吨,人均冷库容量仅为232.6吨/万人;冷藏车辆仅51辆,人均冷藏车数量仅0.058辆/万人,低于国内经济发达城市平均水平;根据国内贸易设计院所作《海南省涉农冷链物流》分析预测,仅2015年冷库和冷藏车需求量就分别达到60万吨和2500辆左右,远远不能满足海南岛市场的冷链物流需求。

目前,海南冷链物流体系整体协调性差、上下游冷链衔接不完整、冷链物流设施设备不完善、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滞后、农产品检疫监测手段不完善、农产品流通中的损失率高等问题更加突出。

3 海南冷链物流发展的SWOT分析

3.1 优势

近年来,随着海南“一省两地”产业发展战略的确立和实施,海南热带果蔬产量和商品化率日益提高,物流规模越来越大,热带高效和优势特色农业得到快速发展,海南作为中国北方冬季果蔬的供应基地,对北方保障越冬蔬菜市场的供应和价格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海南从事鲜活农产品经济经营主体数量逐渐增多,形成了海南农产品市场交易网络,为海南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撑作用。在公路方面以高速公路为主脉络,“三纵四横”国省干线为主躯干,纵贯东西南方覆盖全岛,形成“田”字型的公路网格局。对外交通是以港口、民航、铁路并举,海南靠近港澳、广东,位于珠三角圈的外围,并且位于东南沿海对外开放的黄金地段,区位优势明显。同时,海南资源丰富,因此可以将自身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

3.2 劣势

如今,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冷链物流技术发达。但在海南,果蔬农产品物流主要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在采摘整理、运输储存和零售物流三个阶段都没有涉及到冷链技术,冷链物流体系在海南尚未形成。海南物流产业薄弱,缺乏有竞争力的大型综合物流企业,并且在海南的A级物流企业大多数从事简单的运输、配送、仓储等业务,很少从事像冷链物流这样附加价值高的业务。海南冷库陈旧,技术落后,在海南还没有一个世界先进技术的气调冷藏保鲜库。另外在海南从事冷链物流的人才尤为稀缺,国家颁布的果蔬冷链物流政策法规不完善和物流信息不畅,成为了制约海南冷链物流发展的重要瓶颈。

3.3 机遇

《海南“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颁布,使海南现代物流发展迅速,交通运输体系完善,海南冷链物流发展正处于一个黄金时期。并且随着海南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转变,也刺激着海南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使海南冷链物流市场前景广阔。中国加入WTO和东盟自贸区使海南农产品的进出口量持续增长,为海南冷链物流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也给海南冷链物流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自贸区“跨境通”等通关便利化带动了国际物流效率的提升,线上线下结合促进电商与商贸物流更加一体化、信息化,从单一服务向综合服务发展,从国内向国际化发展,冷链物流发展空间大,提升空间更大。

3.4 挑战

自加入WTO后,海南冷链企业的发展受到发达国家冷链企业的威胁,海南冷链物流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冷链物流水平存在着很大差距。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农产品产后损失严重,果蔬、肉类、水产品等流通腐损率分别达到20%~30%,而国外冷链物流企业尤其欧美发达国家的冷链物流体系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和完善。比如在运输过程中的信息管理技术,建立了包括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在内的新鲜物品的冷冻、冷藏链。而海南冷链物流体系、设施等还不够完善,使海南冷链物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失去了优势。

4 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在冷链物流领域的发展经驗

欧美发达国家已形成了完整的食品冷链体系,拥有成熟的冷链技术和运作经验,值得海南冷链物流业学习和借鉴。

4.1 便捷的交通网络和先进的设备

发达国家的交通运输网络遍及全球,具备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仓库管理系统等先进的设备对远程运输起到了很大作用,通过四通八达的陆路、铁路、水路及民航网在整个运输过程中合理的规划避免了各种路况障碍,在运输过程中大大降低了产品损耗,增加了产品产值。如美国州际高速公路的农业产品运输在1000km范围以内24小时内均可及时运到。在铁路物流运输方面,可以采用火车温控集装箱,实现48个州之间的随时随地运载。依托于健全的运输网络系统,使美国农业产品冷链物流得以迅速发展。

4.2 制定国家或行业标准

国外发达国家对冷链物流行业制定了相关规定和技术标准,对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的每个环节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保鲜物流系统中的各阶段做出了具体的温控规定,并对各种运输工具也有专门的规定。美国冷链物流协会出台的《冷链质量指标》通过对农产品包装材料和规格、冷藏温度、品质检验、运输操作等强制性规定,逐步完善农业产品冷链物流的专业认证体系和市场准入制度。加拿大食品安全监管局出台的食品安全监督计划,对肉类、禽蛋、乳制品、果蔬等的生产过程、农药残留、卫生、温度、容器和包装等进行了严格的温控。实践表明,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制定,专门机构的监督管理,对保证冷链物流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4.3 分工明细、专业性强

