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①

2017-05-30邓志新

中国商论 2017年8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方案互联网+

摘 要:在“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国际商务专业面临着改革,不能再拘束于过去传统的国际贸易,必须加入跨境电商的内容,让学生在具有国际市场营销综合能力的基础上,借助商务外语的工具,培养学生的国际贸易操作技能和跨境电商运营技能。本文通过对国际商务专业产生背景、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的分析,重新构建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特色和创新。

关键词:国际商务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改革和创新 创孵中心

中图分类号:F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3(b)-189-04

1 國际商务专业产生背景分析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国际商务发展迅猛,成绩显著。通过吸引外资、加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实行“走出去”战略等措施,我国的社会经济步入了一个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与国际经济紧密联系的新发展阶段。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协同推进战略互信、投资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我国加入WTO以来,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对外开放不断深入,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和主要对外投资大国,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除了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外,对外投资和引进外资,开展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等国际商务活动不断增加,对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涉外企业和机构也越来越多。

《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提升城市发展水平,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深圳已经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合作的先行区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枢纽城市。随着全面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战略合作,深圳将成为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撑。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将加快开发,进一步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构建与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相适应的制度框架,推进体制机制和法治建设等方面的创新,打造我国自贸区建设的新标杆。

跨境电商正成为深圳外贸新的增长极。深圳跨境电子商务服务试点顺利通过国家验收,跨境电商业务迎来爆发式增长,深圳已成为全国跨境电商的“大本营”。深圳外经贸每年保持着高速增长,对外贸的人才需求不断增加。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逐步接轨,迫切需要大力培养符合经济全球化要求的国际商务人才。

2 国际商务专业人才需求预测

当前市场对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外贸企业和外资企业需要更新国际商务人才。世界五百强中的大部分公司都在中国建立了独立的研发机构,并直接在中国推行本土化人才战略,急需大量的人才,其中就包含懂外语、熟悉国内外贸易规则的国际商务人才。

(2)国内企业对外投资需要国际商务人才。国内一批企业加快了向国外进军的步伐,国内企业在国外的投资也在迅速增长,需要一批国际商务人才。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很多生产型企业也开始经营进出口贸易,这些企业虽不是外贸企业,但由于有进出口业务,也需要一定的国际商务人才。即使是内陆城市,有进出口贸易业务的比重也在大幅度上升。

(3)广东省对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旺盛。广东外向型企业数量众多,人才需求量不断增长。广东外贸公司全国最多,国有、集体、私营等相关企业有近十万家。此外还有大量间接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包括从事外经贸业务的报关、运输、仓储、咨询服务、展会、会计和法律等相关行业企业,这些企业对具有国际商务专业背景的需求数量也是相当巨大。

(4)深圳对国际商务人才需求同样巨大。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开放较早,又毗邻香港,较早融入到了全球化和国际化的浪潮中,成为国际重要的物流港口和货物集散地。深圳进出口额跃居中国内地城市首位,连续20年蝉联出口冠军称号。同时深圳有很多涉外企业,对国际商务的人才需求很大。

(5)深圳跨境电商的行业的迅猛发展亟需跨境电商方面的人才,且对应届毕业生的薪酬相比传统贸易行业也高出不少。目前跨境电商企业对于用人方面有一定的要求,比如需要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专业方面虽然没有限制,但仍偏向市场营销、外贸相关专业。

3 国际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分析

国际商务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综合素质,了解国际商务职业规范,遵守职业道德,掌握国际商务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及国际惯例,具有较强国际市场营销能力、国际贸易业务能力以及跨境电商运营能力,从事国际商务相关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4 国际商务专业课程设置

5 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和创新

在“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国际商务专业面临着改革,不能再拘束于过去传统的国际贸易业务能力,必须加入跨境电商的内容,让学生在具有国际市场营销综合能力的基础上,借助商务外语的工具,培养学生的国际贸易技能和跨境电商技能。

(1)从主要就业行业和企业的职业岗位出发,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制订专业核心课程,培养专业核心能力。

专业与行业和企业合作,从典型工作岗位出发,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和核心技能课程,进行课程开发建设。