发达国家各个分工的专业性强、职责明确。如美国在技术方面都装有安全控制以及自动化喷淋系统,运输设备方面有冷藏集装箱、进口车载温控仪等。在拼装集运、回程载货采用低碳运输方式是农业产品运输的主流方式之一。在农业产品加工包装环节,实行高资质检验;另外美国冷链物流广泛应用电子数据交换技术、远程控制平台、项目化管理软件、自动识别射频技术RFID、大数据技术等,尤其是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

5 探索海南冷链物流的发展对策

结合实际,借鉴国外经验,发展海南冷链物流所应采取以下措施。

5.1 加强冷链基础研究

我国一直缺乏专门针对冷链产业而制定的系统化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以温度为例,冷库的冷冻温度大多都是靠人为经验控制,国家标准对企业和产品缺乏强制性,没有一个专门的标准针对每个品种的温度、湿度、储藏时间、操作规范等进行细致规定;所以要制定严格的行业标准实现全程冷链,首先研究海南农产品中每个品种最适宜的温度,提出最严格的温度、湿度的控制方法和标准。其次是对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研究,包括冷藏车在运输途中如何保持温度不变,冷链设施如何节能、如何提高设备的制冷效果和冷链物流的利用率,最后要制定操作及流通规范。

5.2 加强冷链物流的硬件设施建设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设备、操作技术要求较高,需要专门的冷冻冷藏车用于运输、贮存,运营时的维护资金需求较高,这些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而这恰是物流企业薄弱环节。仅依靠政府或者某个企业是不能完成冷链物流硬件设施建设的,必须要企业与政府联合起来共同投资冷链物流硬件设施,这就需要海南地方政府制定相关政策给予支持,如对企业购买大型冷链基础设施和运输车辆给予补贴和优惠,鼓励金融机构对冷链行业进行融资合作;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发达国家冷链物流企业的入岛投资,以加快海南冷链物流的硬件设施建设。

5.3 加快推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

由于冷冻产品自身的特性,对物流配送要求较高,并且高成本压力和发展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冷冻产品供应商需要借助具有信息化、专业化、规模化和降低物流成本等优点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衔接物流各个环节。为了加快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能够立足于海南并发挥优势作用,建议海南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法规进行扶持,建立规范的行业标准,使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有法可依,物流业务运作有规可循。此外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的先进模式,就是冷链物流上下游的资源整合,可鼓励优势企业并购小企业,并发挥第三方物流的规模作用。

5.4 引进和培养冷链物流专业人才

海南同周边东南亚国家一样地处热带,高温的环境使各国对冷链物流运作十分重视。而冷链物流运作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海南可以制定人才政策,从东南亚各国引进优秀的冷链人才,用先进的理念指引海南冷链物流业的发展。

政府还应引导和推动校企合作共享资源,建立完整的冷链物流人才培养体系。(1)鼓励有资源的海南各高校按照市场需求开设冷链物流专业,建立冷链物流相关课程。(2)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提升师资队伍水平。通过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安排教师进入冷链物流企业进行专业学习,提高实际操作技能。(3)鼓励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冷链物流人才。学校可聘请企业的一线技术、管理人员作为兼职讲师,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另外企业针对冷链物流运输的各环节开展岗位培训,以学办班、进修等形式,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冷链物流人才。

冷链物流对海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冷链物流体系、不断培养冷链物流的技术人才,扶持第三方物流企业,提升海南的整体效益,使海南的冷链物流体系逐步步入正轨,实现冷链物流的迅速发展,从而使海南冷链物流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 秦小立,李玉萍,劉燕群,等.海南生鲜蔬菜冷链物流系统构建及发展对策研究[J].热带农业科学,2013(05).

[2] 李玉萍,刘燕群,梁伟红.基于SWOT分析的海南热带果蔬冷链物流发展策略[J].湖北农业科学,2012(23).

[3] 王强,段玉权,詹斌,等.发达国家冷链物流的主要做法与经验[J].中国禽业导刊,2008(14).

①基金项目:海南冷链物流服务业发展研究(hnky2016-53)。

作者简介:翁启伟(1972-),男,汉族,海南省万宁市人,管理学副教授,学士,主要从事经济管理、区域经济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海南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SWOT分析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对于药品冷链物流管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