(2)课程体系的设置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工学结合为理念,加强商务英语、国际贸易专业知识、跨境电商知识三方面的学习,逐渐形成三条主线。

国际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贯穿三条主线,课程设置每学期前后联系,逐渐递进,形成完整的学习过程和知识体系。

(3)“课证融合”,课程教学内容与企业实践和职业技能鉴定考证有机结合。

课程教学内容要尽量与职业技能鉴定考证有机结合,与著名企业或劳动部门的技能鉴定机构合作,开展专业的职业技能证书培训与考试。今后规划引导学生考取的主要技能证书包括国际商务单证员、外贸跟单员、外贸业务员、国际商务秘书、剑桥商务英语证书、助理跨境电子商务师等,相关联的选考证书包括助理国际贸易师证书、助理国际货运代理员、报关员水平测试等。课证结合,职业技能证书与學历证书相结合,专业课程与技能鉴定认证的结合不但促进了教学改革,而且为学生职业技能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4)构建校企合作运行机制。职业教育中企业是第二课堂,需要构建有效的运行机制,保证校企合作办学的顺利进行。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校企合作,共同设计、共同授课、共同评价,从而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比如说岗位需求调研机制,为了及时跟踪企业岗位对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要求,专业每年都要组织企业进行人才需求调研;对实习基地等有典型代表性的合作企业进行重点调查;组织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企业专家委员座谈分析企业岗位需求情况;形成深圳地区企业国际商务人才需求的年度调查分析报告,并且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调整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深化多种模式的课程改革。又如建立稳定的校企人才输送机制。重视企业需求,校企签订诸如人才订单培养等内容的协议,实现人才共育共管和互利多赢。企业可以通过稳定的合作途径获得为自己量身订做培养的国际商务人才;通过订单培养可以提前锁定人才,获得企业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保障;共享学校的场地、设施和师资等资源,节省企业员工招聘、培训等成本,提高用人效益;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等。

(5)与企业合作成立跨境电商人才培育基地和创孵中心。在“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增设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实训课程,带领学生真实创业,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与阿里巴巴合作成立跨境电商人才培育基地。此外,与他拍档集团建立跨境电商创新与创业孵化中心,指导学生创新创业,促成产业和教育深度融合,实现规模化培养高品质跨境电商产业人才的目标。

创孵中心为学员提供系统的实训、带薪实习和免费就业推荐等服务,采用多种措施确保学员成才并成功就业。创孵中心为学员提供体系化的实训服务,从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工具应用,到企业真实项目,通过立体、实用的实训,让学员快速成长为企业需要的人才。实训合格的学员,还可以在创孵中心直接对接入驻企业带薪实习。创孵中心与每一个参与实训的学员签署就业协议,为合格学员提供精准就业推荐服务,鼓励学员在当地跨境电商企业就业,支持区域经济的发展。研究院已与全国一百多个商圈、近5万家企业携手打造跨境电商人才实习就业网络,确保为学员提供满意的就业推荐服务。创孵中心为有创业意愿的实训学员提供创业教育和创业孵化服务。创孵中心为学员创业全过程提供系统的创业课程和实训服务,提高学员创业素质和技能,提升创业成功率。创业实训系统提供一个虚拟的市场环境,学员可在系统中选定行业,体验企业经营管理的全流程。系统每个操作环节皆内设影响力,内设虚拟消费者进行购买,形成商业竞争结果。

参考文献

[1] 邓志新.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谈跨境电商人才培养[J].职教通讯,2016(20).

[2] 邓志新,等.高职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模式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32).

[3] 刘雨剑.跨境电商创业孵化中心项目手册[Z].国家服务外包人力资源研究院教育中心,2016(4).

[4] 邓志新.高职商业专业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探讨[J].高等职业教育,2014(5).

[5] 邓志新.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模式创新[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4).

①基金项目: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成果培育项目(40200-15-010201-04);第六批教育教学研究课题(2016jgyb22)和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品牌专业建设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邓志新(1979-),女,湖南邵阳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职业教育和国际贸易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方案互联网+
从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浅议汽车专业课程设置与实施
高校转型背景下应用物理专业建设的改革与探索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讨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对大学生绿色消费观进行全过程培育的研究